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4 条搜索结果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悉怛多般怛罗

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丸香

和种种之香以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沈香,熏陆,龙脑香,荳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為末,半為丸。丸以苏蜜和之者。」是也。為修护摩特烧而供养者。或谓表示总集烦恼。或為表示以智火烧尽烦恼云。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圣观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善法堂

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叁世觉母

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毘卢舍那之大智,為叁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叁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叁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光明真言

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随愿往生经

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别名普广菩萨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之第十一卷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因陀罗网

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阿弥陀根本印

二手交叉作拳,竪二中指以头相拄作莲华之形。见无量寿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不空成就如来

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為叁昧耶形,以字為种子,密号為不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缘起偈

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文也(但偈中说叁諦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為苦灭之二諦)。约於其中苦諦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於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意经

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佛说意经》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切义成

又谓之一切义成就。悉达太子之译名。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刺他悉达,唐言一切义成,旧言悉达,讹也。」是世尊之幼名。华严经十二曰:「如来於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释迦牟尼。」金刚顶经说此菩萨五相成佛之相。见[释迦]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七星如意轮观音

如意轮观音為本尊,七星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叁十叁天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叁十叁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叁十叁天也。佛地经论五曰:「叁十叁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叁十叁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遍

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徧,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一徧。」 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徧。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一卷,唐大兴善寺阿闍梨述。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悉地

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於世出世之法,叁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為成就其妙果,使叁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切流摄守因经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多陀阿伽度

Tathāgata,又作怛闥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四弘誓愿

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諦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諦而度无边眾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諦,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叁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内四供养

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叁道真言

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叁业之真言也。吽[口蓝][口路],身道真言。訶囉鹤,语道真言。[口蓝][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叁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叁真言,若着莎訶字亦尔,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着方便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啼哭佛

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七慢

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二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五色云

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