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 条搜索结果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俱尸

又作拘翅,瞿翅,鴝鳲,瞿师,劬师。鸟名。译曰好声鸟。鶿鸥。见[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蔼吉文

魅人死尸之鬼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蔼吉梵言蔼吉支,此云起尸鬼也。」慧琳音义五十四曰:「蔼吉支,起尸鬼名也。」详见[]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神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叁论宗

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多,沙车王子,什。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阿氏多尊者

十六汉之一。出於叁藏法数四十五。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曰秣菟(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曰瞿霜那,曰堊醯掣呾,曰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注荼半托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伽楼

鸟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广神

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门也。遮神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五百蝙蝠

结集大婆娑论之五百汉,前身為五百之蝙蝠。西域记叁曰:「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飢冻。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盛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达磨藏,彼诸蝙蝠,虽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於此命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大日如来

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悉怛多般怛

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乌伽国钵

或作鬱伽,又名云优伽,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鉢,不受,佛听受畜。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欢喜丸

又曰欢喜团。饼名。梵语曰摩呼荼。涅槃经叁十九曰:「酥面蜜薑胡椒蓽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欢喜丸。」大日经疏七曰:「欢喜丸,应以苏煮诸饼,糅以眾味及叁种辛药等,令种种庄严。」智度论十七曰:「佛告诸比丘:此耶输多,非但今世以欢喜丸惑我,乃往过云世时,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什云:天力士,名那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随方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戍缚尊者

十六汉之一。见[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又作金囉,禁,宫。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尚闍梨

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禪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禪觉,知顶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復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禪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禪波...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