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译,今存叁本: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有四卷,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有十卷,名十卷楞伽。叁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有七卷,名七卷楞伽。本经各家之着述如下: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楞伽经註卷二卷五,唐智儼註,残缺...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说戒律者。玄义叁下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又谓菩萨戒本四分戒本等戒本。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即通叁贤与四善根(后之四)而為七贤。见玄义四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天台智者大师,凡释诸经,皆立五重玄义。所谓一释名、二辩体、叁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故此法华一经,亦有五重玄妙之义也。 一、法喻为名,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
《三藏法数》 / 47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
《三藏法数》 / 352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叁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叁法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
《三藏法数》 / 25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七卷,明释智旭註。其缘起云:梵网一经,奉為日课。遂於发隐(即莲池大师祩宏之戒疏发隐),所闕之疑,涣然冰释。即上卷文古义幽,昔人所称不能句读者,亦復妙旨泠然现前。因拟一為合註,以补前人之缺。(中略)适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杖来寻,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
《三藏法数》 / 203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座,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妙名不可思议,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也。此之二妙,正论法华开权显实之意。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则显法华出前四时叁教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也。(开权显实者,开者,发也,拓也;声闻、缘觉、菩萨叁乘之法是权,佛乘是实。佛说法华,正为开叁乘之权,显一...
《三藏法数》 / 29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叁隔历,即是次第叁谛;叁一无碍,即是圆融叁谛。(隔历者,叁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后中,即别教叁谛也。圆融者,举一即叁,全叁是一,即圆教叁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
《三藏法数》 / 296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第二辨体,名者呼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体者一部之旨归,眾义之中枢也。第叁明宗,宗者修行之宗旨也。会体必由修行。故体之次宜明宗。第四论用,会体而自行已圆,则应自体起用,利益眾生。故就宗而论一经之作用。第五判教,利益已多,则...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為天台之叁大部。叁大部补註序曰:「玄、文、止观,共叁十卷,时人谓之叁大部。」释门正统叁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於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叁部相须缺一不可。」 又...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二十卷,贤首撰。华严经之註释,第一卷开教起之所由,藏部之所摄,立教差别,教所被之机,能詮之教体,所詮之宗趣,具释题目、部类、传译、文义之分齐,随文解释之十门,以说玄义,二卷以下逐本经之文而解释。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教相与观心也。教相者释迦一代之教法由自己之宗义而分别判断也,观心者观念自宗所立之真理也。如天台宗以五时八教為教相,以一心叁观為观心,乃至如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十住心為教相门,以阿字不生為观心。此二门虽通诸宗,而天台一家之发挥,冠於诸宗。止观大意曰:「略述教观门户大...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叁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66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於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叁本曰:「内心涉境,说名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玄义叁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 又从有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於叁世也。...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法华叁周者,谓佛说法华经,因声闻之人根有利钝,悟有前后,故有叁周不同焉。周者,周足之义也。 一、法说周,法说周者,佛为上根之人,作叁乘一乘说;开叁乘之权,显一乘之实。即方便品中所谈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譬喻周,譬喻周者,佛为中根之...
《三藏法数》 / 23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花开莲现之略。是天台就法华经题之莲华立叁喻中之第二喻,示开权显实之意者。玄义一上曰:「华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玄义七下曰:「二华开故莲现。而须华养莲。譬权中有实,而不能知。今开权显实,意须於权。」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