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 条搜索结果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润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0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内四供养

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閦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閦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圆镜智

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日经疏

善无畏叁藏為玄宗皇帝讲说本经。一行闍梨记之,异本有多种,据日本僧家言,现今存者唯二本,一為日本弘法携回本国者,有二十卷,称為大日经疏。一為日本慈觉携回本国者,有十四卷,称為大日经义释。此二部大同小异也。大日经疏日本东密之学者,称為本疏,或谓之大疏,无畏疏等计...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染爱王

经有爱染染爱两品,两品皆说爱染王之叁摩地。凡染爱爱染之名字或為各别之训释,或為同一之释,又就两品所说之尊体而同异之传不同。瑜经拾古钞上曰:「染爱王,成事智释迦独入火宅中,与眾生染爱故。」又曰:「染爱王两头二臂,爱染王一头六臂。」义决曰:「如来虽已离於爱染...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迦尼吒

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迦腻吒,迦抳搋。梵语曰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迦尼沙吒,迦尼师吒,迦抳瑟搋。略曰尼师吒,尼吒,或二吒。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慧苑音义上曰:「迦尼吒,具云迦尼瑟吒。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谓色界十八天中,此最...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他方道俗菩萨院

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园图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偏衫

南山旧律家之说,叁衣之下覆於左肩之片衣云支,覆於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义净新律家谓支,覆肩,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资持记作褊衫。说文:褊、衣也。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若憍陈如

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若憍陈如,若居邻,若拘邻。新称若多憍陈那。若名,憍陈如姓。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9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未罗

Āmalaka,果名。新称末罗,摩洛迦,菴摩洛迦等。旧称菴摩罗,磨勒,菴摩勒。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旧言菴摩罗,亦作摩勒。其叶似小枣,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药分。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西域记八曰:「摩洛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叁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叁门?一者蜫勒门,二者毘曇门,叁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金刚神

具名执金刚神。又名金刚手,金刚力士等。為执金刚杵护佛法之神。法华经普门品曰:「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為说法。」行宗记二上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影堂

奉祀先人遗像之所。古今注曰:「庙者,貌也。所以彷彿先人之容貌,庶人则立影堂。释氏借此二字谓安置佛祖真影之堂舍。」雍陶诗曰:「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李远寄友诗曰:「他时若更相随去,是含酸对影堂。」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延寿堂

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桓西北角,日光没处,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鉢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禪...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Hūṁ叁个种子各别项解。以此叁字书於木佛之叁处。安像叁昧仪经曰:「诵此真言已,復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以唵吽叁字,安在像身叁处,用唵字安顶上,用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僧却崎

见[僧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富那奇

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摩纳仙

译為儒童。释迦如来在因位时,於第二劫终,遭燃灯佛出世,献五茎莲於佛,以髮布泥,使佛蹈之,因受未来成佛之记别,其时名曰摩纳。心地观经一曰:「昔為摩纳仙人时,布髮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於生死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佛母大孔雀明王咒经

叁卷,唐不空译。佛在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大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Sāṁghikāḥ,摩訶僧部之略。译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於优婆毱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五大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十六大力

佛赴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佛眼真言

佛眼尊之陀罗尼也。出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善住天子

忉利天诸天子中之一人,自知却后七日命终,命终后七返阎浮提受畜生之身,后堕地狱,大怖,请救於帝释,帝释至园精舍,求其法於佛。佛為说佛顶尊胜陀罗尼,令善住天子诵之,以延寿转难。见尊胜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縵衣

縵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為沙弥,沙弥尼之衣。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衣者,许用以代叁衣而着之。六物图曰:「縵通叁用(叁衣之用),然本是沙弥衣。律制沙弥着漫衣,一当七条入眾,一当五条作务。今时剃髮即着五条,僭滥大僧,深求本制。」释氏要贤上曰:「縵衣,梵音...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摩訶僧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眾部之律藏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訶僧,此翻大眾。从眾為名,即窟外部。」梵Sāṁghikavinay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一瞬

瞬者,目动也。律云:二十瞬名一弹指。谓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

《三藏法数》 / 52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涅槃僧

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五字文殊法

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多宝塔

释迦佛於灵鷲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叁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於空中,塔中发声讚嘆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