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条搜索结果

佛田

向佛而植善根,则生无量之福果,故名佛田,佛即為眾生生福之田地也。智度论叁十曰:「佛田者,一切叁诸佛,(中略)虽有种种福田,佛為第一福田。」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大力菩萨

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有诸国王,护持叁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叁、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大尊总印明

印為外缚五股印,中為不动,大指為降叁,左头指為军荼梨,小指為大威德,右头指為金刚药叉。此印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大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印田五。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归宗寺

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捨其故宅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智常住此而復兴,白乐天,李渤等,时来访道。尔后為禪院,经第二澹权,第叁怀惲,第四弘章,而策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兴国九年,道詮住之為第十二,义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诚补第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康僧会

其先康居人,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交趾。僧会少丧二亲,入道励行,深达叁藏。时吴初染佛法。以大化未全,僧会欲振道江左。吴孙权赤乌四年至建康,為权感得舍利,以示法验,因大起寺(即大报恩寺)译经。由此江左大法鬱兴。天纪四年九月,病寂。此岁晋武太康元年也。见梁高僧传...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大威德明王

五大明王之一。配於西方,本地為阿弥陀。叁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阎魔尊,六足尊等。见[焰魔尊]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髻文殊

尊形如五髻文殊。头上唯有一髻,戴宝冠。叁昧耶形為宝珠,以师里為种子。是求富德而修之者。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一面观音

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经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僧统

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切遍智印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过去。现在。未来

《法门名义集》 / 9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地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切徧智印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地神种子

地神之梵音云跛哩体毘,故以最后之字為种子,即是金刚叁昧之义,能持此道场之地,使如金刚也。见义释七。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吽迦囉身

普贤金刚為降服恶魔而现之形。金刚顶瑜伽降叁成就极深密门曰:「普贤金刚手,為降伏一切,现吽迦罗身,摧叁有毒。」梵Hūṁkāra。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众生品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唯,尊!甚奇甚特。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读守行念者,为得现功德,教授众生、净诸佛国,从一佛刹至一佛刹,见诸佛已意欲供养,随其所愿辄得供养,具足善本,所从诸佛闻经法者,至得三耶三佛初不中忘,便得家成就、得父母成就、得生成就、得眷属成就、得...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502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阿弥陀种子

字為莲华之种子,亦為即阿弥陀之种子,盖据中图之次第,阿弥陀者涅槃也。见护身法钞。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果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所依,根即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后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即分别识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

《三藏法数》 / 200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行居集

八卷,清彭绍升着,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别号知归子。法名际清。因刘遗民高忠宪二公往来修学之地,皆名东林。故题其居曰二林。自号二林居士。居士治古文,言有物而文有则。熟於本朝掌故。所述事状信而有徵,卓然可传於后。论学之文。精心密意,纪律森然,汇為二十有四卷,名二林...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业

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业能圆满。」一业引未来一生之意。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多龄路迦

降叁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多龄路迦也吠闍也

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闍也。帝隶者叁,路迦也者,吠闍也者降。降叁明王也。大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叁也)吠闍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多龄路迦也

降叁明王之梵语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十七智

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叁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於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二智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叁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智。...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六十二见

于过去五阴上。各横计四句。过去四句者。一者如去。二者不如去。叁者亦如去亦不如去。四者非如去非不如去。于未来五阴上计四句。一者有边。二者无边。叁者亦有边亦无边。四者非有边非无边。于现在阴上。各计四句。一者常。二者无常。叁者亦常亦无常。四者非常非无常。二阴上各起...

《法门名义集》 / 145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力

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阿閦如来之种子

(hūṁ)吽。见种子集本。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种涅槃

一者性净涅槃。二者方便涅槃。性净天真之理。体通叁。其德圆备。本无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无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涅槃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

《法门名义集》 / 167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种心

一、肉团心,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心,缘虑心者,即缘持思虑之心,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心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种子者,即善恶...

《三藏法数》 / 226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千手观音小咒印言

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竪,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达磨(法),紇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融叁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间者,一、有情间,二、器间,叁、智正觉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间十身也。(隔别名,间差名间。有情间,即众生间;器间,即国土间,谓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允若

元绍兴人,幼依云门元剃度,后謁大恢山,习天台之教观。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无不尽。澄甚器重之。英宗至治元年,澄奉詔入燕都,校正大藏,奏若行业,赐慈光圆照之号。泰定年间,主杭州兴化寺,与天岸弘济,我菴本无,玉庭罕,叁公,道望并峙湖上。称為钱塘之四依。...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解虎锡

高齐僧稠禪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巖,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又隋曇询禪师有此事。续高僧传十六(曇询传)曰:「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為翳,语云:同居林藪,计无大乖,...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圣财

见道以后之圣者,分七种。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四十二曰:「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闻(能闻正教)、惭(自分有惭)、愧(於人有愧)、捨(捨离一切而无染着)、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眾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涅槃经十七曰:「有七...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降叁种子

者长声呼之,具足万行也。加涅槃点则為明如来之解脱力故也。见义释七。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月黶尊

降叁明王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次復於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叁一切大作障者,号月黶尊。面有叁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大笑之形。以金刚宝為瓔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大势威猛摄护眾生叁昧也。」此尊半月轮中现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尔也。秘藏记末...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契嵩

宋杭州灵隐寺明教大师契嵩,字中灵,藤州鐔津李氏子。游方徧参知识,得法於洞山晓聪禪师。师有文才,作原教篇十餘万言,明儒释一贯之旨,以抗韩愈排佛之说。后居永安兰若,着禪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篇,上进仁宗皇帝,帝览之嘆赏,詔入大藏使流通,赐号明教。熙寧四年六月寂...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两序

又曰两班。朝廷之制有文武两班,禪林拟之於住持之下设东西两班。长於学德者归西序,谓之头首。通於法者归东序,谓之知事。东序以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為次第。西序以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為次第。由於宗派而略有不同。勅修清规有两班图。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爱染明王种子

吽。

《佛学大辞典》 / 2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外道计九物生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十智

一法智。二比智。叁智。四他心智。五苦智。六集智。七灭智。八道智。九尽智。十无生智。

《法门名义集》 / 3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尊形

有二样。降魔之大黑,现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现爱乐相,忿怒相之形像。叁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琳音义谓有一头八臂。神愷大黑天神法谓有叁面六臂。而日本所图者。皆叁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归传所记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圆帽。负囊。持小槌。踏米袋。...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异熟果

五果之一。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故名异熟果也。唯识述记二之末曰:「异熟因所招,名异熟果。」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智真言

即五佛之种子,恶(不空)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六大力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