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条搜索结果

五百人授记

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门

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雁為五百罗汉

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於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闍世王,雁王為佛,一雁為阿难,五百雁為五百罗汉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獼猴

五百獼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参照[獼猴]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一百〇四、恶生王得五百钵缘

昔恶生王,住郁禅延城。时守门者,晨朝开门,门外忽然有五百乘车,各载宝钵,盛满金粟,皆有印封题言:“此钵与恶生王。”时守门者,告白王言:“外有宝钵,题钵言与王,不审今者,为当取不?”王自思惟:“此宝忽至,或是不祥,我若取者,将不为我家国灾害?”作是念已,即往诣尊者迦栴...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09字 / 1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五百生野狐

误一转语而堕於五百生野狐身。见[百丈]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佛在波罗捺国為四眾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於罗,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见贤愚经十叁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长寿天

天人之长寿者。色界第四禪无想天之寿命,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之最长寿也。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為八万劫,是叁界之最长寿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大乘九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故云九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俱舍宗

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駄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毘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中萨婆多之宗义确立。此论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於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於...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杂出而為五百。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密栗底尼迦耶

Sammitiya-nikāya,小乘十八中正量之梵名。寄归传一曰:「阿离野叁蜜栗底尼迦耶,唐云圣正量。」阿离野Ārya者圣,叁密栗底是正量,尼迦耶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百由旬

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眾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眾疲倦而还,遂方便於叁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為止息。叁百由旬者為超叁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叁界果报处為叁百。」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729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说五百幼童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俱。尔时,五百幼童行步游戏,同心等意,相结为伴,日日共行,一体无异,一日不见,犹如百日,甚相敬重。彼时一日俱行游戏,近于江水,兴沙塔庙,各自说言:“吾塔甚好,卿效吾作。”其五百童虽有善心,宿命福薄。时于...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91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百比丘因缘品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险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险难,于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汝诸比丘!是舍利弗,非但今日将五百删阇耶弟子波离婆阇迦,堕大邪见旷...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44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伽耶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伽耶迦叶簸,罗汉名。伽耶,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伽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伽耶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梦争衣

讫栗枳王十梦之第九。俱舍光记九曰:「王梦见有广坚衣。有十八人,各执少分,四面争挽。衣不破者,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脱。」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争衣则衣终不破,斫金则金体无殊。」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优楼频螺迦叶

Uruvilvā-kāśya 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毘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叁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叁人,居长者也...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教主

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小乘九

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及九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故云九。法华经云:我此九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也。(无方广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百

五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為五百之罗汉。见[雁]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七宝狱

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於西方极乐之边地懈慢界者,五百岁间,不见叁宝,不能得法乐,故譬之繫於七宝所成之牢狱也。无量寿经下曰:「譬如转轮圣王别有七宝宫室,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繒繙。若有诸王子,得罪於王,輒内彼宫中,繫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褥华香妓乐如转轮...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伐里沙

Varṣa,数论外道主之名。译曰雨。唯识述记一本曰:「十八主者名伐里沙,此翻為雨。雨时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党名雨眾外道。」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富楼那

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一盖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五百盖者表五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五阴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大眾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是為小乘二十之根本二。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更出异,本末合有五。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上座

小乘十八之一。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一上座,二大眾。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9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法,舍利弗因说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叁觉法、四灭法、五退法、六增法、七难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证法也。此之十法,於第一法说十法,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法。出长阿含经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十八

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之大仙眾,二十八者,一方有四,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四维各有一,通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六方则二十四。四维各一,合為二十八。」参...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经入中国

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