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条搜索结果

俱舍四善根

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有下中上叁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於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见惑品数

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於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為本惑,餘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於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諦理而差别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

《佛学大辞典》 / 99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諦

五种之諦。谓因果等五种之理,真实不虚也。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所谓「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叁智諦,四境諦,五胜諦。」显扬圣教论第八所谓「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叁能知諦,四所知諦,五至諦。」是也。其中前四者為安立,后一者為非安立諦。依慈恩之说,安立中,因諦即...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轮教

真諦叁藏依金光明经而立叁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於七年中转小乘四諦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叁、持法轮。叁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 又叁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叁...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涅槃宗五时教

叁论玄义曰:「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场等沙门慧观,仍製经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始从鹿苑,终竟鵠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於渐教内开為五时:一、叁乘别教,於阿含经等,别说四諦、十二因缘、六度,投声闻缘觉菩萨之叁机者。二...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智

证欲界四諦之智,谓之四法智,证上二界四諦之智,谓之四类智,四法四类,合為八智。即观八諦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谓之忍,既断烦恼之解脱道位谓之智。总有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见[见道]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部合断

五部者,迷於四諦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於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叁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於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见[六行观]条),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明六通

叁明与六通。阿罗汉所具之德也。观无量寿经曰:「闻眾音声讚嘆四諦,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叁明六通具八解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量四諦

四种四諦之一。见[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九遍知

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因缘与四諦

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為苦集之二諦,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為苦集之二諦,灭逆二观為道灭之二諦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苦圣諦

四圣諦之一。常略云苦諦。此苦集灭道四諦之理,唯為圣智所知,非凡夫所知,故云圣諦。大乘义章叁曰:「涅槃云圣者,所谓诸佛菩萨一切圣人,就圣辨諦,故云圣諦。何故就圣辨諦乎?良以諦实唯圣所知,非凡能觉。圣所知者,方名諦故,就圣辨之。」梵Duḥkha-āryāṇisatyāṇi。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諦十六行相

四諦一諦各有四种之行相,合為十六行相。见[十六行相]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声闻

梵语,舍罗婆迦Śrāvaka,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諦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於涅槃者也。是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转法轮

佛於鹿野苑对声闻乘人说苦集灭道之四諦有示劝证之叁转: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諦之四相。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劝諦之修行。叁、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為证也。於此叁转,...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作四諦

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諦之一。天台以配圆教之法门。四諦者,迷悟之因果也。圆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来十界诸法,则迷悟缘生之事相,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别无造作,事相之当体,即為中道实相,故谓之无作四諦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取

一欲取,於色声香味等五尘之境,贪欲取着也。二见取,於五蕴之法妄计取着我见边见等也。叁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着修行非理之戒禁也。四我语取,我语者发自我见我慢等我见之所说法,取着於此我见我慢谓之我语取。见佛性论。俱舍论摄百八之烦恼為四取:一欲取,欲界之钝使也,...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尼弥留陀

Vinirudha,译曰灭。四諦中之灭諦是也。大乘义章一曰:「言毘尼者,是外国语,此翻為灭。外国说灭凡有叁种:一者涅槃;二尼弥留陀,谓四諦中灭諦名也;叁曰毗尼。」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煗法

对於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諦十六行相之位也。此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煗相也。俱舍颂疏二十叁曰:「此法如煗,立煗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為煗。」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六行

四諦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諦观。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观法也,见[见道]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灭諦四相

四諦各有四相。灭諦之四相,為灭静妙离之四。旧译曰尽止妙出。俱舍论二十六曰:「诸蕴尽故灭,叁火息故静,无眾患故妙,脱眾灾故离。」大乘义章叁本曰:「灭中四者,谓尽止妙出,亦名灭止离尽。灭有过,故云尽灭。寂止恼患,故云止。捨远麤碍,称之為妙。出离缠缚名出。」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九徧知

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百八结业

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叁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利使

十使中之前五者,身见等之五见也。此五见由迷於四諦之理性而起。為惑性之锐者,故名利使。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於见道一时断之者。见[五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知苦断集

苦者苦諦,生死之果报也,集者集諦,烦恼恶业也。為四諦中之二諦。知生死果报之苦而断招此苦果之烦恼恶业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转法轮十二行

此有二种:一為教之十二,四諦一一有示劝证之叁转而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叁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諦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為眼,四法智為智,四类智忍為明,四类智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空观门

叁解脱门之异名。旧译仁王经上曰:「叁空观门,四諦十二因缘。」见[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无知

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為体,无明执着於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諦之真理,故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餘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也。二、不染污无知,以劣慧為体,劣慧為无始以来怠於学问研究之结...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集諦

四諦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转法轮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鹿野园树下,手抚飞轮,叁说四諦之所法。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 《佛说三转法轮经》

论议经

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為论议经。智度论叁十叁曰:「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復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諦。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諦。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諦。是為论议。」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諦

法相宗於世俗諦开四重,於胜义諦立四重,世俗胜义,合為八諦。瑜伽论六十四明两种之四諦,唯识论九说胜义之四諦。世俗之四諦者,一世间世俗諦又名有名无实諦。瓶衣军林等之假法也。是為隐覆真理世谷之法,故曰世间。為凡法之认為实有者,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諦,又名随事差别諦,...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位叁昧

又曰五种叁昧:一、世间叁昧,有漏之四禪八定也。二、声闻叁昧,四諦之法也。叁、缘觉叁昧,十二因缘之法也。四、菩萨叁味,六度万行之法也。五、佛叁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种叁昧即為五乘,是胎藏界叁重曼荼罗之总体,如来秘密加持之法门也。故各修其法而与理相应,则皆得到於佛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我愚

妄执有我体之愚惑情。不达无我之真理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諦,虽断我愚,而於诸法,迷执实有。」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苦諦

四諦之一。叁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諦。见[苦圣諦]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十一科

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十一法

大般若经所说之法门,有八十一科,一為色,二為心,叁為五阴,四為十二入,五為十八界,六為四諦,七為十二因缘,八為十八空,九為六度,十為四智,总為八十一法。见教乘法数十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化相叁宝

谓小乘之叁宝也。如佛為丈六之化身,法為四諦十二因缘,僧為罗汉及缘觉。先以此叁宝教化眾生,故谓之化相叁宝。见[叁宝]条。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十八智

约十二缘起於四諦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灭即灭諦,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諦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曇鸞

续高僧传六曰:「曇鸞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諦之佛性,註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叁藏菩提留支,问曰:佛经中长生不死法有胜此仙经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煖法

对於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諦十六行相之位也。此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煗相也。俱舍颂疏二十叁曰:「此法如煗,立煗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為煗。」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曇摩

新曰达磨。译為法。 又(人名)比丘名。译曰法。歷代叁宝记七曰:「曇摩此云法。」 又(佛名)法苑珠林曰:昔舍卫国中有二鸚鵡,解人言语。时阿难见鸟聪黠為说四諦,苦寂灭道。二鸟闻法,飞向树上,欢喜诵持。夜宿為野狸所食,缘此善根,来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一名曇摩...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有為无漏

又作无漏有為。有為而通於无漏之法。即胜义对法,四諦中之道諦也。有二十九法。第六识心王,道共戒之无表,大善地法之十法,大地法之十法,寻,伺,得及四相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生四諦

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諦之一。天台以配於通教之法门。说迷悟之因果,悉為幻化之法,而非实生实灭,生灭即无生灭,故云无生四諦,以简异於藏教生灭之四諦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迷悟因果

迷与悟之因果也。就四諦之法而言,迷妄之因為集諦,其果则苦諦也。证悟之因為道諦,其果则灭諦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附法观

叁种观法之一。附託四諦等法相於我心向之观念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种四諦

四諦之法,虽為初对小乘浅近之机之法门,然其理则通於大小一切佛法,故天台从涅槃经圣行品所说,而安立四种之四諦。以配藏通别圆之四教:一生灭四諦,苦集道之叁諦,依因缘而有实之生灭,灭諦者可视為实之灭法,如此立於实生实灭上之四諦,谓之生灭四諦。是小乘教即叁藏教所说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对法

阿毘达磨。译曰对法。梵语Abhidharma,对為对观对向之义,法為四諦涅槃之法。以无漏圣道之智慧,对观四諦之理,对向於涅槃之果,故名对法。盖对法者,智慧之名也。然叁藏中论藏為於诸法之性相,问答决择,而生其无漏智慧之法文,故彼之论藏,亦名对法。俱舍论一曰:「论谓生无漏慧...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波颇蜜多罗叁藏五教

一、四諦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叁、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理惑

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种四諦

见[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流转门

对还灭门之语。无始以来,无明烦恼,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即惑业苦次第缘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流转门。灭道二諦為还灭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已知根

叁无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谓已知了四諦道理之修道位所发之意根,乐根,喜根,捨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九根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愚痴

叁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类智

观欲界四諦之智,名為法智,观上二界四諦之智,名為类智,以是為彼之同类故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六行相

於苦集灭道之四諦各浮四种影像於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生灭四諦

四种四諦之一。见[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跡门十妙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道諦

四諦之一。无漏之叁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諦為因,灭諦為果,灭諦者,涅槃也。是為出世间之因果。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得正观

又云不二正观。叁论家之目。就諦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之理,為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故正观之智,无生灭一异等所得也。叁论玄义曰:「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諦教為宗。大乘正明...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諦

见四字部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諦

又云四圣諦,四真諦。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諦Duḥkha-āryasatya,叁界六趣之苦报也。是為迷之果。二集諦Samudya-āryasatya,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叁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諦。叁灭諦Nirodha-āryas...

《佛学大辞典》 / 849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漏因

以无漏清净之戒定慧证涅槃果,谓之无漏因。四諦中之道諦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九諦

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諦,叁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諦,叁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叁、空諦,诸法之自性空也。四、无我諦,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也。五、有爱諦,由於以后有為常有之爱执(即常见),而有苦果也。六、无有爱諦,由於以后有為断无之爱执(...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缚

於相应所缘二缚之中,更开所缘為四缚,合於相应缚而為五缚。四缚者:一同部同品缚,二同部异品缚,叁异部同品缚,四异部异品缚。部谓四諦修道之五部,品谓贪瞋等之各种。见俱舍光记一。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苦集

四諦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大

有叁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徧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灭諦

Nirodha-āryasatya,四諦之一。梵曰尼楼陀,译曰灭。灭為灭无之义。以择灭无為(即涅槃)為体。涅槃者,生死因果灭无,故曰灭。此理真实,故曰諦。法界次第中之上曰:「灭以灭无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累,故名為灭。」法华玄义二曰:「二十五有子果缚断是灭諦。」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通前藏教

谓通教共通於前之藏教也。即於此教钝根之菩萨,虽观无生四諦而但证偏空之理故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空教

法相宗立叁时教,以一切之小乘教為世尊初时之说法有教,诸部之般若经為第二时之说法空教,华严法华等之诸经為第叁时之说法中道教。空教谓明诸法皆空之理之教法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諦,虽断我愚,而於诸法,迷执实有。世尊為除彼法有执,次於鷲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訶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证法

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四諦十二因缘六度声闻缘觉佛种种差别之道法也。俱舍光记二十九曰:「证法者,谓声闻缘觉如来叁乘菩提分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法数

法门之数也。谓叁界,五蕴,五位,七十五法,四諦,六度,十二因缘等。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波罗蜜

Pāramitā,又作波罗蜜多,播囉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

《佛学大辞典》 / 515字 / 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教理

法之道理也。於世尊之说法与实行之训诫,同时有四諦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组织之教,是属於教理者也。后於论藏之形式,尤明白作製教理之面目。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脱珍着弊

以譬释迦如来潜报身之体而垂丈六之应身,说小乘四諦之教者。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瓔珞细软严饰之具,更着麤弊垢腻之衣。」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