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条搜索结果

鹅珠

大庄严经论十一说:「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立於门。时彼珠师,為国王穿摩尼珠。為比丘入捨取食间,鹅鸟来,含其珠,珠师还来不见珠。疑比丘而责之。比丘恐杀鹅取珠,说偈讽之,不听。逐缚比丘,大加棒打,耳眼口鼻尽出血。时彼鹅来食血。珠师瞋,打杀鹅。比丘见而懊恼。说偈...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3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妄尽还源观六门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法数》 / 1077字 / 2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1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1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七种性自性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经云:即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

《三藏法数》 / 437字 / 1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八大明王

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1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灭尽定与无想定四义不同

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证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证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

《三藏法数》 / 402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观身五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种子不净有二:一者内种,谓观此身从昔烦恼业生。二者外种,谓揽父母遗体而成此身。以是观之,此身内外因种实为不净。大智度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白净生,但从秽中出。是也。 二、住处不净,住处不净者,谓观此身十月在于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三藏法数》 / 413字 / 1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756字 / 1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八大童子印言

第一慧光童子。种子為,昧耶形為五股金刚杵,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竪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囉摩帝入嚩囉(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 第二慧喜童子。种子為,形為股鉤,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竪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1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世间

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