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徧,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一徧。」 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徧。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证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缘。一切如来出现于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经云:如来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三藏法数》 / 127字 / 1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叁业之真言也。吽[口蓝][口路],身道真言。訶囉鹤,语道真言。[口蓝][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叁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叁真言,若着莎訶字亦尔,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着方便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9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為佛塔也。」寄归传叁曰:「制底是积聚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海印是喻。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叁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叁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叁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须弥山一四天下。下阿鼻地狱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此为一段。叁界众生如是次第有千须弥山四天下。乃至千非想非非想天。有一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小千世界。即以小千铁围为数至千。复有大铁围绕之。名为中千世界。亦名二千世界。即以中千名数数之至千。复有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叁千大千...
《法门名义集》 / 287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叁、不淫戒,...
《三藏法数》 / 350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167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徧,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一徧。」 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徧。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无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究尽明了。经云:法惟一字,所谓无字。是也。
《三藏法数》 / 69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为除断。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42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是四种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 云何名为具...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525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Yakṣ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噉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叁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噉鬼,谓食噉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剎也。罗剎,云暴恶,亦云可畏。...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出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有父母。众生皆谓如来生于阎浮提内。或阎浮提示现涅槃。而如...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48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槃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无生,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槃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法数》 / 113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