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入眾

鬱多罗僧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眾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鬱多罗僧,名中价,从用名入眾。」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入眾

礼拜诵经斋会等大眾会合之时必服之,因云入眾。六物图曰:「从用名入眾。」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黄衲

青黄之间色也。僧史略上曰:「今江表多服黑色赤色,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中略)今天下皆谓黄衲為观音衲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半拏囉嚩悉寧

Pāṇḍaravāsinī,又作伴陀罗缚子尼。白处观音又白观音之梵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罗缚悉寧,译云白处。以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海轨曰:「伴陀罗缚子尼,是白观音也。」秘藏记钞八曰:「约住处名白处,约服名白。疏第五云:袭纯素,是白义也。」秘藏记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翅。翅翮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婆罗鬼神。」光明经叁曰:「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毘罗天。」又曰:「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大王

二十八部眾之一。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但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出之二十八部眾中。缺此神之名。出於佛像图汇第四。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中僧伽梨最大,故云大。九条以上為大,有叁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叁品,自九条十一条十叁条名下品,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皆叁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叁条二十五条名上品皆四长一短作。」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縵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為沙弥,沙弥尼之。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者,许用以代叁而着之。六物图曰:「縵通叁用(叁之用),然本是沙弥。律制沙弥着漫,一当七条入眾,一当五条作务。今时剃髮即着五条,僭滥大僧,深求本制。」释氏要贤上曰:「縵,梵音...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劫比罗天

又作毘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毘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转轮王

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君迟

Kuṇḍikā,又作君持,军持,捃穉迦,捃稚迦。译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记十曰:「捃穉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玄应音义九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论文作鍕[持],字无所出。」同十四曰:「经中或作军迟。」慧琳音义八十二曰:「君...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忍辱

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遂為袈裟之总名。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叁昧经袈裟名忍辱鎧。」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刚或称与愿刚,在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南山

四分律宗之法服,為南山道宣律师之流义所用者,有鐶鉤之袈裟也。见画像须知。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天王

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鉢吒

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畾/(冗-几+互))毛]。前云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二头陀

一者尽形乞食。二者阿兰若处住。叁者着粪扫。四一坐食。五者常坐。六者中后不受非时食。七者中后不饮浆。八者但有叁。九者毳。十者树下坐。十一者空地住。十二者死尸间住。

《法门名义集》 / 71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缕织成之袈裟。又曰色[(畾/(冗-几+互))毛],黄[(畾/(冗-几+互))毛]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观音

被叶观音之略。被叶,為喻着八万四千功德之意。密号為异行刚。叁昧耶形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瓔珞环釧,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有慾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中略)车匿悲泣,随路而啼。顾视太子,已被鹿皮。」异出菩萨本起经曰:「太子行十数里,道逢猎...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天竺

旧律南山家之叁,谓之南山,新律义净家之叁谓之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粪扫

又曰衲。火烧牛嚼鼠囓死人月水等,天竺之人,弃之於巷野,与拭粪之秽物同,故名粪扫。浣洗缝治之而着於外也。又补纳粪扫之片而着用之。故亦名纳。比丘着此粪扫,不更用檀越之施,為十二头陀行之一。粪扫之功德,在於离贪着。行事钞下一曰:「粪扫,制着意,此...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佛叁从棺出

初出臂為阿难现入胎之相。见菩萨处胎经一。次起坐為摩耶说法。见摩訶摩耶经下,西域记六。后现双足示迦叶。见后分涅槃经下,西域记六。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风天

刚界曼荼罗中四执刚神之一。位於曼荼罗之西南角,幢幡為叁摩耶形,字者风大之种子也。 又刚界曼荼罗外刚部二十天之一眾也。位於西方。 又胎藏界曼荼罗外刚院中之一眾,位於最西北。大日经疏五曰:「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同十曰:「风神真言曰:皤也吠,即以本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商那

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為。阿毘曇经下曰:「奢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為。」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坏衲

坏色之衲也。比丘之法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死人

死人所被之也。比丘料之一。五种衲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憍奢耶

Kāuś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西域记二曰:「憍奢耶者,野蚕丝也。」玄应音义一曰:「憍奢耶,此译云虫,谓以野蚕丝线作也。应云俱舍,此云藏,谓蚕藏在茧中,此即野蚕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憍奢耶,五分律云:野蚕所作绵,捻织為...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波伽罗

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着,覆身,拭身巾,拭面巾,僧祇支,泥洹僧,是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也。」梵Parikara。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佛以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杖,况以争。」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覆肩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祇支為二物,覆肩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中之二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遂製出缝合两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如来

叁轨弘经之一。同於[忍辱]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波罗

毘罗之异音。杂阿含经四十八曰:「佛住王舍城婆罗山,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厥苏洛迦

谓曰圌。比丘尼之裙名。见[俱苏洛迦]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鹿皮

以鹿皮所製之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止观四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為席,被鹿皮,无受持说净等事。」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以鸟毛所织之也。真言家多着之。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法身

一、智相法身,谓具足智慧,方能演说诸法,是则说法为智慧之相,由此智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智相法身。 二、福相法身,谓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故刚经云: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福相法身。(七宝者...

《三藏法数》 / 136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习因

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三藏法数》 / 527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解脱服

又曰解脱幢,解脱幢相。袈裟之异名。言袈裟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披奉如戒行,广度诸眾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磨衲

袈裟名。六祖坛经曰:「朕积善餘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标註曰:「或云:高丽国產,世所珍奇,未见其所由,可重考矣。」东坡全集磨衲赞序曰:「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高丽所贡磨衲赐之。」鸡林志曰:「...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懈慢国

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安陀会

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内,里,或中着。叁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如来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紫磨

又曰紫磨黄。紫者紫色也,磨者无垢浊也。涅槃论曰:「阎浮檀有四种:一青二黄叁赤四紫磨,紫磨具有眾色。」本是汉名。孔融圣人优劣论曰:「之精者名為紫磨,犹人之有圣也。」续博物志曰:「华俗谓上為紫磨,夷俗谓上為阳迈。」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平袈裟

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裟為尊,衲袈裟為卑。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八戒斋

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刚菩萨(见[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刚萨埵(即刚萨埵),即是普贤刚萨埵。」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法,一转而為褐色,是如法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