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条搜索结果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四障

一、惑障,谓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钝,障蔽正道,是名惑障。 二、障,谓诸众生由贪嗔痴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障蔽正道,是名障。 叁、报障,报即果报。谓诸众生由烦恼惑为因,而感地狱畜生饿鬼诸趣之报,不闻正道,是名报障。 四、...

《三藏法数》 / 164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扫地五种胜利

(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六道

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叁、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

《三藏法数》 / 39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正定

称弥陀之名号也。以第十八愿為往生之正目而正為其所誓故也。对於五念门中前叁后一之助而言,观经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顺彼佛愿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优婆离经

有二部:一摄於中阿含经叁十叁。苦行尼犍弟子,有优婆离居士,云叁中意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佛化,断惑证果。案是别一优婆离也。一摄於中阿含经五十二。就七灭諍等问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优婆离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五趣之与不定也。一地狱,為十恶之上品者。二畜生,為十恶之中品者。叁饿鬼,為十恶之下品者。四人,為散善之下者。五天,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禪定,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微善下恶,受不定者。见成实论六品,大乘义章七。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叁世

一、过去世,谓过去世,若意起贪嗔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若意不贪、不嗔、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善恶之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 二、现在世,谓现在世,若意起贪嗔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若意不贪、不嗔、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善...

《三藏法数》 / 17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六种决定

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贵胜之家。叁、不退决定,谓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谓由精进之力,常时修习善法,必定无有间息。五、定决定,谓由禪定之...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十善十恶

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為苦报之因,故名曰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韦天将军

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為南山道宣律师示现,南山依之着灵威要略并律相感通传二书,律相感通传云韦将军,法苑珠林云天人韦琨,有拥护东西南叁洲佛化之宿愿,古来禪录多与韦駄天混一,非也。感通传曰:「有一天人来礼敬,叙暄凉已。曰:弟子...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八正道

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Āryamārga,巴Arīyamagga)。玄应音义叁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 一、正见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

《佛学大辞典》 / 599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占察善恶报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 佛言:“善男子...

《占察善恶报经》 /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 7762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四无记

就无覆无记之一而更分别為四种:一异熟无记,依一切前世因而感之身心果报也,异熟為果报之异名。二威仪无记,起行住坐卧取捨屈伸等威仪时之心无记者。叁工巧无记,作图画彫刻等种种工巧时之心无记者。四变化无记,以通力作种种变化时之心无记者。其中威仪工巧之二者,虽亦通於善...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一身,作於身者。二口。说於口者。叁意,思於意者。此叁大乘唯识分别假实之二,身语二有假实之二种,意唯為实之一种。身之假法,為取捨屈伸等身形之表色,摄於色处之中。语之假法,為音声之屈曲,摄於声处。小乘立之為实之体。身语意叁之实法,為意识相应之思...

《佛学大辞典》 / 696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白白

色界之善,其之性亦善,果亦清净,故重白字,而谓為白白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十一种稠林

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眾生十一种之稠林:一眾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叁聚差别之稠林。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菩萨七相怜愍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佛十一持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叁、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四、持,谓如来...

《三藏法数》 / 545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一引,於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名為引。二满,其成满别报之,名為满。见俱舍论十七。 又定不之二:一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之叁种。二不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见[]条附录叁项。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凡夫十重妄

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為十重言也。禪源诸詮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叁乘圣贤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总有十重(今每重以梦喻一一合之):谓一切眾生虽皆有本觉真心(此第一重。如一富贵人,端正多智,自在宅中住);未遇善友开示,法尔本来不觉(...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苾刍草五德

苾刍,雪山香草,谓其有五种德,以喻比丘亦具此德,故称为苾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体性柔软,体性柔软者,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之粗犷也。 二、引蔓旁布,引蔓旁布者,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绝也。 叁、馨香远闻,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三藏法数》 / 177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作為身口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感缘起

缘起论之一种,说世界自他一切之万象,為依吾人因而感生之理。参照[缘起]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十不善道经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三种。语四种。意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道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叁,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叁平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欲界叁欲

一、饮食欲,谓凡夫之人于种种美味饮食多生贪爱,是名饮食欲。 二、睡眠欲,谓凡夫之人心多暗塞,不能勤修道,唯耽睡眠,是名睡眠欲。 叁、淫欲,谓一切男女,互相贪染,起诸欲事,是名淫欲。

《三藏法数》 / 87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叁密

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翻叁染成叁德

翻即翻转之义。叁染者,谓苦、惑、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叁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叁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

《三藏法数》 / 281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离叁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由此所感之叁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眾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八秽

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眾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為不净。二、种植根栽。比丘当勤修道,於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為眾,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是為不净。叁、贮聚穀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為眾,私自藏贮穀粟米麦,是為...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四阶成道

又名四阶成佛。小乘佛之成道有四阶:一叁阿僧祇劫之万行,二百大劫之相好,叁最后身断下八地之惑,四坐於道场,於叁十四心断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义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阶:一者叁祇,二者百劫,叁者后身断下八地,四者叁十四心断非想惑。毘曇同之,成实少异。...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善恶之,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叁曰:「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金师

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於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歷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顺不定

顺不定受之略。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十六重玄义

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叁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而此十重初后更更收,圣凡互摄,一法门具无尽之法门,故谓之重玄。大日经疏叁曰:「渐次证入者...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秘密叁昧耶戒

略曰叁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叁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叁昧耶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叁平等不二、為戒之本义,故曰叁昧耶戒。异於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四种死生

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於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名為冥。处此冥中,復於身口意行恶,死而堕於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於身口意行善,身坏命终,而生於人天也。叁从...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福等叁

,非福,不动也。一福,為欲界之善,感生可爱之果,而利益有情,故名福。二非福,為欲界之不善,感生非爱之果,而损害有情,故曰非福。叁不动,為色无色两界之善,感不动之果,故曰不动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顺后

顺后受之略。叁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叁无表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修行

四法之一。如理修习作行也。通於身语意之叁。汉书儒林传曰:「严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淮南子詮言训曰:「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按修行本士君子所共务。自晋书谓鳩摩罗什不拘小检,修行者颇疑之,后人遂专以為释氏言,如白居易长斋诗:叁春多...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定受生死苦果之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定受乐果,恶之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各有叁种,於造善恶之生,直感苦乐之果,為顺现受。隔一世而感其果,為顺生受。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為顺后受。已上皆為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之一种,力微弱...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秘密庄严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十。如来以秘密之叁,开显眾生本具之无尽功德,庄严之住心也。是即為真言一乘之住心。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对满之语。牵引眾生五趣四生之也。又名引因,索引,或总报。但大小乘解其名义,其说少异。毘婆娑论十九及俱舍论十七等,谓能引眾同分等,為引。圆满庄严其同分,谓之满。是盖引约因而解,满约果而解之故,果相对也。唯识论述记二等,则别有相对,果果相对...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爱羂

爱者贪爱,羂者羂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羂,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经七曰:「己為爱羂誑,作恶不善。」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念佛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叁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叁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為四种:一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叁有相念佛,即上之...

《佛学大辞典》 / 542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叁身

道中身之叁种:一淫,二盗,叁杀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五种比量

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六染心

心体原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於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着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麤中之第叁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二乘之极果及菩萨之十住位断之。二、不断相应染,不断為相续之义,於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治五种染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叁、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

《三藏法数》 / 306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语无表语

言语使某作发动於口时,同时招感他日果报之原因,薰发於自己之身内。其被薰发者,无形无象,无他可表示者,故曰语无表。见[]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身口意之叁表。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大乘别途五逆

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着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闭牢狱枷锁打缚...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故思

一作故作,故思造,故思所造。故意所作之身语曰故思,不识而作者,曰不故思。感苦乐之果者,限於故思。瑜伽论九十曰:「故思所造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出世

出离世间之净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善恶之,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叁曰:「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离我叁念佛

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眾生之叁,与阿弥陀佛之叁等,故為成就阿弥陀佛叁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因。其在过去者,谓為宿,现在者谓為现。俱舍光记十叁曰:「造作,名。」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捨屈伸等造作,名為身,音声之屈曲造作,名為语,是直指身之造作,语之造作為...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身语心轮

世尊之叁,犹如车轮之轂辐輞叁法和合而成一轮。轮有运载摧破之功,故以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徧满一切佛剎身语心轮,说此叁昧耶。」演密钞七曰:「身语心轮者(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罪福

五逆十恶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為义。造不善,感彼叁涂,得於苦报,摧折行人,目之為罪。福是富饶為义。起於善,招人天乐果,故称為福。」俱舍光记十五曰:「罪福二门,非皆...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黑白

善恶之异名。俱舍论十六曰:「诸不善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一向名白,不杂恶故。」即黑白二也。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成就论

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毘目智仙译。与大乘成论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扫地

扫地有五德。毘奈耶杂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眾生於胜田中植净故,即自执篲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篲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芻: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為五?...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瑜伽叁密

瑜伽為相应之义,叁密為身口意之叁,手结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叁密互相即,又佛之叁密,涉入行者之叁密,谓為相应。以此相应為观行之成就。 又瑜伽师之叁密也。真言之观行者,谓為瑜伽师。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叁种清净

身语意之叁,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叁种妙行,名身语意叁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為清净。」探玄记四曰:「叁无过云清净。」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又云性。正招苦乐异熟之异熟因也。小乘以表色无表色之色法為体。大乘以思心所之现行及种子為体,於所行之思心所上假立表色之名,於种子上假立无表色之名。成实论以之為非色非心之法,见[]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有表

身口意之叁,有有表、无表二种。又云有表色、无表色。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非由前世之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曰非死,是為非命之,故名非也。是亦為前世恶之故,因而转此恶则可得普通之定命。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曰:「今我以一切如来威神力故,悉令一切眾生转非命,使增...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以上顺现等之叁加不定受之一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叁。 又黑白等之四:一黑黑,恶而感苦果者。因果皆為墨秽,故谓為黑黑。二白白,善而感乐果者。因果皆為净白,故名為白白。叁黑白,善恶交参者。四不黑不白,离黑白之相者,即无漏也。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犹如绳,缚眾生之身而繫於叁界之牢狱,故曰繫。起信论曰:「凡夫繫苦。」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

十种有依行轮

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也,轮者摧破之义,眾生依此行,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故曰轮。一具足净信、二具足惭愧、叁安住律仪、四安住慈心、五安住悲心、六安住喜心、七安住捨心、八具正归依、九具足精进、十常乐寂静。见地藏十轮经六。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