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条搜索结果

十眼

一肉眼,见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见一切眾生之心故。叁慧眼,见一切眾生之诸根境界故。四法眼,见一切法之实相故。五佛眼,见如来之十力故。六智眼,见诸法故。七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涅槃故。九无碍眼,所见无碍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出於华严...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和光同尘

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即和光同尘也。止观六之二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道,以论其终。」同辅行曰:「和光下释现身也。同四住尘,处处结缘。作净土之因,為利物之始。眾...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观世音菩萨普门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重颂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

《妙法莲华经》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长行 / 240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叁方便

密教所说身口意之叁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叁者心密门,行者以此叁方便自净叁业。即為如来叁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復经歷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此毘卢遮那内证之德。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弥陀曼荼罗

以阿弥陀佛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弥陀四亲近菩萨中第一之金刚法菩萨(即观音)為东方大圆镜智,第二之金刚利菩萨(即文殊)為南方平等性智,第叁之金刚因菩萨(即弥勒)為西方妙观察智,第四之金刚语菩萨(即维摩居士)...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门普门

亦曰一门普门。言通一法则达一切法之道理也。大日经疏一曰:「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御制观世音普门品经序

观世音菩萨,以烁迦罗心应变无穷,自在神通遍游法界,入微尘国土说法济度,具足妙相弘誓如海,凡有因缘发清净心,才举声称,即随声而应,所有欲愿即获如意。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者,为度脱苦恼之真诠也。人能常以是经作观,一念方萌,即见大悲胜相,能灭一切诸苦,其功德不可思议。朕...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6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叁密

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性具

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叁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荆溪,四明,盛详述之。他宗虽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恶,台家独谈性具恶也。因之天台分之為别圆二教,以他宗之极说未尽性具,总谓之别教。观音玄义记二曰:「九界望佛皆名...

《佛学大辞典》 / 691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量称

大日如来之称,又如实真言行者之称。大日经一曰:「何况无量称,住真言行法,行此无上句,真言救世者。」同疏六曰:「当知如是人转復希有,常為普门海会之所称嘆,名闻十方,又同大日如来有种种名号,故云无量称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能胜明王

即[无能胜菩萨]项。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字轮

轮者转生之义,真言一一文字从一字转生多字,故云字轮。大日经疏十四曰:「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而生诸字也。轮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轮,阿剎罗是不动义,不动者所谓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毘卢遮那住菩提心体性,种种示现普门利益,种种变现无量无边。虽如是垂迹无穷...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畏

又云无所畏。佛於大眾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碍。力无所畏。」无量寿经上曰:「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普门

华严经所明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谓之普门,又云普法。探玄记二曰:「入缘起陀罗尼,一门中即摄圆融法界,故云普门。」又曰:「一门有一切门名普门。又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 又佛菩萨神通之力开通无量之门,示现种种之身,圆通一切眾生,亦名普门,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大日之普...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补陀落迦

Potalaka,又作补陀落伽、逋多、逋多罗、补怛洛迦、布呾洛迦、补但落迦、补陀落。山名。译作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在印度之南海岸,為观音之住处。其山形為八角。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山曰光明,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同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随转理门

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门会诸乘中之相违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开随转真实理门,令知二藏叁藏等不相违故。」唯识论五曰:「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当知彼是随转理门。」同述记曰:「随转理门依小根器...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面授

师资当面传授也。辅行一曰:「面授口诀之言。」禪源诸詮下曰:「所修禪行似局一门,所传心宗实贯叁学,况覆寻其始,亲稟释迦。代代相承,一一面授。叁十七世,至于吾师也。」永平正法眼藏有面授之一章。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叁种迴向

一菩提迴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眾生迴向,愿回己之功德而施於一切眾生也。叁实际迴向,以己之功德趣求无為之涅槃也。大乘义章九曰:「迴向不同,一门说叁:一菩提迴向,二眾生迴向,叁实际迴向。」修懺要旨曰:「修迴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华严大疏...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都会坛曼荼罗

以大日為主,自餘佛菩萨為伴,该收一处之曼荼罗也。大日经疏曰:「夫漫陀罗者,名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方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輳。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门进趣,是故说為漫陀罗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解脱

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繫缚,脱叁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482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緇门

服緇衣之僧徒一门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回向

净土门立二种之回向:一、往相回向,愿所修之功德回向而往生净土也。二、还相回向,愿成佛后迴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也。此二种回向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為佛教通途之义。故净土一门,皆欲依自力成就此回向,独净土真宗一派谓此二种回向。於信之一念,自弥陀之方回向...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华严十类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圆暉

唐中大云寺圆暉,研精性相。特深於俱舍一门。光宝二师后,有此人。作俱舍论颂疏,天下珍之。见宋高僧传五。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门派

一门之法流也,多以名禪宗之派别。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念门

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以身业而向阿弥陀佛之形像礼拜也。二、讚嘆门,以口业而称阿弥陀佛之名也。叁、作愿门,一心愿生於彼国土也。四、观察门,以智慧而观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种功德,菩萨之四种功德也。五、迴向门,愿以己之功德迴施於一切眾生,彼此...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乘义章

二十卷,隋净影寺之慧远撰。分义為五聚:一教聚,有叁门。二义聚,有六门。叁染聚,有六十门。四净聚。有一百叁十一门。五杂聚,欠缺。解释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书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马郎妇

观音菩萨化為马郎之妇称曰马郎妇。唐元和年中陕右有一美女,人见其姿貌欲求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人。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眾?应诵金刚经。旦通诵者犹十数人。女復授以法华经七卷,约叁日,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使具礼成姻。马氏迎之...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忍

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叁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於初地至叁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叁顺忍,於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忍,於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忍,於第十地及妙觉间...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空之战具

谓金刚杵,羯磨等武器也。為绝待无相之战具,故云大空。又為大空智之所现。故云大空。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復如是。各从一门持大空战具,能破眾生无相之烦恼故以相况也。」演密钞二曰:「大空,即智也。今此诸执金刚,各从一门内自证智徧一切...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七曼荼罗

日本觉鍐上人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也。五字轮九字轮合為十四字轮,故曰二七。五字九轮明秘密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弥陀世尊之肝心,现生大觉之普门,顺次往生之一道。」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入出二门

入门与出门之称。入门者,谓修净业而入於极乐功德庄严中之自利门也。出门者,谓以慈悲心為苦恼眾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门也。净土论所说之五念门与五功德门中,前四门為入门,后一门為出门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思议缘起

曼荼罗之法,以叁密之方便為缘,行者之观心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要品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叁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体用之四也。方便品开显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乐行品示法华行者所修之一心叁观行法,是行也,寿量品显久远本觉之佛身,是体也,普门品示佛陀自在...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转色

菩提黄,是金刚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义也。与文殊之义同。万行以妙慧為道,离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之义。如我昔愿,今既满足,化一切眾生,使皆入於佛道,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迹极而返於本,济生有缘之缘尽。则如来方...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说普门品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比丘八百,菩萨四万二千——得诸总持,神通已达,圣智弘畅,辩才无碍,三昧已定,无所不博。 时有菩萨名离垢藏,与九万二千菩萨,从普华如来国——其世界名净行——游诣忍界灵鹫山。 世尊遥见离垢藏菩萨与无数千大士眷属围绕游步虚空...

《佛说普门品经》 / 西晋竺法护译 / 5264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5日

支分生曼荼罗

大日经疏叁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徧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於八方,如曼荼...

《佛学大辞典》 / 33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说普门品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四万二千——得诸总持,神通已达,圣智弘畅,辩才无碍,三昧已定,无所不博。 时有菩萨名离垢藏,与九万二千菩萨,从普华如来国来,其世界名曰净行,今游在此,欲诣忍界灵鹫山有所咨受。 时佛遥见即笑,口中...

《佛说普门品经》 / 1010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6日

四曼四身配属

即身义有叁义:一法,大,羯,叁如其第次配於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叁,法,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叁叁,法,大,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叁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别坛曼陀罗

又曰诸尊曼荼罗。一门之尊為中胎,以自部眷属為第二重第叁重之法也。演奥钞十曰:「诸尊别坛曼陀罗者,一门尊為中胎,以自部眷属為第二重第叁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在密教為横之十住心之一。普门万德十住心之对。显眾生本具之心平等悉与[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门首

又作门主,一门之上首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要术

主要之方术也。资持记中一之叁曰:「唯戒一门,严為要术。」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