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复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下。至南阎浮提。来往说法。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会。如来在于百宝莲华台。于宝座上入师子奋迅金刚三昧从三昧。起光明遍照千百亿微尘世界佛刹净土一切三世法界有顶非想非非想天一切有情大梵诸天六欲天主帝释诸天四王大神转轮四圣王等百亿...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4714字 / 1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尔时如来次说无动门。就此五门之中。第二门。云何次第得入无动门。一者入罗字观本空离尘义。阿閦如来说圆成实相无动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第三品。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今者就此无动二门中。当从第一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257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菩萨心等虚空性如法界。广度有情无尽众生。又令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与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作为导首。是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5177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如来。在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于毗楞伽宝摩尼宝殿中。如来在百宝摩尼宝座上。与共毗卢遮那如来。于金刚性海莲华藏会。同说此经。与无量大梵天王等。并与微尘数一切菩萨摩诃萨众说。毗卢遮那如来法界性海秘密金刚界莲华台藏世界海。于中有大圣曼殊室利菩萨。现金...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8182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释迦印相之一。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同疏曰:「左手执袈裟两角,仰脐前,右手重其上。」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萨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1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普贤金刚為降服恶魔而现之形。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普贤金刚手,為降伏一切,现吽迦罗身,摧叁世有毒。」梵Hūṁkāra。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天名。旧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叁、大乘庄严经论,十叁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於夜分从知足天降於禪堂...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於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叁、疑垢,於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於自己之功德与他校量而生轻他之心也。五、憍垢,於己之功德生贡高欣喜之心也。六、随眠垢,自己之功德盖覆於他之诸烦恼也(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七、慳垢...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欲垢,二见垢,叁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慳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於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為总垢。见瑜伽论十四。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金刚神之名。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囉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画像仪轨分曰:「方可求彼勇猛正直人衣,或求女人隐触之衣,或求女人產生衣。若无如是等衣即用尸衣,求得衣已,即於寂静无人到处,令彼画人择日起首。(中略)大金刚陪囉嚩相者,一身九面,裸形黑色,叁十四臂,一十六足。(...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Khadira,又作珂地罗、朅地罗、軻梨罗、朅达罗、佉陀罗、朅地洛迦、佉达罗、朅达洛迦佉提迦等,木名。译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树剌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佉陀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佉陀罗。南地多饶此木。」陀罗...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一、法陀罗尼,谓诸菩萨得念慧力,持所闻法,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法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谓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 叁、咒陀罗尼,...
《三藏法数》 / 192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Tūla,又作妒罗、堵罗、蠹罗。译曰杨华、絮、野蚕茧、绵。常曰兜罗绵、兜罗毦。又树名。慧琳音义叁曰:「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臺花,柳花,白杨,白叠花等絮是也。取细耎义。」同六十四曰:「兜罗贮,草木花絮,木绵也。」饰宗记六末曰:「兜罗...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Suta,Sudhā,旧称须陀,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青颈观音之修法。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叁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典之纯秘钞叁卷。 又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之略名。是般若经之异译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作口业之恶者,所堕之地狱也。法苑珠林曰:「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钉而张之,令无皱褶,如张牛皮。」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谓叁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
《三藏法数》 / 255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罗法: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钞上曰:「瑜伽大日经宗通名也。谓大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大日经云此瑜伽宗故。」 又支那之法相宗在印度名為瑜伽宗。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则瑜伽...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於二无我之实性也。叁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諦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諦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諦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諦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叁真如不通於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菩萨之受生有五种:一、息苦生,亦名除灾生,如為大鱼等於飢世救苦,於海中救苦等。二、随类生,随一切眾生之类而生,以度彼等。叁、胜生,亦名大势生,形色族姓富贵等也。四、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诸王也。五最后生,最后身之菩萨身也。见瑜伽论四。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陀延,鄔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誌上曰:「鄔陀衍那王,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Madya,酒之总名。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為窣罗。酝餘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陀蒲桃酒也。」翻梵语九曰:「摩陀池,译曰醉也,增一阿含经叁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為贪财故,或復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復欲造多无间业,我寧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於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叁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註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註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论云:谓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有五种处不应作异意,当以纯净心,属耳而听也。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戒不作异意。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
《三藏法数》 / 309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八宗之一。為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此目取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称。更名应理圆实宗,以所詮之理离空有二边能应理,而為圆满真实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胜义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 一、胜道沙门,谓禀佛出家,能灭贪嗔痴等烦恼,得证胜道,是名胜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谓已调伏贪嗔痴等烦恼,而能宣说正法,为令众生入于佛道,是名说道沙门。 叁、坏道沙门,谓破诸禁戒,行诸恶法,非是梵行,自称梵行,是...
《三藏法数》 / 163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龙树提婆宗,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宗。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宗。(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二、无着天亲宗,翻译名义引叁藏传云:无着夜升睹史...
《三藏法数》 / 191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訶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叁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於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叁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叁藏),受瑜伽叁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