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佛家传授之衣也。五灯会元,二十五祖曰:「师子尊者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六祖坛经曰:「祖復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為信体,代代相承。」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涅槃经叁曰:「云何於此经,究竟到涅槃,愿佛开微密,广為眾生说。」此四句一偈之首,以有云何二字,谓之云何唄。唄者,梵语唄匿之略,附以音调而讽咏之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故云性海。如来法身之境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觉於迷津。」往生礼讚曰:「性海如来尽是师。」五教章上曰:「性海果分当是不可说义。」五灯会元云:「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特未尝知,祖即為说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叁...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詰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 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叁十叁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為...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於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為座,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此事僧传不载。惟传灯录二十七曰:「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猛之德,据于昆仑之墟。斯龙所居宫馆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命。于时龙王请佛世尊及五百上首弟子,进膳毕讫坐莲华上,追讲本起所造罪福,皆由纤微转受报应,弥劫历纪莫能自济,侥值正觉...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05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他人之宝。以譬於己无益。华严经偈曰:「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止观七曰:「印心作观,非数他宝。」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叁仙之一。叁仙者,释迦佛出世以前,盛行於天竺之叁种外道仙人也。勒沙婆,译曰苦行。即尼犍子外道,又云离繫外道。止观十曰:「勒沙婆,此翻苦行。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同辅行曰:「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时节,以算数為圣法,造经亦有十万偈,名尼犍子。」百论疏上之中曰:...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叁重之誓愿。谓之叁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叁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叁望名闻果。依此叁誓,此偈又名云叁誓...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无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阎魔王之别称。以其公平司罪福之业也。慧琳音义五曰:「梵音爓魔,义翻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演密钞曰:「炎魔王此云平等王。」五会法事讚本曰:「若得念佛深叁昧,不怕叁途平等王。」佛祖统纪叁十叁曰:「华严感应传,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Vairocana,毘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云:檀越踏毘卢顶上行。帝云:寡人不会。国师云: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大慧普说二曰:「高步毘卢顶,不稟释迦文。」普灯录十八曰:「坐断毘卢顶[寧页],须...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眾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為拳,安於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為无点之字,以是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名五法身。戒者防非止恶。定者心住一境。慧者缘中决断。解脱身者。绝缚离羁。解脱知见身。解脱缘中。审之明白。此五分法身。是佛德体故。言为说身。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锡也。其颂文之作者不详。初四句依华严经十四:「手执锡杖,当愿眾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之经文,其他偈句為古德所作。有九节,每一节终,輒振锡,故曰九条锡杖。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復无际,动静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释尊因位时,為金毛坚誓师子,念袈裟之德,故為猎师捨身。此说出报恩经七、贤愚经十叁坚誓师子品。报恩经七曰:「昔有一师子曰坚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游行山泽,见一辟支佛,威仪清净,来亲近,常闻诵经。时有大猎师见师子身毛金色,欲剥其皮奉国王,乃案奇计剃头被袈裟,入山...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谓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众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 二、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三藏法数》 / 92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拈香烧之也,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谓之祝圣拈香。為佛拈者,谓之嗣法拈香。勅修清规开堂祝寿曰:「拈香祝圣,次拈帝师,省院、臺宪、郡县、文武官僚香,侍者逐一度香,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嗣法拈香,住持自以香插於炉,其餘拈香,住持拈香付侍者,侍者以之插入炉中。...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諍闇世间。」 又眾生之心水清,佛应现於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有障碍,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唐福州灵云山志勤禪师,本州长谿人,初在溈山,因见桃花而悟道。有颂云:「叁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溈山览偈,语其所悟,相契符。曰:由缘悟达者,永无退失,善自护持。见五灯会元四灵云章。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叁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於报土而自受法乐者。四他受用身,对於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者。五胜应身,对於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於二乘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大日如来之净土也。密严经及金刚顶一切瑜祇经说之,為金胎两部法身之依处。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谈之极乐世界,皆為此异名。密严者,以叁密庄严之大曼陀罗道场也。不空译之密严经上曰:「今此世界名曰密严,是中菩萨。悉於欲、色、无色、无想、有情之处,以叁摩地力生智...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有二部:一為二卷,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為叁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如来藏,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藏,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藏法数》 / 280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 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二、叁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大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嗔痴行,修习...
《三藏法数》 / 26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吴有异比丘,号為毛僧,日游聚落,饮食无所择。轻薄子多弄之。忽谓人曰:吾将死矣。危坐说偈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死了烧了,却似不曾。」见冷斋夜话七。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叁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藏法数》 / 961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吾为仙闲居,处于林树间, 于彼有人来,求我作沙门。 吾除其须发,为浣其衣服, 缝之而染之,心中自欢喜。 彼退在一面,而结跏趺坐, 则得辟支佛,便飞于虚空。 我时即兴愿:“令身得神足, 使吾得如是,大力大神足。” 用是福德故,在在所生处, 天上及...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417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昔作韦皮师,本生亦安隐, 时国大谷贵,柔皮以为韦。 时得好殷皮,煮熟令大美, 时有沙门来,乞丐欲求食。 见之即欢喜,则分用布施, 其寂志食已,寻飞在虚空。 见道人踊跃,应时叉手向, 恭敬普所在,所游辄追随。 欣喜广大心,便自发愿言: “令我逮...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5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狱,於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生身,生身者,谓从父母所生,即佛应化之身也。 二、法身,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 60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王舍国城东,曾为富尊者, 时世谷饥贵,有道士游彼。 时我坐独食,有好道士来, 坏破缘一觉,自在得无漏。 兴起贪嫉意,其心志于恶, 今此比丘来,焉得同太岁。 于是念饮食,杂糅以马通, 道人食之已,应时即命过。 我身寿终已,堕地狱甚久, 合会及叫...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2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昔我逐勇狗,往诣药肆上, 缘一觉之尊,身体得不豫。 给之以医药,瞻养至七日, 尊人过七日,便飞升虚空。 我时见告语,家之仆童客, 众祐已来臻,如是出家学。 我闻仆所说,辟支佛飞行, 其志踊跃喜,一意叉手向。 缘是喜悦意,布施医药故, 在天上人...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8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惟卫佛世时,槃头摩国土, 本为四方僧,兴立一房室。 加以床卧具,皆用持布施, 既与心欢喜,应时发是愿: “我见等正觉,令得作沙门, 逮无上无为,清凉正灭度。” 是因功德本,九十一劫安, 既得自然见,在天上世间。 其余功德福,于今最后世, 生𠢕长...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07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安置法身舍利之塔也。密教以梵字鍐為法身塔,以此是法界之种子形,圆似塔故也。金刚顶义决曰:「鍐字法界种,相形如圆塔,是名法身塔。」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我昔曾卖药,于槃昙摩国, 在惟卫佛世,敬诸比丘僧。 时有病瘦者,行药疗其疾, 供给诸根药,以惠诸比丘。 一岁诸众僧,令无所乏少, 时施诸沙门,与一呵梨勒。 于九十一劫,未曾归恶道, 在天上人间,其福自然见。 所作德少耳,受福不可量, 施一呵梨...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2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祖庭事苑五曰:「宝积经云:善顺菩萨拾劫初时阎浮檀金铃子,以舍卫国波斯匿王為国中第一贫困者而与之,说偈曰: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者,名為最贫人。」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