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条搜索结果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

《三藏法数》 / 338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涅槃

对於生死之河而譬涅槃於。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故譬涅槃於。涅槃经十四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大日经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迹极通本,眾生有缘薪尽,即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既隐於涅槃,故黑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质直

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諂曲也。佛道在悟达眾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质直是净土。法华经寿量品曰:「眾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眾僧,俱出灵鷲。」又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维摩经佛道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灵岳

灵鷲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赵州勘婆

「五臺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臺路向甚麼处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叁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麼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眾云:臺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叁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北臺

五臺在北地。故云北臺。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铁围

围绕一世界之铁云铁围,有大小之分。围绕大千世界者,云大铁围。法华经曰:「铁围大铁围。」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高王观世音经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谓之观世音救生经,又云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谓之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谓之救苦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曰:「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為劫贼所引,禁...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金

七金者,谓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环绕须弥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止高四万二千由旬之类是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叁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一、双持,双持者,谓二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高...

《三藏法数》 / 35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万福寺

在福州福清县黄檗。黄檗宗之本也。参照[黄檗]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前正觉

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天梯

天台之异名。辅行一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高可登而昇天,后人讹传,故云天台。」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持边

七金之外边,围绕护持其餘之六金者。梵名尼民陀罗。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比丘虚受信施则死后為大肉以偿其债。辅行一曰:「虚受信施后為肉。」楞严经八曰:「誑妄说法,虚食信施,(中略)為大肉,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僧护经曰:「佛告僧护,汝见肉者,是地狱人也。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眾僧物,断僧衣裳,故入地狱作...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合来无逃避处。」 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能坏一切壮年之...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法之高,譬如也。涅槃经十九曰:「法欲颓,法船欲沈。」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欲崩颓。」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须菩提

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鐘

禪剎之鐘有叁:如大鐘、殿鐘、堂鐘是也。大鐘号令闔之诸堂,即悬於鐘楼者,每日昏晓及法会之节打之。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黄檗宗

宗名取於福清之黄檗。唐贞元五年,正干禪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断际禪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寂后,临济义玄之门裔,大為繁兴,尔后黄檗之道场,与临济之宗风,一其盛衰,隆於宋,废於元,至明代復兴。崇禎九年,隐元住此,尤能中兴黄檗之古道,清顺治十一年,应日...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延命地藏

对於延命普贤而说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经谓:「时佛住佉罗陀,告帝释曰:有一菩萨名延命地藏,见此菩萨体,闻此菩萨名,眾病悉除,寿命长远,尔时帝释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释,心无生灭,故名延命。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杀鬼

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毘富罗

Vi ula,又作尾布罗。译曰广大。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毘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毘富罗法界。」 又(地名)Vi ula,又作毘布罗,鞞浮罗,名。译曰广博胁。在摩竭陀国,常人所见,故佛处处引之為喻。瑜伽伦记叁上曰:「广博胁者,旧云毘富...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马头

形似马头,故名。增一阿含经叁十四曰:「去伊沙更有,名马头。」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点石

竺道生在虎丘,对石讲涅槃经,使石点头之故事也。见[道生]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日轮出

七日轮出者,劫末之相也。天地始终谓之一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一切人民,皆作恶业,遂使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宫殿于须弥边,置日道中,遍照世间,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

《三藏法数》 / 552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须弥

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八海与铁围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百丈野狐

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天华梵

四天即四天王,皆帝释之外臣也。又称护世者,以能护持世间故也。(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 一、提头赖吒天王,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东黄金。(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255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灵鷲,观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与一结界咒与一奉请咒。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不自惜身命

為法而捨自己之身命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眾僧,俱出灵鷲。」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权修利菩萨

护伽蓝神之一。右手加额為远望势之像是也。原為大唐阿育王之镇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临东海,渡海者每望祈船中安全,以其手加额者,遥望其船而保护之之意,其证為月江印禪师之育王录曰:「僧问:大权菩萨因甚以手加頞?师云:行船全在枢稍人。」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支硎

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為硎。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东址有观音寺,亦称观音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梵音

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玄门无碍十因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弥楼

名。译曰高,光。或谓与须弥一体。或谓為别体。依法华经则為别也。法华嘉祥疏十一曰:「弥楼此云高,又云光。」慧琳音义十五曰:「弥楼即须弥楼也,皆梵语讹转也,唐云妙高,或云妙光。」大部补註十曰:「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即七金也,金色光明故...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鸡足

梵Kukkuṭa 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在摩揭陀国。又曰狼迹。西域记九曰:「莫訶河东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陀,(中略)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陀Guru ada,唐言尊足。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杂事四十曰:「旧云鸡足,由尊者在中...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妙乐

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 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註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名曰仙。有梵志在彼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虎丘

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师等,相次入,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又作鱼。地名。魏曹植在此处始製梵唄。因而梵唄谓之渔唄渔梵等。玄赞四曰:「陈思王登渔,闻巖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唄。故今俗中,谓之渔梵。冥会西域叁契七声闻俱胝耳等所作法也。」文句记五中曰:「按梁宣验记云:陈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五奇特梦

世尊往昔因中,在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羯闍尸利沙

Gajaśirṣa,又作揭闍尸利沙。名。译曰象头。旧称伽耶,伽种。有二处:一在灵鷲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处。一在佛成道处附近。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闍尸利沙,此云象头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去鷲峰北可叁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旧云伽耶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烁迦罗

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魏言轮。」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柘迦罗此云轮,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退凡下乘率都婆

在天竺灵鷲之二基石塔也。频毘娑罗王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鷲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广说妙法。频毘娑罗王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法性

法性不变不动,故譬之以。止观一曰:「动法性,入生死海。」同辅行曰:「法性不动如,眾生恶深如海。非大誓愿,无谋善权,安能动难动,入难入海。」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别译阿含经四曰:「老能坏壮年盛色,病能坏一切强健,死能坏一切寿命,衰耗之能坏一切荣华富贵。」死者,以死之险难譬之於。非言死之為实物也。然自十王经之偽撰出世,乃以為实有之。十王经曰:「阎魔王国境死天南门,亡人重过两茎相逼,破腠割骨折肤漏髓,死天...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玄畅

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铁围结集

弥勒菩萨等率阿难於铁围结集大乘经。见[结集]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鉢罗笈菩提

Prāgbodhi,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唐言前正觉。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虚堂

名智愚,虚堂其号也。就湖州道场运菴巖而契悟,出世於嘉兴府兴圣禪寺,时宋理宗绍定二年也,宝祐六年勅领育王叁年,景定五年有詔使住净慈。衲子云集,堂宇不能容,半居堂外。理宗崩,召师使对灵普说,两宫賚赐优渥,度宗咸淳叁年迁径,六年,寿八十五寂。见会元续略叁上,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圆仁

日本人。曾入唐,礼五臺。逢志远法师,写得台家诸书。又就元政阿闍梨,义真阿闍梨,玄法寺法全阿闍梨等传受两部曼荼罗之大法。又就智者八代高弟醴泉寺宗颖受止观。住长安六年始归国。寿七十一寂。諡曰慈觉。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金刚

又曰金刚围,金刚轮。周绕世界之铁围也。起世经二曰:「诸餘大及须弥王之外,别有一,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同下曰:「金刚围,须...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二种比丘

昔二比丘在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叁藏,行与...

《三藏法数》 / 25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狼跡

鸡足之异名。摩訶迦叶入定之也。摩訶摩耶经下曰:「摩訶迦叶。於狼迹中入灭尽定。」玄应音义八曰:「狼迹,按梵本,言屈屈多播陀,此云鸡足,又云尊足。令迦叶居中者,在菩提树东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崑崙

南海诸国之总称。如今之爪哇及附近诸岛皆是也。寄归传一曰:「唯崑崙捲头体黑。」宋高僧传一曰:「附崑崙船,离南海,至訶陵国界,遇大黑风。此崑崙皆指南海诸国,非崑崙也。参照[崑崙国]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竪石听讲

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竪石為听眾,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密林

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中由犊子部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者,近林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从所居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部。」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清凉

唐代州五臺之别名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有处,名清凉。从昔以来,诸菩萨眾,於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眾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探玄记十五曰:「清凉,即是代州五臺是也。於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逐鹿

虚堂录一曰:「逐鹿者不见,攫金者不见人。」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业识

「溈问仰:忽有人问一切眾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麼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甚麼。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溈云善哉!」见从容录叁十七则。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梅

马祖大寂禪师法副明州大梅之法常,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天台,餘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居。大寂闻师住,乃使一僧来问:和尚见马师得什麼住於此?师云:马师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摩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智慧

智慧之高如也。涅槃经八曰:「如来悉断无量烦恼,住智慧。」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解打鼓

一日,引僧肇宝藏论之语埀示曰:「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是為真过。」僧出问如何是真过:「云解打鼓。」又问如何是真諦。:「解打鼓。」又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解打鼓。」又问向上之人来时如何接。:「解打鼓。」此為禾之四打鼓。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衣蒲童子

宋太尉吕惠卿,游五臺,见一童子。体黑被髮,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於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钵罗笈菩提

Prāgbodhi,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唐言前正觉。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仙避死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后七日,皆当命终。共相议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办,岂不能避此难也。四人虽各往避,死终不免。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梵语梵志,华言净裔。五通者,...

《三藏法数》 / 331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须陀须摩

又作须陀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置於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陀罗

名。陀罗者持之义,以华言翻之,当曰双持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虎丘派

禪宗之一派,以虎丘绍隆為祖,绍隆住虎丘,故有此称。初杨岐下叁世孙有圜悟克勤,门叶颇多,道化布海内。绍隆与宗杲,皆受法於克勤,宗杲之法系,称大慧派,绍隆之法脉,号虎丘派。绍隆门风孤峻,得法者仅有应庵曇华一人。法孙有密庵,咸杰,禾,心鉴等八人。密庵下破庵祖先,...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