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条搜索结果

二果二义

二果,即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而有二义焉。 一、一往天上,谓第二果人,犹有欲界下叁品惑,共润一往来身。若于人中得第二果,则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证第叁果,是名一往天上。 二、一往人间,谓第一果人,若在天中得第二果,则一往人间,一来天上,便证第叁果,是名一往人间...

《三藏法数》 / 119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标帜

(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於有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道六道

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為六道。智度论叁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於佛经迴文说五。若说六者,於佛经迴文说六。又摩訶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眾生,观诸义意,应有...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轮叁昧

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叁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 一、地轮叁昧,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

《三藏法数》 / 56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世界二义

一、世迁流义,世迁流者,谓过去现在未来叁世迁流也。只如昨日是过去,今日是现在,明日是未来,如此迁移流动,无有间歇也。 二、界方位义,界方位者,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有定位,不相混乱也。

《三藏法数》 / 9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部部主 五部法王

诸部要目以大日如来等五佛為部主,秘藏记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名之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為部主(主有二义,一因主之义,二如执权,有管领之义,如诸部要目,则据初义,如安然则据后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见

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劫簸

又作劫波,劫跛Kal a,译曰分别时节。长时。见[劫]条。 又妄执之义。大日经疏二曰:「梵云劫跛有二义:一者时分,二者妄执。」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叶莲华观

於吾人之肉团心(心臟)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於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莲华叁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阿迦色

一义,有形之物质。一义,无形之空界。俱舍论界品曰:「阿伽谓积集色,极能為碍,故名阿伽。有说,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伽色。伽,此云碍。阿有二义,或言无,或云极。犹含两释,故立本名也。」俱舍宝疏一下曰:「阿伽是极碍也,又阿伽為无...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象驾

以譬佛教之东渐。谓象驮经而来也。华严玄谈曰:「鷲巖西峙,象驾东驱。」演义钞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后句即化法东被,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轮对位

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 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

《三藏法数》 / 783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阿赖耶识之别名。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叁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叁末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為心。」唯识论叁,述记叁末,了义灯...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金刚顶

金刚界诸经诸会之通名。金刚界之法,有十万偈十八会,总名金刚顶。金刚有坚固利用二义,以喻实相不思议之理体坚固常住,如来之智用锐利,摧破惑障,顶者最上尊胜之义,此法於诸大乘中最胜无上,犹如人身之顶也。金刚顶经慈觉疏一曰:「言金刚顶者,是十八会都名也。」又曰:「言金...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辟支佛乘

叁乘中之中乘也。谓开辟支佛觉悟之因行。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眾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最初之发心,必依佛与[声闻乘]同,求自然慧乐独善寂者,示独觉之义,深知诸法因缘者,示缘觉之义,辟...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光明

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叁曰:「光明亦二义:一是照闇义,二是现法义。」往生论註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徧依圆叁性

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极略色

法处摄色五种之一。分析物质而至於细微者。即极微也。小乘有部宗立之為实物,摄於眼识所缘之色处,然大乘唯识宗以之為假想上之分析,入之於意识所缘之法处中。义林章五末曰:「极略色,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眾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二者小义,析诸根境...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法四依

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於实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於法,则亦捨而不可依,况餘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叁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為了...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总别二义安心

谓通佛教全体之安心与特异之安心也。如净土宗以厌欣心,菩提心為总。至诚心,深心,迴向发愿心為别。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处加持

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大日叁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寿也。大日弥陀一佛义可思之,弥陀能成无量寿,大日所成无量寿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究竟位

大乘五位之一。以佛果為究竟至极之位,故谓之究竟位。唯识论九曰:「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述记十末曰:「言究竟者,略有二义:一简前四位名究竟,二简二乘名究竟。二乘虽得菩提涅槃,非究竟义,非高胜故。」叁藏法数二十一曰:「究竟位,谓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随缘真如

如法相叁论於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為体,万物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為实大乘,於真如立二相,一為不变真如。二為随缘真如。...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和会

调和经论之略义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言和会者,此有二义:一、如冰水者,凝释虽异,湿性是一。是故和会冰水二法,相异体同。二、如水火者。彼此虽别,於一尘中有水有火,湿不碍煗,煗不碍湿。是故和会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两部

又曰两界。谓密教二大法门,金刚界胎藏界之两道也。日本东密次第為金胎,日本台密次第為胎金。其故以台密分事密理密之二者,其理密之边谓与[法华]同意之理密,而次第為胎金。东密不分事理二密,且贬法华於第九住心,故準於因果之胜劣,而次第為金胎。盖以胎藏界為因门,金刚界為果...

《佛学大辞典》 / 944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义

一、了义,诸大乘经中,明了说究竟真实之理者。如烦恼即菩提,悉有佛性是也。二、不了义,诸经中隐蔽实义而為方便之说者,如為我空记法有為遣法有说皆空是也。见圆觉经略疏。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鉢罗婆陀。(中略)或翻為聚,故法华...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生百劫

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叁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註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叁生修缘觉资...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金刚二义

探玄记叁曰:「金刚亦二义:一是坚义,二利义。」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眾生本性

眾生本性,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其随缘故為眾生。眾生之本体即法身,故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眾生。五教章中曰:「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眾生。」指事记曰:「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过於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实相為物二身

曇鸞所立。一实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号也。往生论註下曰:「云何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為物身。」六要钞叁本曰:「此有二义:一义云:实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物...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法身流转

真如為法身之体,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依随缘之义者,击於染净之缘,而变生十界之依正,其所变之十界,即不变之真如,即法身也。谓之為法身流转五道。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曰眾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妙法莲华

法华经中所说之法也。光宅谓妙法者,一乘之因一乘之果也,前十四品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為一乘之果。一乘之因果,对於叁乘之麤法而谓為妙法。莲华者譬也,莲华必华实同时而存,以表一乘之因果為同时也。天台谓妙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九界之十如為权。佛界之十如為实。此权实...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业相

起信论所说叁细相之一。依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作者。相当於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起信论曰:「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為业。」同义记中末曰:「业有二义:一动作义,二為因义。」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向内等

对於向外等而言。等字有二义,言眼等而於外等取耳鼻舌身,谓之向外等,言眼耳鼻舌身等,向内而示等类,他无所取,谓之向内等。又曰等内,等外。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存略

存者存置之义,略為存置也。略有二义:一全略而不说,一略说义。行事钞上一曰:「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且引数条,餘便存略。」此第一义。往生要集上本曰:「若存略者,如马鸣菩萨赖吒和罗伎声唱云。」此第二义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法性随缘

又云真如随缘。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法性之体随染缘,而生流转之因果,随净缘而起还灭之因果,是曰法性随缘。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乐说

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语称物情,名為乐说。」是就闻者之情解乐字。闻者乐听其说也。法华嘉祥疏二曰:「言乐说者,凡有二义:一者菩萨自得胜法,乐為物说,如父母得於胜事,乐欲与子。二者知眾生欲乐而為说法。」是第一义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乐字。第二义就闻者之意乐解之。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部主

小乘之二十部各谓其开祖為部主。 又真言胎藏界之叁部各立部主,金刚界之五部各有部主,部主有二义:一者国主之义,一者执权之义也。秘密瑜伽学习上曰:「部主者此有二说:一如国主,大疏义是。一如执权,是管领义,以名主也。诸部要目义是。」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契范

经典之异名。佛之经典,契理契机,為转迷开悟之法则轨范,故云契范。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八宗纲要上曰:「阿难尊者,持契范而利群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撰号

撰述论释疏记人之名号也。凡於题号下,置撰号,有自署与他置之制,其意不出二义:一為别於他之撰述,一為使因人而重法。自署之撰号,依第一义。他置者,二义共有之。往生论註上曰:「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