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叁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叁、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直隶鉅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藏。又得歷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叁年,勅入禁廷。九年,撰大衍歷九卷。十一年,製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日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於华严寺。年四十五。諡大...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剑轮印(印铃也,是此尊之叁昧耶形)及萨埵羯磨。五眼布忿怒,叁首马王髻。」秘藏记末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即牙菩萨,是寂静身。」补陀落海会轨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军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叁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叁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叁曰:「师曰:胎藏界图,叁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1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Īṣīka用以作矢之坚芦也。又為王舍城之高山名。以譬我见我慢之高者。瑜伽略纂叁曰:「伊师迦者,西方二释: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坚硬常住,我等亦尔。或復有草,名伊师迦,体性坚实,故喻我等。」玄应音义二十叁曰:「伊师迦山名也,言此山高耸,喻我慢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性者诸法之自体,相為其相貌义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相,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相学。一名法相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為论。」婆沙论一曰:「阿毘达磨性相所显。」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於五瓶中。慧琳音义叁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囉一,婆贺禰缚二,建吒迦哩叁,碍哩羯囉拏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萨,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毘跋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為法界之义,第叁句萨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和种种之香以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沈香,熏陆,龙脑香,荳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為末,半為丸。丸以苏蜜和之者。」是也。為修护摩特烧而供养者。或谓表示总集烦恼。或為表示以智火烧尽烦恼云。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一卷,唐不空译。说圣观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罗什。罗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禪师,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叁寺,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禪。国清具名景德国清寺。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勅為智顗禪师所创建。初智顗梦巖崖万重,侧有沧海,渺无涯际,泓澄在其下。一僧来伸手导顗登山,觉后语门人,皆答以会稽天台山。因而陈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开皇...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毘卢舍那之大智,為叁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叁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叁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五臺山志曰:「五臺山本名清凉山。」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臺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参照次项。(CBETA註:即参照[清凉山]项)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婆伽婆,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于日前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于其国中次第行乞,还至本处。饭食事讫,于中后时,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加趺安坐,端身而住,正念现前。时诸比丘俱往佛所,至佛所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 7466字 / 1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文也(但偈中说叁諦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為苦灭之二諦)。约於其中苦諦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於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昔有一比丘被摈,懊恼悲叹涕哭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为毗沙门天王所摈。时鬼问比丘言:“汝有何事涕哭而行?”比丘答曰:“我犯僧事,众僧所摈,一切檀越供养尽失,又恶名声流布远近,是故愁叹涕泣耳。”鬼语比丘言:“我能令汝灭恶名声大得供养。汝可便立我左肩上,我当担汝虚空...
《杂譬喻经》 / 306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金刚经中有即则二字。高丽大安六年,以义天之祖名稷,故易即為则。寿昌元年,刊於大兴王寺。后从沙门德詵则喻之请,仍还本文,而以则音呼之。愚按则即二字,声近义通,在儒书亦有互用者,详见高邮王氏经传释词。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觉,犹念也。因此八种,引起一切烦恼,即恶觉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觉。 二、嗔觉,嗔,即嗔恨。谓嗔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嗔觉。 叁、恼觉,恼,即恼害。谓憎嫉心起,常念恼害于他,故名恼觉。 四、亲里觉,谓常忆念亲戚乡里,...
《三藏法数》 / 228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叁十叁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叁十叁天也。佛地经论五曰:「叁十叁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叁十叁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6995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叁昧耶(言叁昧耶之印),徧照灌於顶,不动佛於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昔有兄弟二人,家计贫困,兄常日夕,精勤礼拜求毗摩天,望得大富,而遣其弟,耕田种殖。如是求请,经历多时。时毗摩天,化作其弟,至其兄边。兄瞋弟言:“何不垦殖?来此何为?”时弟答言:“兄在天寺,昼夜祈请,望得大富;弟于今日,亦欲效兄,斋戒求愿,望获大富。”兄语弟言:“卿...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0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鉤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鉤之叁昧耶形。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叉拳。」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鉤契故,能速鉤引一切如来。」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鉤四摄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王菩萨形,住阿...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徧,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一徧。」 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徧。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Ucchuṣma,乌芻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故於东司安置之,上东司时,诵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下曰:「乌枢瑟摩明王教法不拘净秽,恒示忿怒相,诵满叁十万徧得验。」大日经疏九曰:「时,不动明王,受佛教命召...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 5918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