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条搜索结果

五根

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正道者,即四念处观也。助道...

《三藏法数》 / 25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期

人之一生也。唯识论五曰:「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四念处叁曰:「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妙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理俱圆。」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种罗汉

就修叁种之四念处,而分叁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共念处,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叁,无疑解脱罗汉,修缘念处而破韦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於一切之外道而无所疑,故曰无疑,罗汉中之最胜也。见四教仪二。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等

四等者,谓诸佛如来名字言语现身说法平等不二,以显佛佛道同也。 一、字等,字即名字也。经云:若字称我为佛,彼字亦称一切诸佛,以我与彼,字无差别,是名字等。(我者,释迦如来自谓也。彼者,指一切诸佛也。谓诸佛皆称理立名,理性平等,故同名佛也。) 二、语等,语即言语...

《三藏法数》 / 78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十七菩提分法

叁十七道品之异名。四念处等叁十七法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类,故谓之菩提分法。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六特胜

特胜於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叁、知息长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阿难四问

佛将入灭,语阿难大众言。我灭度后,汝当精勤教诫我诸眷属,早求出离,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时阿难闻佛语已。悲哽呜咽,举体迷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今日则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问已。佛言,汝致四问,为最后问,大能利益一切世间。汝等...

《三藏法数》 / 54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阿修罗说五念处叁十八品

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於地,又嫉佛之说法,佛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叁十七品,则说叁十八品,常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境

台宗於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為首...

《佛学大辞典》 / 109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智

一、苦法智,苦是欲界生死之苦,法是所证真如之理,智是能证之智。谓观欲界生死之苦,真智发而证真如之理,是名苦法智。 二、苦类智,谓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智明发,是欲界苦法智之流类,是名苦类智。(上二界者,谓色界、无色界也。) 叁、集法智,谓观欲界集...

《三藏法数》 / 49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力

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

《三藏法数》 / 275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心王

心之主作用,对於心所之伴作用,而谓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為心王,餘尊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為心王,餘尊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為心王,餘尊為...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如意足

又名四神足。為叁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禪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念处

旧译曰叁念处,新译曰叁念住。见[叁念住]条。 又叁种四念处之略称。见[四念处观]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堪忍地

菩萨十地中,初地之别名。南本涅槃经十一曰:「得四念处已,则得住堪忍地中。菩萨摩訶萨,住此地已,则能堪忍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热飢渴、蚊虻蚤蝨、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此堪忍地,配於菩萨之十地,诸师各有异见,天台一家以...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念处品第六

佛告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四念处。菩萨摩诃萨观择四念处。顺身观身。顺受观受。顺心观心。顺法观法。何谓为顺身观身。顺受心法观受心法。持世。菩萨摩诃萨顺身观身时如实观身相。所谓是身无常苦如病如疮。苦恼忧衰动坏之相。是身不净可恶恶露。身中种种充满其内。九疮孔中常流...

《持世经》 /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405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1日

七方便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叁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

《三藏法数》 / 516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隔歷

彼此相隔,次第不和会融会也。常对於圆融之文字而言。玄义一下曰:「五阴实法,隔歷是世界。」四念处四曰:「别则隔歷,圆则一念。」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停四念

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叁曰:「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念处

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為毘婆舍那。一身念处,观身為不净也。身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為不净。二受命处,观受為苦也,受為苦乐之感,乐...

《佛学大辞典》 / 367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十法

大品般若说四念处等之叁十七品,次说叁叁昧,四禪,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捨,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之八种法。合為五十。此中四禪四无量心為属於色界之禪定,他皆為属於无色界之禪定。智度论二十一云:问曰:何以故次叁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叁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通

通教之通有叁种之别:一因果俱通,叁乘同依於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叁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叁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於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叁乘皆断证,...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部般若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种四念处

见[四念处]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护译。大日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性中,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诸法句。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别向圆修

依天台四教之判,别教菩萨,至十回向之位,则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渐称於圆教之性德,是曰别向圆修,亦曰十向圆修。四念处叁曰:「别向圆修。」杂编五曰:「十向圆修。」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八十一科

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念处

见四字部本条。(CBETA註:疑為见[四念处观]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