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条搜索结果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蘗嚕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渴伽

Khaḍga,又作朅伽,佉伽。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佉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讹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謁切,此译云犀牛。毘沙,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咽罗

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或云蔼罗伐。」见[口垔]罗那条。(CBETA註:疑為见堙罗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善施太子

旧称须大太子,须提梨太子。新称苏达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象与婆罗门之罪放国,携妻与一男一女,入檀特山住。时有贫老梵志名鳩留孙来乞二子,善施太子喜而与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人头幢

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叁摩耶形也。见[檀印]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须大

昔者叶波国王号曰湿随,其名萨阇,治国以正,黎庶无怨。王有太子,名须大,容仪光世,慈孝难齐,四等普护,言不伤人。王有一子宝之无量,太子事亲同之于天。有知之来,“常愿布施拯济群生,令吾后世受福无穷。愚者不睹非常之变,谓之可保。有智之士照有五家,乃尚布施之士。十方...

《六度集经》 / 4676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劫宾那

Ka hiṇ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眾僧中第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微

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為单简者,亦称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為分离,是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眼曼陀罗

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罗法: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慢荼迦

Māṇḍa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漫荼迦,是此方薄饼。」梵语杂名曰:「饼,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囉嚩

Rāvaṇa,天仙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口*尸]刺伐底

河名。译曰有金河。佛涅槃於此河边。见[阿恃多伐底]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一卷,唐不空译。即大乘八曼罗经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宝藏神

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也,眾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财宝。见宝藏神大明曼罗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又作但荼印。於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印契谓之印。大日经疏五曰:「琰摩法王,手执檀印。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摩但荼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大辞典》 / 604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苏达

又作苏陀沙,旧作须大,须达,须提梨。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译曰好爱。太子须大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堙罗那

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阿兰若

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怛荼

又作但荼,檀荼。见[檀]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自恣

梵云 ravāraṇa鉢刺婆刺。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眾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懺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鉢刺婆刺,译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娑罗林

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大慈生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眾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毘廋蘗多,译言慈发生密号称為慈念金刚。肉色。左手持无忧树。右手於膝上仰掌,立开敷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与[但荼]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伊梨沙掌

生殖器病之名。译曰妒黄门。因见他婬,方有妒心,而起婬根之病也。出名义集二。Īrṣyā aṇḍaka又见[五种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最上秘密那天经

叁卷,宋法贤译。说那天之修法仪轨。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摩怛里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盂兰盆

Ullambana,又作乌蓝婆。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合掌

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ūṇa。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母天

又称七姊妹。遮文荼,矫吠利,吠瑟,娇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罗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罗,存於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大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属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麼嚧

嚩鲁Jala之转音。译為水。秘藏宝钥下曰:「甚深也者麼嚧,峻高也者苏迷。」同纂解五曰:「麼嚧与嚩鲁焚语之异,并此翻水。大疏云:嚩鲁是水龙,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徧洒一切也。」梵Maru,Varuṇ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金刚合掌

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归命合掌。梵语鉢囉摩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鉢囉摩合掌。」经云合掌叉手。梵Praṇāma。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枳儞

见[荼吉尼]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妙音天之印相名。作奏乐之形也。广大仪轨中曰:「辩才即妙音,慧风持空,定仰在脐舒,运如动奏乐,名為费印。」(慧者右手,风者人指,空者拇指,定者左手)。梵Viṇ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罗。略云曼、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伊兰钵伐多国

Īriṇa arvata,中印度之境。多小乘之学徒。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伊兰

火山名。在中印度伊烂鉢伐多国。现今附近惟有温泉涌出,不见喷火。西域记十,形容此山,谓含吐烟霞。蔽亏日月云。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