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能堪物曰器。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叁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眾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言於义理量裁简别也。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於问答:称為料简。大部补註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大传云:简车马也。即量裁选择之义。」安乐集记上曰:「料简之言人师不同,今家标章犹名料简。和尚总以解释皆名料简。天台唯局问答名料简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谓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三藏法数》 / 89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那,...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以山譬笔之多也。华严经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於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乃至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叁密。」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在地狱冥官之下,量罪业轻重之秤也。十王经曰:「业匠搆巧,悬七秤,量身口七罪,為糺轻重。又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法华经涌出品曰:「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是弥勒菩萨嘆地涌菩萨之偈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藏法数》 / 443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於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叁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
《佛学大辞典》 / 77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轮取持载之义。华严经云:叁千大千世界依于水轮、风轮、空轮。不言金轮者,文略也。(叁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叁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一、金轮,大地之下有金轮,起世因本经云:水上有风,吹转此水,于上成金,如熟酥生膏,是名金轮。 二、水轮,金轮之下有水轮...
《三藏法数》 / 23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
《三藏法数》 / 719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
《三藏法数》 / 57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叁信一切法之无愿。四信一切法之无作。五信一切法之无分别。六信一切法之无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无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难超越。十信一切法之无生。见唐华严经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
《三藏法数》 / 56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101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相圆净,光明徧照无明世界,色相周徧也。二形貌圆净,妙饰界处各各形貌殊胜也。叁量圆净,大城无边不可量也。四处圆净,出过叁界所行处也。五因圆净,世出世之善根自功德而生也。六果圆净,清净自在唯识之相也。七主圆净,如来所镇,恆...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因明用语,叁量之一,又曰圣教量,正教量,声量。以圣教之至言量邪正也。俱舍光记五曰:「至极之教,故名至教,亦名圣教量。」见[量]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上首语,首,始也。谓佛凡有所说,必以趣向涅槃之道而为首先,故名上首语。(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美妙语,谓佛所说法,言辞柔软,嘉美微妙,令人乐闻,故名美妙语。 叁、显了语,谓佛说法,随机演畅,于诸事理,显白明了,故名显了语。 四、易解语,谓佛说法,善...
《三藏法数》 / 26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谓信受法华经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佛告诸罗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中略)百千种供养者。」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瓔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叁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方谓方所。如来立法,量同空界。群生万类,无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於因明立现、比、非之叁量,似现量、似比量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自相,故似现量而非现量,因之称為似现量。何则?以瓶衣為和合体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量者如见烟而比量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论曰:「有分别智於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凡实体為绝待,故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讚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智度论八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叁量有二种:一、因明之叁量:即现,比,圣教,之叁也。详见[量]条。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叁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於物体。能缘之心,不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於声,眼识之向於色,是也。二、比量,於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舍利者稻穀也,駄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穀量,故以為名。」慧苑音义下曰:「舍利是稻穀也。」梵语杂名曰:「稻,舍理。」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五量加无体量是也。如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往之处。此中陈那菩萨之因明法,废餘量,各随其所应,摄於现与比中,唯立现比之二量。见因明大疏一。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称佛之智慧光,云真实明。是叁德中般若之德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為所对而感乐,乐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叁证成道...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佛之异名。佛於世间最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异名。佛於世间最為雄猛,故曰世雄。」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Śāli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梵语杂名曰:「稻,梵语舍理。」舍利礼文钞曰:「慧恩上生经疏云:舍利者,稻榖也。驮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榖量,故以為名。」上解,梵语混米Śāli与身Śarīra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