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明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国王波斯匿,有四大臣,拜为四将,合四部兵,欲伐他方小国。于时四臣,遥见世尊与众僧俱,即诣佛所,稽首足下,退住一面。世尊问之:“诸仁者等,欲何所凑?”诸臣对曰:“王波...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41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尔时,世尊知此苾刍思惟是事,即从座起,诣迦里梨道场,结跏趺坐。时诸苾刍,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合掌恭...
《七佛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5784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多摩罗跋,译曰性无垢贤。性无垢贤,栴檀香佛也。性无垢贤者。栴檀之形容词也。法华玄赞七曰:「多是性义,阿摩罗是无垢义,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陀罗是贤义,略但云跋。」梵Tamāla-bhadra。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有二本。旧本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古来以之為护国叁部经...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㝹檀㝹国,宾近大海之边,佛所行树,于师子座,与无央数诸天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彼时世尊,告安详摩夷亘天及净居身天子:“诸天子!当知有总持,名佛心之法,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说,为四部会,最于后世救摄拥护,令得自归,普获特胜,所生到处护一切义...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33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梵名提洹羯佛Di aṁkara,译言锭光佛,或然灯佛。有足曰锭。无足曰灯。作定非。释迦佛尝称為儒童。此佛出世之时,买五茎之莲奉佛。因而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玄应音义一曰:「锭光,大径切,又...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為迦叶诸佛。现在佛。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叁世诸佛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译為儒童。释迦如来在因位时,於第二阿僧祇劫终,遭燃灯佛出世,献五茎莲於佛,以髮布泥,使佛蹈之,因受未来成佛之记别,其时名曰摩纳。心地观经一曰:「昔為摩纳仙人时,布髮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於生死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大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谓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国土。中阿含经十七,谓二佛无同时出现者,恰如转轮圣王,一四天下同时无二人云。此為一佛教化,普及须弥四洲,更不须餘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為一四天下之说也。然智度论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谓叁千大千世界為一世界,数之至恒沙,谓...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大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大。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大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大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叁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佛在舍卫国。尔时南天竺,有一婆罗门,善别如意珠,持一如意珠,从南天竺,至东天竺,遍诸国土,无能别者。如是次第,至舍卫国,到波斯匿王所,而作是言:“谁能分别识此珠者?”波斯匿王,集诸群臣,一切智人,无有识者。波斯匿王,共至佛边,佛语婆罗门言:“汝识珠名字不?知珠生...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7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僧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 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諦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 又有婬女名孙陀利,在大眾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為孙陀利宿缘经。摄於兴起行经...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此佛之寿命,仅一日一夜。华严疏钞十二曰:「如月面佛寿,一日夜故。佛名经第六云:(中略)月面佛寿一日夜,日面佛寿一千八百岁,梵面佛寿二十叁千岁。」弥陀经略记曰:「或有佛短眾生长,如东方月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碧严第叁则曰:「马大师不安,院主问近日尊候如何...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上。与大苾刍众俱。尔时大智舍利子法将中最。哀愍世间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少咨问。愿垂听许。佛告舍利弗。随汝所问我当为说。时舍利子即以伽他请世尊曰。 大师所授记 当来佛下生 彼号为慈氏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3253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5日夫能仁之为教也。所契者道。所体者神。统法界而有为。穷三世而不息。无乎不在。故天为覆。地为载。日月星辰为照临。群生品物为吉凶消长。感而遂通。故凶可以避。吉可以趋。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各可以使其至于当者。皆斯经之宗用也。其消禳灾难。导致祯祥。方轨坛仪。要制期限。粲然...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越溪沙门性澄述 / 228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佛时游行,到居荷罗国,便于中路一树下坐。有一老母,名迦旦遮罗,系属于人,井上汲水。佛语阿难:“往索水来。”阿难承佛敕,即往索水。 尔时老母,闻佛索水,自担盥往,既到佛所,放盥着地,直往抱佛。阿难欲遮,佛言:“莫遮。此老母者,五百生中,曾为我母,爱心未尽,是以抱...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16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叁、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即分真即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叁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叁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叁?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
《三藏法数》 / 369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西域之俗,每年佛生日,庄严佛像载之以车巡行城内,谓之行像。法显传记巴连弗邑之行像云:「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有承櫨偃戟,高二丈许,其状如塔。以白毡缠上,然后彩画作诸天行像,以金银琉璃庄严其上。悬繒幡盖,四边作龕,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唐天台山西南隅有一峰名佛陇。故称天台之智者大师,亦曰佛陇。释门正统叁曰:「及佛陇一出,则南北风靡。」大部补註一曰:「天台山西南隅一峰名為佛陇,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是故云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於如意宝珠王叁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眾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Mahā rajā ati,又作摩訶鉢剌闍鉢底,鉢逻闍鉢底,波闍鉢提,波闍波提。译曰大爱道,大生主。佛之姨母名。法华文句二曰:「波闍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曇弥,此云眾主。」西域记六曰:「佛姨母鉢逻闍鉢底,唐言生主,旧云波闍波提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摩訶鉢剌闍鉢底,此...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佛在王舍城,告提婆达多言:“汝莫于如来生过患心,自取减损,得不安事,自受其苦。”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提婆达多于如来所,常生恶心;世尊长夜,慈心怜愍,柔软共语。” 佛言:“不但今日,乃往过去,迦尸之国,波罗㮈城,有大龙王,名为瞻卜,常降时雨,使谷成熟,十四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19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释迦先世為瓦师,名大光明。智度论叁曰:「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叁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便发愿言:我於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释迦文。...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