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条搜索结果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是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因果,无有惭愧,业报,见现及未来世,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戒

杀生。二偷盗。邪淫。四妄语。五饮酒。是为五戒。净度经云。持定者天令五神护之。五戒定者二十五神营救门户令恶□。

《法门名义集》 / 53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无尽戒

杀生。二偷盗。邪淫。四妄语。五沽酒。六说出家在家菩萨过失。七为贪利自赞毁他。八故悭。九故嗔。十故谤宝藏。从今身至佛身得犯。若有犯失。四十二贤圣法此是菩萨戒。

《法门名义集》 / 79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中道

又曰:八正观、八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者:灭,常,异,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心。佛庆住大乘。归宗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忘。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退心。正观两融心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聚净戒

一切恶无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度。是摄众生戒。此聚戒者菩萨道。一杀生。二偷盗。邪淫。四妄语。五绮语。六两舌。七恶口。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仙道王

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顶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未生怨。影胜王以佛之画像赠仙道王,仙道王拜像生心,以国让太子。至王舍城,与影胜王共诣佛所為比丘,得圣道。后顶髻佞臣谗,弒仙道比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死甘露

称真言两部二之灌顶水也。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貽内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死甘露者,口传云:死者字,示两部密言二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沙弥十戒

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杀戒。 二、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当攘窃,是名盗戒。 淫戒,...

《三藏法数》 / 350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实相印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能杂,天魔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乞者人

五分律曰:「佛言过去世恒水边有仙人,住石窟。尔时龙王日由水出,围绕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教弟子乞頷下如意珠,龙去復来。於是世尊引古说之偈言:乞者人爱,数则增怨憎,龙王闻乞事,一去復还。」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立胜处者,以禅天乐多心钝,故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寂静心,解脱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七圣财

见道以后之圣者,分七种。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四十二曰:「云何圣财?谓受正法)、戒(持法律)、闻(能闻正教)、惭(自分有惭)、愧(於人有愧)、捨(捨离一切而无染着)、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眾生护此故,名极贫穷。」涅槃经十七曰:「有七...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七子

父母有七子,於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天,二乘,藏通别教之菩萨也。涅槃经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於诸眾生非平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谓人天二乘乘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音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