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条搜索结果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高丽藏

高丽国彫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藏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一卷,唐不空译。秘密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元藏

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於杭州路餘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寧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六百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藏

小乘之大眾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小乘十八

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其第二百年由大眾出一说,说出世,鸡胤,多闻,说假之五,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之叁,合有八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则為九。又上座於叁百年之初,分為萨婆多与雪山(萨婆多...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百异

小乘之异计有五百。见[五百]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色孔雀王

二十八眾之一。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据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其形像,身為黄金色,左手执宝幢,上有孔雀鸟,為细妙色,说无量之妙言。真言曰:唵具光[口半]吒沙罗迦罗放光[口半]...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修多罗论

Sautrāntika,经量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僧伽烂提迦

译曰说转。小乘派之名。开宗记一本曰:「僧伽烂提迦,此云说转。然是经异名,為立实我异故别说。」经量也。参照[经量]条。梵Saṁkrānṭikāḥ。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允堪

宋昭庆律师允堪,钱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师慧思出家。学无不通,尤精通律,着会正记等之文十二,以继绍南山宣律师之律藏。后作灵芝律师元照资持记,会正资持相对而分派。见释氏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雪山

Haimavatāḥ,小乘二十之一。佛灭后叁百年初,上座始生说一切有之新派,根本之上座移转於雪山中,称曰雪山。宗轮论述记曰:「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说因(说一切有别名)起,多弘对法。既闲义理,能伏上座僧。说因时遂大强,上座於斯乃弱。说因依旧住处,上座移入雪...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分别说

Vibhajyavādinaḥ,计名。此所说有是有非,须能分别简择,故名分别说。是非小乘二十等之计,乃论者假定之名也。俱舍光记二十曰:「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梵云毘婆闍缚地。毘婆闍名分别,缚地名,旧云毘婆闍婆提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质多迦

宗名。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质多迦此云西山。」梵Cetyaka。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正量

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之一。佛灭后叁百年自犊子流出四,此其中之第叁也。刊定是非名為量,量无邪谬名為正,此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為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沙摩帝

Sammatīya,小乘十八之一,译曰正量。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诵律

根本之律藏也,如来灭后结集叁藏之时,优婆离比丘於一夏九旬之间,八十番诵出之,故名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律五分律等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无存者。戒疏上曰:「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诵律,大毘尼藏。」同行宗记一上曰:「八十诵者即根本...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宗

净影所立之四宗。见[宗]条。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种,谓之四宗:一徧所许宗,如言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者。二先承稟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诸法皆空,鵂鶹弟子相对立有实我。叁傍凭义宗,如立声為无常,欲傍凭显无我之义者。四不顾论宗,除前叁宗,随立者所乐,所欲建立,更无所顾...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修多阑波提那

小乘十八之一。译曰经量。见四分开宗记一。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胎藏界五佛

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心云中胎藏,又称中臺八叶院,八叶莲华开敷之形也。中臺是大日如来,四方之四叶现四佛,四维之四叶现四菩萨,即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中臺之大日如来合為五佛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婆蹉

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犊子外道也。 又Vatsa,比丘名,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经叁曰:「苦身露坐不避风雨,所谓婆蹉比丘是。」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上座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含

属於阿含之门也。原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為小乘,遂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佛教谓长中杂增一為四阿含,四阿含及属於此者,总称為阿含。南方所传者,於四阿含之外,称小乘杂為屈阤迦阿含,是為五阿含。至元录六出一百十一,叁百叁十七卷。註曰...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雨眾

Vārṣya,数论派之别称。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毘罗,讹也。此云黄赤,鬢髮面色,并黄色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其后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主者,名伐里沙,此翻為雨,雨时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党,名雨眾外道。」见[数...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彦琮

北齐赵郡柏人(直隶唐山县治)人。姓李氏。十岁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岁,游鄴都,参讲席。十四岁,入晋阳,齐后召赴宣德殿,讲仁王经。齐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观学士,侍讲大易老庄之书。师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兴。便為朝士讲般若经。年...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垔醯掣怛罗国

又作堊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闍罗国北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根本说一切有

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译名说一切有。是於佛灭后叁百年之初,上座中立一者。尔后犊子等诸由此分出。故对於其等末而谓為根本。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五

金刚界之五智為五,五智互具五智。则為二十五。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如何五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如是展转有无量。」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為其餘之四智。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為中台之法界体...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法上

小乘十八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中由犊子别立,法上者,主之名。见宗轮论述记。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

大乘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叁卷,唐智严译。集诸经四十二,明菩萨之行门六十六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曇无德

律宗五之一。曇无德比丘之宗也,佛灭后百年优婆毱多罗汉五弟子之一,於戒律藏建立一名曰曇无德。律名曰四分律。见[曇摩毱多]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萨婆多鼻祖迦旃延

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於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叁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藪槃豆传曰...

《佛学大辞典》 / 478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论师

龙树天亲二菩萨皆有千论师之名。止观七曰:「龙树作千论。」百论序疏曰:「天亲本小乘学造五百小乘论。(中略)於是造大乘五百论,时人呼為千论主。」颂疏一曰:「弘道於五天,製论於千。」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贤冑

Bhadrayānika,小乘二十之一。佛灭后叁百年,自犊子流出。主名曰贤。以贤為祖,故称為贤冑。其所说与[犊子]同。宗轮论述记曰:「贤冑者,贤者主之名,冑者苗裔之义,是贤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冑。从所袭主為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说犊子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那邠迟阿蓝精舍。尔时佛遇风患当须牛乳。时有婆罗门大富去城不远。时佛遣阿难言。汝往到婆罗门家从乞牛乳。阿难受教而往。便至婆罗门家。婆罗门问阿难言。来何所求。阿难言。如来向者少遇风患。故遣我乞牛乳耳。婆罗门言。牛在彼间自𤚲取之。阿难即往...

《佛说犊子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62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末多利

小乘十八之一。开宗记一本曰:「末多利,此云北山。」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鞞婆訶罗

EkaVyāvahārikāṇ,译曰一说。小乘十八之一。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密林山

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中由犊子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鬱繁密,主居此名密林山,从所居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山。」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颠

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