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 条搜索结果

叁因叁果

一、异熟因异熟果,异世成熟,名为异熟。谓今世所作善恶之因,即感未来世善恶之果,是名异熟因异熟果。 二、福因福果,谓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即感现在及未来世所作种种事业皆得在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叁、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叁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

《三藏法数》 / 139字 / 1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叁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叁曼多,没駄喃,鍐览唅欠。」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下品悉地,罗波左那。中品悉地,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鍐览唅欠。」顶尊胜果叁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鍐览唅欠,毘卢遮...

学大辞典》 / 162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昔如来于耆阇崛山中,与大罗汉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演说大乘真经,名无量义。是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慧光现瑞洞烛幽显,普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人天得未曾有,咸皆欢喜赞叹,以为是经乃诸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名,所以拔滞溺之沈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弘...

《妙法莲华经》 / 592字 / 1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756字 / 1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动如来

东方閦如来也。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叁昧。」略出经曰:「由结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学大辞典》 / 92字 / 1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天鼓雷音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学大辞典》 / 433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动

东方世尊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国。」维摩经见品曰:「有国名妙喜,号无动。」

学大辞典》 / 46字 / 1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法

法即轨则之义。谓诸菩萨,莫不轨则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觉。故经云:惟以一法而得出离,成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梵语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三藏法数》 / 79字 / 1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妙色身如来

施饿鬼之法,称东方之為妙色身如来。秘藏记本曰:「施饿鬼义,妙色身如来东方。」

学大辞典》 / 41字 / 1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十一、为熊所啮喻

昔有父子与伴共行,其子入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困急出林还至伴边。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耽𣯶来毁害我。”父执弓箭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发深长,便欲射之。傍人语言:“何故射之?此人无害,当治有过。”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49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1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十句观音经

太平广记,宋太原王玄謨爽迈不群,北征失津,军法当死。梦人谓之曰:汝诵观世音千徧,可得免祸。謨曰:命悬旦夕,千徧何日可得。授云:观世音,南无。与有因,与有缘。法僧缘(僧误作相),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不离心之念字误...

学大辞典》 / 158字 / 1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城

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於险道中,过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御敌,称之為城。」

学大辞典》 / 53字 / 1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八、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着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着妇面上,既不相着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88字 / 1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尊形

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剑轮印(印铃也,是此尊之叁昧耶形)及萨埵羯磨。五眼布忿怒,叁首马王髻。」秘藏记末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性轮即牙菩萨,是寂静身。」补陀落海会轨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性轮...

学大辞典》 / 178字 / 1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性相学

性者诸法之体,相為其相貌义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相,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相学。一名法相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為论。」婆沙论一曰:「阿毘达磨性相所显。」

学大辞典》 / 95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难

一、值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见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不出现于彼,皆不见;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而况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鞞跋致

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萨,退失所修之行也。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毘跋致。」

学大辞典》 / 59字 / 1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儒童菩萨

释尊往昔為菩萨供养燃灯时之名也。见[然灯]条。 又谓孔子也。海录碎事十叁上引清净法行经云:「遣叁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净光菩萨彼称顏回,摩訶迦叶彼称老子。」按,清净行法经,大藏经不载。盖偽经也。竹窗二笔曰:相传孔子号儒童菩萨,童者纯一无偽之称也。...

学大辞典》 / 179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种阇黎

梵语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阇黎也。 一、出家阇黎,出家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阇黎,受戒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

《三藏法数》 / 318字 / 1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利,复能利他。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丙丁童子

司灯火之童子也。碧巖第七则评唱曰:「如则监院在法眼会中未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耶?某甲於青林处有个入头。法眼云:汝试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法眼云:好语,恐儞错会,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

学大辞典》 / 236字 / 1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天真

法身佛之异名。谓眾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独朗者。证道歌曰:「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性天真佛。」宗镜录十六曰:「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同叁十一曰:「寒山诗云:寒山居一窟,窟中无一物。净洁空堂堂,皎皎明如日。糲食资微躯,布裘遮幻质。...

学大辞典》 / 126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诸天

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六即

六即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寒地狱

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叁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 a 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叁者逼於寒而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鉢罗Ut ala,此云青莲华,严...

学大辞典》 / 393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