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条搜索结果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槃那

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那槃那(那槃那疑槃那之误),应云那槃那,译曰施林。」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讫栗枳王十梦

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须达七贫

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於粪壤中得一木,乃旃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妇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目连復往乞,亦喜而与之。復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难陀

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於孙陀罗难陀而谓為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说法教诫时,五百苾芻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於世,為眾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悉曇章

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為儿童最初之科本,是名悉曇章。悉曇者,别指摩多(母韵)体文(子韵)之四十七言。涅槃经所谓半字者是也。又总称他之生字十八章。本之而成就十八章之文字及名句等,故名悉曇,又為小学之标称而题嘉名也。演密钞六曰:「梵语悉曇,此云成就。準声明中即是...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尘

尘,即垢染之义。谓此五尘能染污真性故也。 一、色尘,谓眼所见青黄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耳所闻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是名声尘。 叁、香尘,谓鼻所嗅沉水饮食,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舌所尝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

《三藏法数》 / 15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帝释為佛造讲堂

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毘罗国,彼诸民眾,稟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於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重阁讲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树奉上世尊,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荼幢

又曰人头幢。大日经所云荼印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Dāna,又作那,陀那。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慧琳音义十二曰:「陀那,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那,一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头

地狱之鬼卒,或為牛头之形,或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蹌矟,駈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剎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鵰鷲鶉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布施

梵语曰那Dāna,译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入道四行

达磨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 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从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

《三藏法数》 / 488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誓水

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叁昧耶戒时,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於别器调和香水,以鬱金龙脑旃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顺世諦犹如盟誓之法,令...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琰魔天

Suyāmadeva,裁断一切眾生善恶业之天。叁昧耶形為人头之杖。又名荼头。人头表向净颇梨镜,知善恶之业。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二。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拘睒弥国

在中印度,周六千餘里,土地沃壤,气序热,都城宫内有大精舍,高六千餘尺,内有刻佛像,是优填王所作。诸国君王来欲移之,不能。遂图而供养,俱言得真。城东不远,有故[土尃]室,世亲菩萨於此作唯识论。其东菴没罗林中有故基,无着菩萨於此作显扬论。自此东北七百餘里殑伽河边有...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者梵语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叁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叁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有叁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叁者无畏施。」以此叁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那有叁种:一、资生施者,谓那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叁、法施者谓毘梨耶波罗...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天台四释

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者,一世界悉,二各各為人悉,叁对治悉,四第一义悉。四悉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使生信為第二悉,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焰摩王印

炽盛光佛顶仪轨曰:「二手合成莲,小指头指垂入掌。与拏相同。」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耶叁佛

又曰叁藐叁佛陀,叁耶叁佛。梵音Samyakaṁbuddha之具略耳。译言正徧知。正徧觉。等正觉等。如来十号之一。放光般若经一曰:「咀萨阿竭阿罗訶叁耶叁佛。」支谦译阿弥陀经曰:「南无阿弥陀叁耶叁佛。」玄应音义叁曰:「叁耶叁佛,大品经作叁藐叁菩陀,此云正徧知也。」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马头罗剎

人身马头之狱卒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猿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鎗槊驱入城内,向无间狱。」十王经曰:「引路牛头肩挟棒,催行马头腰擎叉,苦牛食牛牛头来,乘马苦马马头多。」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利须食

一、资身为道,谓修行之人,若无饮食,则身疲力倦,命且不支,岂能进道。若得饮食资益于身,则心安体健,乃可进道。故须食也。 二、养身中虫,谓人身中多有诸虫,若缺饮食,则虫钻刺,身亦不安。必当及时进食而调养之,故须食也。 叁、生施者福,谓修行之人,持戒清净,专心修...

《三藏法数》 / 234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赡部洲

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ū,下生好金,名為赡部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Jambudvi 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為轮王...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头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每日叁时讽经

即叁时之勤行也。粥罢与斋罢与放参罢之叁时,上佛殿讽经,是為祈天下太平信安稳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多罗树

多罗树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作诸殿堂,叁十有二,高八多罗树。」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耳之略。耳者茸也。佛於最后之斋食受之而涅槃。见[旃耳]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鳩摩罗炎负像传震旦

初优填王以刻佛像,安置於拘睒弥国。鳩摩罗炎欲负像来此方。路经四国。诸国爱护而不许出国。依本图写,使留其本,至龟兹国,王抑留之,以妹妻之。生罗什。使齎至姚秦。后南宋孝武破秦,迎请此像,还江左,止於龙光寺。世号龙光之瑞像。见资持记下叁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鸣鐘功德

行事钞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付法藏传五云:月支国罽呢吒王,与安息国王战而胜,杀九亿人。死后生於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绕身而斫头,随斫随生。时有罗汉僧维那。王白曰:我闻鐘声时,苦痛少息,愿為我长打鐘。自此此寺至今长打。唐高...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灌佛香汤

浴像功德经曰:「应以牛头、紫、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鬱金、龙脑、沈香、麝香、丁香,如是等妙香。随所得者以為汤水,置净器中。」然禪宗之一法,但用七种之香。象器笺十叁曰:「旧说曰浴佛香汤方,沈香(一两),白(一两),甘松(半两),丁子(半两),熏陆(...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种,施法清净,近於佛道,谓之佛。反之谓之魔。智度论十二曰:「有二种:一者魔,二者佛。」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忧陀伽娑罗

Uraga-sāracandan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忧陀伽娑罗者,具云地毘乌罗伽娑罗也。地毘此云妙,乌罗伽此云腹行,即龙蛇之类。娑罗此云胜,亦云坚固。谓此坚固胜出,在龙宫,故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敷具

袈裟之异名。以袈裟之形相与敷物同也。十诵律七曰:「六群比丘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名袈裟。(中略)或名卧具,或云敷具(皆谓相同被褥)。」 又敷於佛前之卓上者。汉字书卓围。经论曰敷具。十住论九曰:「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头

牛头也。详见[牛头]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尘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叁、香尘,谓旃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

《三藏法数》 / 19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无根信

初无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是云无根信。涅槃经二十曰:「世尊!我见世间从芛兰子生芛兰树,不见芛兰生树。我今始见从芛兰子生树,芛兰子者我身是。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同会疏十八曰:「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木名。白色之旃也。旃有赤白黑紫等之别,大日经疏七曰:「白香西方名為摩罗度,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处是也。」见[旃]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授职灌顶

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於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眾宝庄严,於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波斯匿王造牛头

见经律异相二十叁。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琰魔王厅

阎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经曰:「大城四面周围铁墻,四方开铁门,左右有荼幢,上安人头形,人能见人间,如见掌中菴罗果。右黑闇天女幢,左泰山府君幢,(中略)左神记恶,形如罗剎,常随不离。悉记小恶,右神记善,形如吉祥,常随不离,皆录微善。总名双童。(中略)其王以簿推问亡...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画像

彩画之佛像也。密教谓之曼陀罗。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於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幢盖敬心而供养。」大唐内典录一曰:「秦景使还於月支国,得优填王旃像,师第四画像样。来至雒阳,帝勅图之,於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於今。」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轮相

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叁轮。此叁轮之相存於意中,称為有相之叁轮,而非真波罗蜜之行。灭此叁轮,住於无心而行之施,為叁轮清净之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叁轮,於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捨之物及所施眾并施者...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摩梨

山名。出之处。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Daṇḍa,又作陀,但荼。译曰棒,杖。陀罗尼集经四曰:「陀,唐言策杖。」演密钞八曰:「但荼,棒也。」 又(地名)山名,与特山同。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如来色

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餘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叁如来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毘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

《佛学大辞典》 / 456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两展叁礼

展者,将作礼,初欲展坐具(坐具即尼师),师家止之,乃作摺势,鞠躬叙事情,是為一展。復欲重展,復被止,乃作摺势叙寒暖,是為两展。然不拜则情不足,故不展坐具以手持之触地叁拜也。勅修清规游方参请曰:「起至炉前,两展叁礼谢茶。初展云:某等重承煎点,特此拜谢,下情不胜...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头天王

祇园精舍之守护神。谓為乐师如来之化身。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造像

佛上叁十叁天,夏中叁月不在阎浮时,拘翼国优填王慕佛以造五尺之佛像,舍卫国波斯匿王闻之,以紫磨金铸五尺之佛像而供养之,於时阎浮提之内始有二像,见增一阿含经二十八。又优填王造金像,见观佛叁昧经六。波斯匿王造像,见外国图记。诸经中说造像之功德者,如大乘造像功...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冥道

焰魔王之住处曰冥道,又云冥界,焰魔王之眷属住之,称曰冥宫。太山府君半天婆罗门等亦属之。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本宫在銕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五万眷属而為围绕,宫中庭有拏幢。」金光明文句叁曰:「此经与冥道相关。」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那寺

家归属之寺也。那為施与之义,俗家施与僧寺以资缘,则自僧称俗曰那。又曰家。僧施与俗家以法利,则自俗家呼僧寺為那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观佛叁昧经说念佛之功德曰:「如伊兰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噉其华果发狂,后时根芽渐渐生长,纔欲成树香气...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画像之始

大唐内典录一曰:「汉秦景使还於月支国,得优填王旃像,师第四画像样,来至洛阳,帝勅图之,於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於今。」(第四画像之事详瑞像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世界悉

四悉之一。谓世间的说法使起信也。见[四悉]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山

牛头山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甘蔗

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山名。与特山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事成就

论云:菩萨为成就六度,故决定应行六事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一、供养,供养者,谓因成就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叁宝,则度不得圆满也。(梵语,华言施。叁宝者,佛宝、法宝、僧...

《三藏法数》 / 31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六触生爱

触即触着,亦对也。 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等种种之色,贪爱不舍,是名眼触生爱。 二、耳触生爱,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丝竹歌咏等种种之声,贪爱不舍,是名耳触生爱。 叁、鼻触生爱,谓鼻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沉水等种种之香,贪爱不舍,是...

《三藏法数》 / 248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八部般若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法融

牛头山法融禪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髮。后入牛头山北巖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怖畏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於师座上书一佛字,师竦然,不敢坐。祖曰:犹有这个在。师乃稽首请益。祖為说法要。且曰...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赤旃

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作诸宫殿。」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蛇卫旃

牛头条。(CBETA註:疑為见[牛头]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牛头山法

牛头山法融禪师之一派。参照[牛头禪]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念佛叁味六譬

一如阎浮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叁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叁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阿周陀

目连昔称阿周陀道人,在特山时,见须大拏太子(释迦如来因位时名)发愿為神通第一之弟子。见佛本行集经,大部补註叁。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甘露饭

梵名阿弥都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尼休罗,眾许摩訶帝经二以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叁,以為有净饭等叁兄一妹。眾许摩訶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度说意

有二义:一对治之故,二次第生之故。对治之故,对於善法有六事:一慳法,二恶业,叁恚心,四懈怠,五乱心,六愚痴也。以此六法因缘之故,不得无上菩提。為欲坏六法之故,说六波罗蜜。次第生者,菩萨捨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名為波罗蜜。既出家,受菩萨戒,名為尸罗波罗蜜。以...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随

佛之说法,随於眾生之乐欲,随於眾生之机宜,随於对治眾生之所迷,随於第一义也。即四悉也。摩訶止观一之二曰:「禪经曰:佛以四随说法,随乐、随宜、随治、随义。」四明教行录四曰:「智论立悉被机,禪经用四随益物。」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乌洛迦

Uragacandana,香木名。慧苑音义下曰:「乌洛迦者西域蛇名,其蛇常患毒热,据此香树,以身遶之,毒热便息,故因名也。或曰:此蛇最毒,螫人必死。唯以,能治,故以為名耳。」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鳩罗

Kuladanta,又作究罗度。鬼王名。译曰战无敌。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德

梵云婆陀Bhadanta,原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勅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陀,秦言大德。」毘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芻应唤老者為大德,老唤少年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臂吒犍穉

Piṭaghaṇṭikā,译為打犍槌。比丘尼钞一曰:「西域传云:时至应臂吒犍穉。臂吒此云打,犍穉者所打之木,或用桐木等。彼无鐘磬,故多打木集人也。」见[犍稚]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波罗蜜

一、波罗蜜。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叁、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飢渴等之大行也。四、毘梨耶波罗蜜。毘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藐叁佛陀

Samyak-saṁbuddha,又云叁耶叁佛,叁耶叁佛。佛十号之第叁。旧译曰正徧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於外道之邪觉,称罗汉為正觉,对於罗汉之偏觉,称菩萨為等觉,对於菩萨之分觉,称佛為正等觉。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叁藐叁菩提宜谓為正徧知,正等觉等。叁藐叁...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前世叁转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叁转生行波罗蜜之事。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施主

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越,陀那鉢底Dā-na 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眾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而云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关捩子

喻物之紧要处。传灯九黄檗草曰:「如四祖下牛头大师,横说竪说,未知向上关捩子。」碧巖第一则评唱曰:「拨转关捩子,出自己见解。」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通教四门

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叁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世间

於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為布施也。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叁碍繫心,是為世间。何以故?因缘诸法实无吾我,而言实我与彼取,是故名世间。」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梵语那Dāna,离慳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曰:「施以无贪及彼所起叁业為性。」又曰:「施有叁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善夜经

一卷,唐义净译。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蛇卫旃

Uragasāra-candana,蛇所住之旃树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阅头

Śuddhodana,又作首图駄那。译曰净饭,白净饭王。本行集经五曰:「阅头王,隋言净饭王。」玄应音义四曰:「阅头王,此译云白净饭王也,或言净饭王也。」见[净饭王]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劝诫

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莫作者诫门也,眾善奉行者劝门也。文句五下曰:「依叁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断,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為人悉,诫即对治悉。此二悉...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罽昵吒

月支国王名。征中印度,将马鸣菩萨而还。见付法藏传五马鸣传。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為人悉

四悉之一。具名各各為人悉。佛之说法,鑑眾生之机根,各应其人而说之,以成就善根者。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印

同於[香篆]条。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曇禪师广录禪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尘

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性者,故斥之曰尘。香者六尘之一。叁藏法数二十八曰:「尘即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露。(中略)旃沈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