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条搜索结果

富那奇

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字业

修习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行业。那业六种之一。日本台家六祖智证大师所设。见台宗学则上。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字文殊咒

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那之五字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吠嚧

Vairocana,又作吠路者那。旧作毘卢舍那。法身佛之梵名。大日如来之称。见[大日如来]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毘卢

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毘卢那。但以毘卢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又作卢那。见[卢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檀耳

生於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子,迦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那摩罗

妃名。译曰金鬘,阿育经四曰:「于那翻金,摩罗翻鬘。」于為干之误。梵Kāṁcana-mālā。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Ācala,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见[阿]条。 又菩萨位名。是十住中第八住也。出叁藏记九曰:「阿罗,晋曰八住。(中略)第八住名不动。」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拘崙闍

Kruñca,又作拘嘘安。帝释鹊之一种,又青庄之一种。见大集经叁,梵本阿弥陀经。大威德陀罗尼七作榖禄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攞Acala之略。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金刚般若经开题曰:「不动者,梵阿攞。」秘藏宝钥上曰:「阿一睨业寿之风定,多[(匕/禾)(企-止+米)]叁喝无明之波涸。」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支那

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為秦,支那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摩罗耶

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罗耶国南界,而因国以立山名。其山中多出白檀木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罗耶山,亦云摩罗延。摩罗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山在南天竺境,因国為名。其...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毘舍闍

Piśācā,又作毘舍,辟舍柘,毕舍。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旧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旧经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毘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蜫勒

梵语。译言筐藏。摩訶迦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具名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檀。慧苑音义上曰:「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弹那,或作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字章句陀罗尼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问

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嘆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啟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喜见菩萨

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萨,乐习苦行,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叁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