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条搜索结果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叁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因叁果

一、异熟异熟果,异世成熟,名为异熟。谓今世所作善恶之因,即感未来世善恶之果,是名异熟异熟果。 二、福因福果,谓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即感现在及未来世所作种种事业皆得自在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叁、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叁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

《三藏法数》 / 139字 / 2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因叁果

叁种之因与叁种之果也。一、异熟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於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叁、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证叁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1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果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所依,根即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后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即分别识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

《三藏法数》 / 200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异熟

五果之一。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故名异熟果也。唯识述记二之末曰:「异熟因所招,名异熟果。」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异熟

大乘之义,别异熟异熟生,阿赖耶识為异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為异熟生。以是六识之异熟有由阿赖耶种子(即异熟)所生之义也。唯识论叁曰:「眼等六识业所感者,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小乘总谓异熟因之所生為异熟生,与异熟果同。俱舍论二曰:「异熟因所生,名异熟生。如牛所驾...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因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 又凡有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為生法,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法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 846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叁能变

唯识论对於说万法為识之诸变而称八识為能变。分叁种之次第说之。唯识论一曰:「此能变唯叁,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一,初能变,為八识中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以此為依於善恶业而感无记总报之异熟识故也。七识者,有覆无记而非异熟性,前六识,虽有异熟性然是从第九识起者,...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无记

就无覆无记之一而更分别為四种:一异熟无记,依一切前世业因而感之身心果报也,异熟為果报之异名。二威仪无记,起行住坐卧取捨屈伸等威仪时之心无记者。叁工巧无记,作图画彫刻等种种工巧时之心无记者。四变化无记,以通力作种种变化时之心无记者。其中威仪工巧之二者,虽亦通於善...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异熟等五果

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异熟果,以恶业招来世叁恶之苦果,以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苦乐之果性,皆為无记,与业因之善与恶之性异,故曰异熟果。自六因中之异熟因而来。二、等流果,依前之善心而转生后之善心,依前之恶心而益生后之恶业,依前之无记而生后之...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因

一、相应因,应,当也。谓心王与心所共相应,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故名相应因。(心王,即第八识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二、俱有因,俱有因,亦名共因,谓心与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故名俱有因。 叁、同类因,同类因,亦名自种因,谓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

《三藏法数》 / 28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果报

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為对於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為应於其业因而报者,故曰报。然则曰果,曰报,其体為一,总括一切眾生自生至死之间,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谓為果报。但分别果报二字,则法华方便品明十如是中,有因缘果报之四,对...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