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hāgata,又作怛闥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经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ucika,又作卢至佛,楼由佛,卢遮佛。贤劫千佛中最后之佛也。译曰爱乐佛,或啼哭佛。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卢至佛旧言楼至佛,此云可爱乐,最后佛也。」慧琳音义十一曰:「楼由亦名楼至,皆梵语讹也。」同十八曰:「卢至古云楼至,唐云爱乐。即此贤劫中第一千佛,劫末后成佛,即今...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為颇梨珠。」同叁十五曰:「如菩萨先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中略)龙...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中道之宗旨也。法相宗立叁时教,以第叁时教,為自家之非有非空之中道教。即法相宗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中宗五分,盛行於四主。」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10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沙弥有通力,能入於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即入其中,从澡瓶中还来出,而语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弥入澡瓶中復还来出。王即语沙弥言:我当现向人说,不復得隐。是以诸经皆云:沙弥虽...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叁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麤色而谓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法数》 / 429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叁十叁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於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於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条。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又作勃沙,富沙,逋沙,补沙。华严经昇须弥顶品曰:「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中略)提沙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Tiṣya),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為名。(中略)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四教仪集解中曰:「底沙弗沙,梵音不同...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人间之中阴,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為一期而生於本生处。若於七日之终,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日,至第二七日之终而生於本生处。如此七日為一期,最长者至第七期,第七期之终,必生於一处矣。因之此七七日间称曰中阴,在此时為追荐之法事,是曰中阴法事。略称曰中阴。於生缘未...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见[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一句者,谓经中所说普眼法门一句功德,不可思议也。经云: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是也。(普眼者,眼外无法,名为普眼。)
《三藏法数》 / 96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我国习俗,於昏晚埋钱壙中為死者之用,谓之昏寓钱。日本效之谓之六道钱,然非佛经之说也。事物纪原九曰:「汉葬者有昏寓钱,谓昏晚埋钱于壙中,為死者之用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為诸佛侍卫,故谓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叁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二卷,姚秦竺佛念译。佛入中阴放大光明,集一切中阴之眾生,说大乘之法,其中,初品佛与弥勒菩萨论中阴之法。 又(仪式)读诵於中阴间之诸经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僧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