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840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舍卫国有人,使子出家事佛,佛即度之,恒使扫地,不堪辛苦,罢道还俗。其父语言:“汝但出家,从今已后,代汝扫地。”父即共子,往彼祇洹精舍。儿见精舍,其中清净,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宁杀身,出家扫地,不复还俗。”其后命终,生于天上,即来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73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禪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為禪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叁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禪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禪之体也。(中略)惟禪与心异名同体。...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昔我逐勇狗,往诣药肆上, 缘一觉之尊,身体得不豫。 给之以医药,瞻养至七日, 尊人过七日,便飞升虚空。 我时见告语,家之仆童客, 众祐已来臻,如是出家学。 我闻仆所说,辟支佛飞行, 其志踊跃喜,一意叉手向。 缘是喜悦意,布施医药故, 在天上人...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88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文殊师利(Mañjuśri)菩萨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释门正统二曰:「妙德现於清凉,徧吉彰於岷峨。」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三藏法数》 / 82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称大空叁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叁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叁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一、龙树提婆宗,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宗。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宗。(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二、无着天亲宗,翻译名义引叁藏传云:无着夜升睹史...
《三藏法数》 / 191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
《佛说木患子经》 /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 514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9日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母人,心怀笃信,唯有一子,恒作是念:‘云何当教,使成为人?’”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义。世尊是诸法之本,如来所陈,靡不承受。唯愿世尊与诸比丘说此深法,闻已奉行。”...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242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我今当说思惟法 三种真言而次第 初用大心外加持 第二根本复想内 第三小心内外通 应可存心无错乱 如是三道妙真言 安立行者明王地 若有修此三昧耶 须具七种殊胜相 犹如轮王持七宝 王四天下皆降伏 次说顺诸念诵法 复择清净吉祥地 或在山间及池边 或在伽...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285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我今略说福生法 大慈悲故顺有情 菩萨分身遍一切 随彼众生所乐心 又复安立诸珍藏 种种法门各不同 百千万国所随者 一一勤求皆悉成 或说相法或无相 随顺众生性所趣 建立佛法护世界 大圣力势不思议 奉现一法速超越 于一法中复现三 三部各别有三种 就中最...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埋伏於土中之宝藏也。贫女家中有伏藏,贫女不知之,智者教之发掘,以譬一切眾生具有佛性而流浪於叁界,佛為说法开示之也。涅槃经七曰:「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无量寿如来会曰:「最胜丈夫修行已,於彼贫穷為伏藏。」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我今顺于莲花部 略说如意摩尼轮 能胜诸部最秘密 成就世法出世法 念诵都有四种相 行者谛听我说之 初作息灾加持法 第二增益福智成 第三随心爱念法 第四降伏一切怨 此四种持护摩事 上中下法次第陈 若欲成就息灾者 先发安忍慈悲心 须求无上妙觉地 莫乐声...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61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先用大心真言王 澡浴洗净结护法 咒水洒身加持衣 复须想念皆成就 如此五种随次第 都用大明及本印 唵波怛摩进跢末尼摩贺惹嚩(引)啰吽 澡豆沐浴之具。各咒七遍。然后澡洗。 想水白色 犹如甘露 又想自身 垢秽烦恼 受此水已 一切尘劳 皆悉落尽 洗浴毕已 ...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5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藏法数》 / 406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又作赵州狗子,赵州无字。赵州从諗寄託狗子佛性打破有无之执见也。五灯会元第四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僧曰:上自诸佛下至螻蚁,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却无?师曰:為伊有业识性在。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否?师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这个皮袋裹?师曰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我今复说随顺事 人与非人及畜生 又取盐和大麦面 所求随心作其形 男左女右从脚兴 须用宾铁刀细截 每日三时各百八 乃至千八自随心 若欲罗遮令忆念 所造形持称彼名 护摩亦须念名号 不过八百即随心 若摄诸龙作随顺 先作一龙似蛇形 若欲祈雨须青色 复若涝...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04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对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极之涅槃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叁藏法数四十六曰:「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為第一义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师子吼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光法门。法蜂法门。法鼓法门。法宝法门。法藏法门。法力法门。法动法门。三匝法门。大地法门。难近法门。一切缨络法门(梵本长一)善男子。是...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5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佛性虽常住不变,然為他修证,分叁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眾生本有之,為自性而常住者。叁恶之眾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渐為引出者。叁乘之行人具之。叁、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显发者。即诸佛之佛性也。见华严孔目章二。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复说最胜小心王 能成一切诸悉地 三业齐用结妙印 诵秘真言而付嘱 又于想中除结界 次奉遏伽洒四方 后责已过深惭愧 引大圣者还本宫 安置尊者彼殿已 辞别自念还本方 又复行者 每持诵已 须作付嘱 结此密印 及诵真言 付嘱圣者 作如是语 所有遍数 及持功...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支那十叁宗之一。依涅槃经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凉之曇无讖初译此经,宋之慧成,曇无成,僧庄,道汪,静林,慧定,曇斌,超进,法瑶,道登,曇度,道成诸师,製疏作章。弘布甚盛。在隋则净影,智徽,法礪,道绰等,多以涅槃為宗。至唐朝道宣,法宝各有所弘,而所归在於涅...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偈中说叁力故称為叁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叁、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為依学十地论之宗,故名。此论谈六相圆融,明一乘佛性,虽同华严,而立叁祇成佛,不许一念成佛是故非圆教也。十地论者,与华严经第六会十地之一品,别行之十地经释论也,有坚慧,金刚军,世亲之诸论,今所取者,世亲之十地论也。梁代光统慧顺道慎诸师盛讲衍之,及中唐华严宗勃兴,...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病除故多设福业。修行布施尊重恭敬。是长者子作如是言。善哉长者。能大增长福德之事。能益众生无量寿命。汝今真是大医之王。善治众生无量重病。必是菩萨善解方药。善女天。时长者...
《合部金光明经》 / 北凉昙无谶译 / 195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眾生,本有此性,名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眾生必假修习智慧禪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叁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於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德果佛性。见华严孔目章。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女...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闻如是: 佛在释国,从千弟子梵志、故道人皆老年,悉得应真六达,所求皆具。佛从教授县国,转到迦维罗卫城外尼拘类园中。迦维罗卫诸释,闻佛从老年应真千比丘,转行教授,已到是国,近在城外园中,便转相告语:“先鸡鸣悉当会。”自共议言:“诸贤者!正使太子不乐道,当作遮加越...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567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叁人,同一解脱。」涅槃经叁十二曰:「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甚深师子吼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一切味吼法门。一切味喜法门。时神通王法门。莲华法门。喜地法门。大喜地法门。四威仪法门。圣行法门。净法门。一切法体法门。善男子。...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5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盲人摸象之喻也。涅槃经叁十二说:「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勅,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时彼眾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眾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眾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鼻者言象如杵,触...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又云:「设你有者,皆名羊角。」六祖金刚经序曰:「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羚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眾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眾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凡即凡夫,小即小乘。倒即颠倒。谓凡夫着有,妄于无常法中计常,苦中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及小乘之人,但着于空,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有凡小八倒之名焉。(小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非常计常,非常计常者,谓世间一切有为之事,皆悉无常...
《三藏法数》 / 633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佛有七种之语:一、因语,於现在之因中说未来之果也,如说此人乐杀為地狱之人是也。二、果语,於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也。如见贫穷之眾生,顏貌丑陋,说此人定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叁、因果语,於一事说因说果也。如说现在之六人,為过去之果,又為未来之因是也。四、喻语,如...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亦名二乘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枯者,表二乘四倒也。所言枯者,以二乘观无常苦空无我等,则烦恼有朽灭不生之义,故名为四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计无常,常者,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者,即变异也。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中,...
《三藏法数》 / 320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為乐,又运用自在,所為适心,名之為乐。叁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為我,如涅槃经哀嘆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捉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身到空中,跳上树端作猕猴声。耆阇崛山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集菩萨所,菩萨复...
《师子月佛本生经》 / 新为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 3504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叁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即大乘涅槃也。 一、不闻得闻,谓大涅槃甚深微密之义,一切众生心中无不具足,以由旷大劫来,无明覆故,而不得闻。今者修习大涅槃法,达于如来性常之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是为不闻得闻也。(劫,梵...
《三藏法数》 / 39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病除故多设福业,修行布施,尊重恭敬是长者子,作如是言:“善哉长者!能大增长福德之事,能益众生无量寿命,汝今真是大医之王,善治众生无量重病,必是菩萨善解方药。” “善...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2079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于往昔时,在天自在光王国内,疗诸众生所有病苦,令得平复,受安隐乐。时诸众生以病除故,多修福业,广行惠施,以自欢娱。即共往诣长者子所,咸生尊敬,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大长者子!善能滋长福德之事,增益我等安隐寿命,仁今...
《金光明最胜王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272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叁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叁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叁德妙果也。(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
《三藏法数》 / 25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却坐一面。于时辩意长者子察众坐定。承佛威神从坐起正衣服。俨然而前为佛...
《辩意长者子经》 / 后魏沙门法场译 / 429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