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条搜索结果

羯吒布怛那

又作朅吒富呾那。译曰奇臭。见[迦吒富单那]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六地藏

地藏菩萨秘记引莲华叁昧经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二宝珠地藏,為饿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叁宝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师子国饿

月支摩訶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问住海渚几时矣?饿答曰:不知几时,祇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无间狱

五无间狱者,谓法界有情众生,随所造业,受此苦报,无间断也。 一、趣果无间,趣即向也,谓诸有情,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罪业所感,悉同受之,故名趣果无间。 二、受苦无间,谓诸有情,于剑树刀山,镬汤罏炭,洋铜铁汁,备受诸苦,无有休歇,故名...

《三藏法数》 / 229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牛头

地狱之卒,或為牛头之形,或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蹌矟,駈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剎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鵰鷲鶉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罗剎女

食人之女也。罗剎為恶之总名,男曰罗剎娑。女曰罗剎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訶利底

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訶利帝、訶哩帝、呵利陀,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月满生女,容貌端严,见者爱乐。其女生时,诸药叉眾,咸皆欢喜,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何名欢喜?因此诸人皆唤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早帝梨

译曰。见旧婆沙论七。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川施饿

為水死之人,追福,於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筑坛行施饿也。多行於夏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飞化

飞行游化也,化谓神出没之变化。无量寿经下曰:「飞化徧诸剎。」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泥哩底

罗剎王名。大日经疏五曰:「次於西南隅画泥哩底王,执刀作可怖畏形。」梵Nirṛti。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灵供

於亡魂供斋食也。人死七七日间,当生未定,谓之中有,中有之身,谓之健达缚。此译寻香。以寻香而食故也。故為进食物之香气於死者而供斋食。俱舍论九曰:「欲界中有身资段食不,虽资段食,然细非麤。其细者何?谓唯香气,由斯故得健达缚名。」行事钞上曰:「今有為亡人设食者,依中...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耆婆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记耆婆善知音声本末之相,叩五个髑髏,知生於地狱饿畜生人天。有一髑髏不知生处。是罗汉之髑髏也(其他传说耆婆作外道论师)。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鞞礼多

Preta,饿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人间与类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之恶,着於人。」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落剎婆

Rākṣasa,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剎婆,或言阿落迦婆,是恶之通名也。又云囉叉婆,此云护者。若女则名罗叉私。」见[罗剎]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罗剎

叁十六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顺正理论叁十一云之种类有叁:一,无财。二,少财。叁,多财。此叁各有叁。无财之叁者:一,炬口。二,鍼口。叁,臭口。少财之叁者:一,鍼毛其毛如针,以自剌剌他也。二,臭毛。叁,癭。多财之叁者:一,希祠。常居社祠中,希其食物也。二,希弃。...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时媚

又曰精媚。叁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土砂加持

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於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眾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中,若修罗中...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如来

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饮食及水法曰:「曩謨宝胜如来,除慳贪业福德圆满,曩謨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謨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謨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謨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趣。行者若能如此為称五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半天婆罗门

饿之种类也。焰罗王供养法次第曰:「五百饿,半天婆罗门,诸饿眾。」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两部金刚优劣

「胎藏之普贤,金刚手之异名也,金刚名為第一内眷属之上首,故别举之。内眷属主如来内证之智印。然则金刚界之金刚亦為佛之内证智也,故知两部之金刚无优劣。问,胎藏界之外部,有天畜等类,金刚界之外部,亦有二十天,此等总名金刚,此金刚两部无优劣耶?答:胎藏之金刚,為业报...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盂兰盆供

当日调百味之饮食及百种之器具,供养安居告终之眾僧也。供祖先之亡灵及施於饿,非本意也。云栖之正讹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神食,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神食。施食自缘...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臭口

九种之一。见[饿]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马鸣屈辩婆罗门

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有婆罗门,常垂帷弄辩,马鸣与之论议,遂搴帷伏之。见[搴帷]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弥陀相好印相

阿弥陀之相好印相,有显密之别,密教有胎金之别,显教有坐立之别。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閦等叁佛,胎金两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独於西方之阿弥陀无所改易,是為表无量寿佛之灭度无期也。其相好,胎藏界為金色之螺髮形,结定印,目稍闭而视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刚界為...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僧伽罗剎

Saṁgharakṣa,译曰眾。佛灭七百年顷,出世於须赖国,撰集佛行经等。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魅女

阿毘舍之法,咒面貌端正之童男童女,令邪妖魅附之,以使所附之魅言吉凶,或使述其希望。童男虽亦通用,而多用童女,故书魅女。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盂兰盆会

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道,受倒悬之苦。问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种供物供叁宝。请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会。盂兰盆经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為作盂兰盆,施...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德尸罗

Takṣasilā,城名。付法藏传六曰:「德叉尸罗城。」闍夜多比丘度饿之处。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

饿之世界,曰饿界。十界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鱼施饿

鱼族供养之施食会。渔夫对於平生之杀生為荐后生菩提或航海中遭难鱼族為祟,投饮食於河海施食供养也。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袈裟五德

悲华经八曰:释迦如来,昔於宝藏佛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见之四眾,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於叁乘受记。二天龙人若恭敬袈裟少分即得叁乘不退。叁若神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则饮食充食。四眾生共违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若在兵陈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罗剎国

食人之所住处。在大海之中。法华经普门品曰:「入於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称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西域记十一僧伽罗国曰:「佛法所记则曰:此宝洲大铁城中,五百罗剎女之所居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仙避死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后七日,皆当命终。共相议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办,岂不能避此难也。四人虽各往避,死终不免。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梵语梵志,华言净裔。五通者,...

《三藏法数》 / 331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又曰趣。夜叉罗剎饿诸神等之境土。六道之一。大乘法数二十七曰:「道即能通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据佛经云:凡舍宅街衢,市肆丘塚,皆有神,无有空者。乃至江河树木,亦有神依止,其最劣者為饿。 又犹言邪术。后汉书刘焉传,张鲁母有姿色,兼挟道,往来焉家。叁...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迦摩

饿名。正法念经十七曰:「迦摩饿。」经注曰:「迦摩雨卢波,魏言欲色。」Kāmarū a。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爱罗剎女

爱欲之女也。爱欲能害人如女也。罗剎為之总名。付法藏传二曰:「爱罗剎女,常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精媚

叁种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恶道

地狱饿畜生之叁道处。梵网经曰:「堕叁恶道中,二劫叁劫,不闻父母叁宝名字。」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奢罗密帝

神王名。译曰独处快。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二品生死

一无餘死,阿罗汉也。二度於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叁有餘死,斯陀含往还於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諦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禪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婆娑摩罗

名。译曰颠病,形影,转筋。见尊胜经註下。梵A asmāra。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叁卷,宋法天译。说降伏成就之法。部多,译曰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境唯识

约於所观境界之唯识。五种唯识之一。法苑义林章一曰:「一境唯识,阿毘达磨经云:与傍生,人与天,各随其所感,事等心异,故义非真实。如是等文,但说唯识所观之境者,皆境唯识。」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变成王

地狱十王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唤大地狱。此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第五殿解来犯,更有餘罪,则发入大地狱,分发小地狱受苦,受满转解第七殿。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须陀须摩

又作须陀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分九类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叁者臭口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二兽

此中与我国相传之十二支相违者,唯虎与狮子而已。然止观等引大集经将师子改虎(十二支配十二兽,见汉王充之论衡,似基於列子叁十六兽说故我国十二支说非依佛教也),此一一方各有二罗剎女及五百眷属随其方面各自供养其方之叁神,而其窟皆是古昔菩萨之住处也。又一一各修各慈。昼夜...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施饿

修佛行以施為第一,六度中以施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為最。故叁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於不空译之施诸饿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乾闥婆城之异名。蜃气楼也。乾闥婆為八部眾之一,神之类,故名。见[乾闥婆城]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障

障正道害善心者有叁:一、烦恼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二、业障,五逆十恶之业。叁、报障,地狱饿畜生等之苦报。见涅槃经十一。 又一、皮烦恼障,叁界中之思惑也。贪瞋等之惑,对於外之六应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烦恼障,叁界中之见惑也。断见常见等皆属於内心之分别者。...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法爱

爱有二种,一欲爱,凡夫之爱着也。二法爱,菩萨已上之爱乐善法也。此法爱又有二种:一小机之爱涅槃者及菩萨未断法执而爱善者,此法爱必当断之。二如来之大悲,亦云法爱,是无上之真爱也。圆觉经曰:「善能归悟剎,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同註曰:「法爱者,爱涅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死相

验人之死相,知善恶之生处,大小乘论之通说也。智度论曰:「恶业人风大先去故身动,火大先去故身热,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静,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识论叁曰:「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同述记四本曰:「世亲无性摄论皆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由生胜处恶趣别故...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

道者道路之义。造饿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九种横死

谓人生于世间,当勤修佛法,敬依国法,不作诸恶,奉行众善,斯能尽其天年。不然,则必遭横逆而死。故有此九种也。 一、得病无医,谓人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或遇常医而不投以良药。又有不知正法,惟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卜问吉凶,杀诸众生,求...

《三藏法数》 / 40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毕舍遮

Piśāca,又作臂奢柘、毘舍闍、毘舍遮。食肉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毘舍闍,又作毘舍遮。名也,饿中胜者也,亦言癲狂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噉精,东方天王所领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发饿

十种发心之一。眾生剎那剎那起名利之心,作下品十恶。以植饿道之种子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大部十界十如释体

见图。 妙玄(约五差释)────┐    ┌地狱┐         ┌十界│┌ 恶{┼畜生┼}叁恶┐文句(约四番释){┤佛界││   └饿┘   │         │离合││   ┌修罗┐   │         └约位│├ 善{┼人 ┼}叁善┤            └┤   └天 ┘ ...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仁王经八喻

一,一切眾生心识之神本,神本者神髓根本也,般若明一切眾生心识之实相,故称心识之神本,是实相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是也。二,一切国王之父母,般若生王慧解之心,故称国王之父母,是观照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眾生少离法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阎王

又作燄王。阎魔王也。秘藏宝钥中曰:「释帝诵之,摧修罗之军。阎王跪之,礼受持之人。」法苑珠林曰:「阎罗王者,昔為沙毘国王。常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悉忿懟,同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十八人即主领十八地狱也。」阎罗王五天使者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魅着人而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不异,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品十恶

上品之十恶,堕於地狱道,中品之十恶,堕於畜生道,下品之十恶,堕於饿道。见止观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中有之旅

中有之身,彷徨而求生缘,譬如旅客也。往生十因曰:「形无常住,只有守尸之。神无常家,独跰中有之旅。悲哉冥冥独逝,一人不从。」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邪婬之恶

今生邪婬之咎,於地狱感恶使苦吾身。恶即狱卒也。往生要集上本曰:「狱卒取地狱人,置刀叶林,见彼树头,有好端正严妇女。如是见已,即上彼树。树叶如刀,割其身肉,次割其筋,如是劈割一切处已。得上树已,见彼妇女,復在於地,以欲媚眼,上看罪人。作如是言:念汝因缘,我到...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针毛

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八部

一、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二、毗舍阇,梵语毗舍阇,华言啖精气。谓其啖人精气及五谷之精气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麦也。) 叁、鸠槃荼,梵语鸠槃荼...

《三藏法数》 / 309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咒起死

咒尸使之起以杀怨人也。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慳贪

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则堕慳贪。」中阿含经叁十一曰:「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復更求,慳贪积聚物。」文句四下曰:「慳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生

一、胎生,论云:女饿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昼时亦生五子,生已皆食尽,如此我无饱。此即是胎生也。 二、化生,谓不从胎卵等生,但无而忽有,变现不测,此即为化生也。

《三藏法数》 / 82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破斋

八斋戒為一日一夜之戒法。以不过中食之斋法為主,其他受持不杀等之八戒也。若半途而破戒法,為食事,曰破斋。破斋之罪,堕於地狱或龙畜等。法苑珠林有破斋篇。盂兰盆经疏记下曰:「鍼咽,谓腹大如山,咽如鍼孔,谓破斋夜食盗窃眾僧之食故。」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缚魄

十王经所说之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针口

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无常使

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二名夺精,叁名缚魄。即缚叁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使之说。见[天使]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种

一精媚。於半夜子刻,变化為子鼠等精灵厌媚坐禪之人者。或作少男少女老病之形及可畏等相。此时禪人各识其时,於子时来者,则知為鼠兽呼其名字,精媚即散(止观八之叁作时媚)。二[怡-台+阜]惕。叁魔罗。是第六天之魔属也。见禪波罗蜜次第法门四。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瘞钱

瘞於葬处之钱也。释门正统四曰:「唐王岐传云:玄宗时,岐為祖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覡。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俚俗,稍以纸寓钱為事,至是岐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於汉世之瘞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岐始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心邪而於现生作恶业,死后自感责身之恶也。又,心之可怖与恶均。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密教十法界

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為十法界。五凡者地狱,饿,畜生,人,阿修天也。五圣者声闻,缘觉,菩萨,权佛,实佛也。见秘藏记钞六。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两河

尼连禪河Nairañjana,与跋提河也,佛在尼连禪河边成道,在跋提河Hiraṇyavati边涅槃。即前為有餘涅槃之处,后為无餘涅槃之处也。因明大疏序曰:「归真寂於两河,餘烈光乎沙劫。」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摧心。」 又四大河中以殑河与信度河之二流,流通印...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山海空市

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於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捫摸日月,寧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辩婆罗门

马鸣菩萨,降伏辩婆罗门。见[搴帷]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所观四智

唯识论等破外道餘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毘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於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一相违识相智,於一处人天等所见各别。境若实有,则岂能如此随见者业力而转变种种耶?二无所缘识智,缘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时,境非实有,而心现缘知。心若必託外境而起...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尿床

痛骂人之称,犹言小便之饿也。临济录曰:「这尿床子。」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法界

显教依法华经以地狱饿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释经以地畜人天之五凡与声缘菩权佛实佛之五圣為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弥陀成道因果

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宝带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别译。為童子带佩可避恶之神咒,故名宝带。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东司

又曰东净。谓禪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為东司。实讹言也。杂谈集七曰:「乌芻沙摩之真言,可於东司特诵咒,此為别段之事,不动明王之垂迹,号為不净金刚。东司不净之时,若有恼人之事。则彼有守护之誓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精灵

神识也。业疏济缘记四下曰:「精灵即神识。」又邪之上品也。楞严经六曰:「如不断偷必堕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摩犍提

梵志名。智度论一曰:「摩犍提难佛之偈曰: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捨内外灭,云何当得道?佛答曰: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捨,亦捨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问曰:若非见闻等,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观...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鞞陀路婆

起尸也。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幽途

幽冥之途,死后所趣地狱饿畜生之叁恶道。止观四上曰:「幽途绵邈,无有资粮。」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辈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四眾也。又,人、天、龙、之四眾也。药师经曰:「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素迦、鄔波斯迦。」盂兰盆经曰:「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同圭峰疏曰:「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龙。」参照[四眾]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百世怨家

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毘曇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為饿所持,即以咒术而问言:何以恼他女人?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捨旧怨心,我亦捨。」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咒咀

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為起尸即毘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芻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无常杀

见[杀]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鳩罗檀提

Kuladanta,又作究罗檀度。王名。译曰战无敌。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恶趣

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為六趣。对於弥陀之净土,悉以之為恶趣。地狱畜叁者,為纯恶之所趣,故名為恶趣。人天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宿命

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於过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饿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

顺正理论叁十一曰:「赡部洲西,有五百渚,於中有二,唯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住一渚城。一渚城居无威德。」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九种大禪

九种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叁、难禪,四、一切门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烦恼禪,八、此世他世乐禪,九、清净净禪是也。原出於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於法...

《佛学大辞典》 / 151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无爱

如来无饿爱,故名真解脱,饿爱者贪欲无厌如饿也。涅槃经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也。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又曰:「解脱者名曰无爱。爱有二种:一饿爱,二法爱。真解脱者离饿爱。怜愍眾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唵嚤呢叭[口*尔]吽

梵语Om maui  admehūṃ又作唵摩尼鉢头迷吽,唵麼抳鉢訥铭吽。祈宝珠莲上之义。喇嘛教徒常口唱之咒文,即莲华手菩萨Padma āṇi祈未来极乐往生时所唱之六字题目也。彼教徒信此菩萨,如彼阿弥陀如来,在极乐莲臺,救济祈者,生生世世,出离因果无穷之生死,故不问僧俗,皆口唱之,...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欲火

婬欲之热情如火也。楞严经八曰:「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大集经叁十八曰:「欲火入心,犹如着。」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头北面西

头北面西,右胁而卧者,如来涅槃之相也。后分涅槃经上曰:「尔时世尊叁反入诸禪定,叁反示诲眾己。於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背东方。(中略)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无声,於是时顷即般涅槃。」长阿含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娑罗双树间,告阿...

《佛学大辞典》 / 447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避恶之宝珠也。称仁王经之功德。见仁王经受持品。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八戒斋八种胜法

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叁)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杂藏经

一卷,晋法显译。记饿与目连之问答。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 《佛说杂藏经》

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以此经中有「取水一掬,咒之七徧,散於空中,其水一渧,变成十斛甘露。一切饿,并得饮之,无有乏少,皆悉饱满。」故谓之施甘露真言,亦曰十甘露咒。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追福

為死者修功德而追荐也。优婆塞戒经曰:「若父丧已堕饿中,子為追福。」北史隋文献皇后传曰:「上為立寺追福焉。」又见[追荐]项。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觝突

以瞋恚之心害人,如暴牛之觝触人者。无量寿经下曰:「朦冥觝突。」又曰:「鲁扈觝突。」法华文句四曰:「慳贪堕饿,觝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百界

天台所说。地狱,饿,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為百界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罗波宝多夜叉

Al a ota yakṣas,名。译曰不称。见孔雀王咒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中有

四有之一。生死之果报有而非无,谓之有,现生与当生中间之果报谓之中有,又称中阴。中有者為灭当来之生之业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儿年五六岁,然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圆满如本有,衣服与体俱生,以惭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则...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报障

叁障之一。报為果报。依烦恼惑业而得地狱饿畜生等恶趣之果报。又虽受生於人天,而生来不信者,由之障碍圣道之善根,是云报障。涅槃经十一曰:「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类之世界。十界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恶趣

地狱、饿、畜生之叁处也。又曰叁涂。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宾头卢伽

王名。译曰立不动。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九类生

一胎生,二卵生,叁溼生,四化生。此四者叁界受生之差别也。天与地狱唯化生,兼胎化人畜具四。五有色,谓色界天。六无色,谓无色界天。七有想,无色界之中除无想天一而其他一切天处也。以彼总有心想故也。八无想,属色界第四禪之无想天也。此為五百大劫之间,感无心无想之果,外...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六凡

十界分凡夫圣者之二类:地狱、饿、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為四圣。止观五之一曰:「凡圣皆具五阴。」同辅行曰:「凡谓六凡,圣谓四圣。」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迷怛罗

又曰毘陀罗。译曰起尸。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开甘露门

施饿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慈悲水懺法

叁卷,唐智玄述。河施饿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世间

有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為畜人天等之差别者。二、器世间,四大积聚而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之别,以容受有情者。盖有情世间為有情之正报,而器世间為有情之依报也。见俱舍论世间品。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报应经

一卷,失译人名。与佛说杂藏经一卷,佛说问目连经一卷,皆為目连对於各种饿一一说明其业因者。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 《饿鬼报应经》

经马

般若心经与绘马也。禪院之祈祷及盂兰盆会等,印造此二者焚之。加以纸钱,经罢焚化。传是宋时禪林之法。盖以人道异,若火化之,则他得受用也。异闻总录云:李泳子永,常印尊胜陀罗尼幡,焚施道,即此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火血刀

地狱曰火途,畜生曰血途,饿曰刀途。即叁恶道之异名。止观辅行一之叁曰:「四解脱经,以叁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见[叁涂]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萨多琦梨

王名。译曰大力天。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

可為饿之因缘也。楞严经八曰:「是诸眾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餘杂业,歷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形。」止观一下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心,行刀途道。」此通因也。若别别之因,则...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阿跋摩罗

A asmāra,名。法华经陀罗尼品曰:「阿跋摩罗。」文句叁十曰:「阿跋摩罗,青色。」义疏十二曰:「阿跋摩罗,此云影形,亦云无鎧,注经云转筋。」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八部

四天王所领之眾也。仁王经合疏上曰:「八部者:乾闥婆、毘舍闍二眾,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鳩槃荼、薜荔多二眾,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领;龙、富单那二眾,西方毘留博叉天王领;夜叉、罗剎二眾,北方毘沙门天王领。」一、乾闥婆Gandharva,译為香阴,不食酒肉,唯以香资阴身者。二、...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諦

又云四圣諦,四真諦。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諦Duḥkha-āryasatya,叁界六趣之苦报也。是為迷之果。二集諦Samudya-āryasatya,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叁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諦。叁灭諦Nirodha-āryas...

《佛学大辞典》 / 849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般陀罗

过去世波罗奈国长者之妇,尝以大便器施辟支佛,因感无量世臭饿之报。见百缘经五。梵Pandara。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救拔焰口饿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怖而白佛,佛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之法自此始。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海若

又作耐薰。毘沙门天腹部所带之面名。本名河伯面。河伯,海若,皆水神之名。出於庄子。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问目连经

佛说问目连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种种饿问恶报业因於目连,彼一一答之者。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 《佛说鬼问目连经》

有漏善法

有漏之业因有善恶,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恶,是恶法。有漏之善法,招有漏之乐果,即人天之果报。有漏之恶法,招有漏之苦果,即畜之果报。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秘密佛乘十住心

於十住心不立优劣深浅,由真言实义,人天畜等悉為平等之法身者。是為横之十住心。此有二,曼荼罗种性之十住心与普门万德之十住心也。前者表眾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為法身,后者為显大日所证普门万德之有状者。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恶趣

地狱,饿,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之因缘。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缘,则加之,发见。」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饿住处

正法念经十六曰:「饿所住,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饿世界。是人中,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世界者,住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叁万六千由旬。」俱舍论十一曰:「诸本处,琰魔王国。於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横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餘处。」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趣

地狱,饿,畜生,阿修罗之四恶趣也。梵Durgati。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见阎王

朝野僉载曰:「崔泰之哭李嶠诗曰:魂随司命,魄逐见阎王。」五灯会元曰:「净曇偈曰:五十六年成话欛,今朝死去见阎王。」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无叁恶趣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畜生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狗戒

天竺外道中见有狗死生於天上者,邪度狗法為天上之生因,有学狗卧於户外,食人之粪者。谓之狗戒外道。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罗剎戒聋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无善报。」俱舍论十九曰:「本论说:有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士夫补特伽罗,受持牛...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魔病

天魔之使人病恼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亦不异。但病身杀身,魔则破欢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為异。」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善趣

六道之中,地狱、饿、畜生、修罗,為四恶趣,而人、天為二善趣。又地狱、饿、畜生為叁恶道,修罗、人、天為叁善趣。无量寿经下曰:「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见[饿]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