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质帝萨埵。旧译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摩訶摩耶经下说:「佛母摩訶摩耶,在忉利天见五大梦:一须弥山崩,四海水竭。二诸罗剎手执利刀,竞排一切眾生眼,时吹黑风,诸罗剎皆悉驰归雪山。叁欲色界诸天悉失宝冠,自绝瓔珞,不安本座,身无光明,犹如聚墨。四如意珠王在高幢上,恒雨珍宝,周给一切,有四毒龙,口中吐火,吹...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涅槃经圣行品所说之生灭灭已寂灭為乐八字也。谓之雪山八字。叁教指归二曰:「雪山八字者,即圣行品,雪山大士从罗剎求半偈而捨全身也,八字即生灭灭已寂灭為乐。」涅槃经十四曰:「谁当信汝如是之言,為八字故弃所爱身。」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法门名。以一人之法展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譬如以一灯燃百灯,故云无尽灯。此為横之无尽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维摩詰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眾生,令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於其道意亦不...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维摩居士之前身為金粟如来。古来盛传此说,然不见经文之本据,或谓发迹经,思惟叁昧经说之,然二经皆不载於经录。维摩经会疏叁曰:「今净名,或云金粟如来,已得上寂灭忍。」谷响集一曰:「李善所着头陀寺碑,註引发迹经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寂照)尝检藏中,不得此...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殑伽河,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以见其从高处而来也,又名恒河。此河从阿耨达池东面银牛口流出,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八百里,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以饰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语信度,华言验河。此河从阿耨达池南...
《三藏法数》 / 259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浙江东阳县治),傅大士六代孙也。字慧明,号左溪。九岁出家,如意元年,蒙勅度,配住东阳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师,受具足戒,寻学律仪。又博究经论,精通涅槃,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断有不允当者。往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禪师共商榷禪要,然...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释迦方誌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罗门国,与胡隔绝,书语不同。」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北方速利总号胡疆。」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唐时西域人。姓何氏。龙朔中南游江淮,於泗州建寺。中宗亲书额為普光王寺赐之。世称观音大士化身。见太平广记。李白有僧伽歌。参照[僧伽]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释迦或设枳也(Śakya)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於支谦,故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於帛尸梨蜜多,故為帛(避暑录话下)。晋道安始云:佛以释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及后阿含经渡来,经说果...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西藏新志中曰:「周赧王二年岁在戊申,额纳特克(中印度)有乌迪雅纳汗者,為邻国所败。自印度逃至雪山,住雅赞塘,遂呼谓雅尔隆氏。其季子生有异表,眾人推為汗(王之意),寻為土伯图国之王。其后七世,有奸臣隆纳木者纂其位。不半载,前汗之子某汗恢復故位。又传七世,至多里隆...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锻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锻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
《三藏法数》 / 738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群者眾生也,有情之种类数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天人群生类。」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大士亲爱,展转流布,则群类普霑。」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祈念北斗七星之法也。北斗者,妙见大士之垂迹,為除灾延命之秘法。多為息灾或除天变地妖而修之。见百二十尊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观音之别号也。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勅文殊料简是非。文殊歷评已。独以最后观世音之耳根圆通為最上。以此土眾生六根中耳根為最利,故以耳根為圆通之方便而為最上也。因而二十五圣中圆通之名,独冠於观音。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普陀山志一曰:「潮音洞在普济寺左龙湾之麓,金沙尽处,巖石丛起沙中。广至亩餘,齿齿然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二十餘丈。歧处如门,穹上虚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洞叩拜。大士现身不一,随诚所感。康熙叁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掛。」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Saṅkaraācārya,有名之印度教復兴者。纪元约七百八十九年顷,生於南印度之摩腊盘。嗣甘把里腊Kumārila之迹,盛一层婆罗门哲学之学风,於几多之古哲学书下注释,以自己之意见,主张為印度哲学之正教。自歷游四方或派遣其弟子於全印度,渐次张教线於民间,以屈伏佛教為目的,遂至驱...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智度论十一云:释迦文佛原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有一人失道,穷厄辛苦,至於饥寒,命在须臾。鸽见此人,即飞求火,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龙树菩萨之异名。旧译曰龙树。新译曰龙猛。龙胜,龙猛,名异义同。大藏经目录曰:「顺中论二卷,龙胜菩萨造,无着菩萨释。」释氏稽古略一曰:「龙树大士,西天竺人也,亦名龙胜。」见[龙树]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又作醯摩跋陀。鬼神名。译曰舍主。住於雪山。毘沙门天王夜叉八大将之一。金光明经曰:「復有大神,奢罗密帝,醯摩跋陀。」同文句七曰:「醯摩跋陀,翻為舍主。」大日经疏五曰:「次於北门,当置毘沙门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中略)五名醯摩嚩多,即是住雪山者。」梵Haim...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四主之一。雪山以北出善马,称云马主国。释迦方誌上曰:「雪山以北至於北海,地寒宜马,名马主也。其俗凶暴,忍杀衣毛,是突厥国。」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ū,下生好金,名為赡部檀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Jambudvi 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為轮王...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印度之北境有高耸大山,千古顶雪,故云雪山。梵语Himālaya。译曰雪藏。涅槃经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唐书西域传曰:「北天竺距雪山,圜抱如壁。南有谷,通為国门。」同註曰:「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雪山,积雪甚高。马上举鞭测之,犹未及其半。又...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苾刍,雪山香草,谓其有五种德,以喻比丘亦具此德,故称为苾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体性柔软,体性柔软者,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业之粗犷也。 二、引蔓旁布,引蔓旁布者,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绝也。 叁、馨香远闻,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三藏法数》 / 17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於凡夫而称為大。又,士者事也,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顏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顏渊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传。法...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万物常变转之意。涅槃经十四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此名诸行无常偈。亦曰雪山偈。此一偈為总佛法之大纲,各依其宗义,所释不同。今明通途之一义,则诸叁世迁流之有為法,名為诸行。诸行為无常,是生灭之法,此生灭之法,是苦。此半偈是流转门。灭此生与...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叁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唎支大仙,五鉢利拏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识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弥迦大仙,十迦摄波大仙, 十一老迦摄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叁鸯祇罗大仙,十四鸯祇洛迦大仙,十五鸯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爱有二种,一欲爱,凡夫之爱着也。二法爱,菩萨已上之爱乐善法也。此法爱又有二种:一小机之爱涅槃者及菩萨未断法执而爱善者,此法爱必当断之。二如来之大悲,亦云法爱,是无上之真爱也。圆觉经曰:「善能归悟剎,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同註曰:「法爱者,爱涅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Viśvāntara,太子名。旧云苏达拏太子是也。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毘输安呾囉太子歌,词人皆舞咏徧五天矣,旧云苏达拏太子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雪山有仙人名跋伽婆Bhaigava,食草根,修习慈心,而烦恼不能除,与一雌虎行欲,生十二子。见大集经二十四、经律异相叁十九。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佛生於迦毘罗城。迦毘罗者,黄色之义。此处本為黄头仙人之住处,因得迦毘罗之名,今以昔之黄头拟谓為黄头。名义集叁曰:「迦毘罗,此云黄色。上古有仙,曰黄头。依此修道。」祖英集上曰:「黄头碧眼知未知。」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国名。译曰金氏。西域记四曰:「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怛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a。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往生要集下末明念佛行者助道之资缘曰:「问:凡夫行人,要用衣食,此虽小缘,然能辩大事,裸餧不安,道法在焉?答:行者有二,谓在家出家也。其在家人,家业自在,餐饭衣服,何助念佛?如木槵子经琉璃王行,其出家人亦有叁类:若上根者,草座鹿衣一菜一果,如雪山大士是;若中根者...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又云无热恼池。梵名阿耨达池Anavata 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赡部洲之中心也。住於此之龙王,名阿耨达龙王。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叁徙多河,四缚芻河。无热恼池纵横正...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叁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叁藏率不空叁藏至京师,勅居於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筑坛度人,时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為开元叁大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在赡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黎饰其岸,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之故,化為龙王,中有潜宅,出清泠水供给赡部洲。见西域记一。按喜马拉亚山之佛母岭,高出海岸一万五千五百尺处,有一湖名玛那萨罗华,即阿耨达池也。殑伽,信度,缚芻...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為圆,妙用无碍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眾,蒙佛...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佛灭后,经典之结集。有二藏叁藏四藏五藏等之别。经量部為经律二藏之结集。萨婆多部為叁藏之结集。大眾部為四藏或五藏之结集。四藏者叁藏与杂藏也。此中摄一切菩萨之教行。增一阿含经序品曰:「方等大乘总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禪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於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眾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也,是云佛心。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犹如世间之印契,以此心印為禪之体而穷明之,為达磨之禪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坛经曰:「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碧巖初则曰:「誌公曰: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 又元...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眾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註曰:「大士处世,犹日月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见形為知,见心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说日月星,配观音、势至、虚空藏之叁菩萨,以明星為虚空藏之化身。故修虚空藏求闻持法者祈祷明星。虚空孕菩萨经曰:「於后夜烧香,求彼东方黄白大士,名阿楼那。(中略)东方黄白阿楼那,阎浮提显现之时,彼虚空孕菩萨即随后来。」虚空藏菩萨经曰:「后夜向东方烧香,请明星曰:...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具名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经中载佛昇忉利天,為母说法。復召地藏大士,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观者,皆得报本荐亲。咸登极乐。此经多说地狱诸相,及追荐之功德。佛门中之孝经也。本经之着述如下:地藏本愿经科文一卷,灵椉定,岳玄排。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灵椉撰...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Mahācittasattva,译曰大心眾生。天台戒疏一曰:「天竺梵音,摩訶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餘字,译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开大士,亦大勇心,復云善美,随行為名。以其运心广普,因是立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又作胁侍,挟侍,立於佛两胁之菩萨也。士為大士,菩萨之译名,常侍佛赞佛化眾生之大士也。观音势至為阿弥陀佛之胁士(观经),日光月光為药师佛之胁士(药师经),文殊普贤為释迦佛之胁士(华严经),若在小乘,则以大迦叶阿难為胁士。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池名,在忉利天上。六波罗蜜多经二曰:「善法堂中眾议长隔,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曼陀枳尼池梵语,大龙象王浴池名也。准起世经及立世阿毘曇论等,皆说此池在此赡部洲大雪山北有此池,是善住象王之所浴处。今经意云,是诸天浴池。若尔即合在忉利天上,...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亦作慧萼。日本人。奉橘太后命入唐,登五臺,寻至杭州盐官灵池寺謁齐安,请上首义空归。日本於是有临济宗。后又来,再登五臺,得观音圣像於岭头,将奉归日本,过寧波故昌县海滨,以感大士奇瑞,即止建寺奉像,号补陀落迦山寺,為南海禪剎之名蓝。后世以师為其开基。见佛祖通载,佛...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宝法大士之语也。通玄钞曰:「德公云:若欲有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言不见己心之佛性而迷也。大藏一览曰:「参禪有二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不肯下。」黄庭坚诗曰:「骑驴觅驴但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续高僧传六曰:「曇鸞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諦之佛性,註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叁藏菩提留支,问曰:佛经中长生不死法有胜此仙经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卷,清丁谦着。英人有恭寧翰者。久居印度。精心攷古。着玄奘游蹟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註明,今為何城,此书以此图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攷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攷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着者因此易藳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凡譬喻不可显喻其法之全分,但比况其一分之义,是曰分喻。例如言面如月,则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貌端正之一分也。涅槃经五曰:「面貌端正犹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Tukhāra,国名。西域记一曰:「出铁门至覩货罗国(旧曰吐火罗国误也),其地南北千餘里,东西叁千餘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刺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中略)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叁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僧之异名。释门正统四曰:「唐宣和元年,詔革释氏為金仙,菩萨為大士,僧為德士。」宋费袞梁谿漫志曰:宣和庚子,改僧為德士。饶德操已為僧,因作改德士颂。末二首云:衲子纷纷恼不禁,倚松传与法安心。缾盘釵釧形虽异,还我从来一色金。小年曾着书生帽,老大当簪德士冠。此身无我...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叁昧。成此叁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於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叁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叁昧。 又普贤文殊二大士為...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江西湖南之义,為昔时禪风极盛之处。由此而汎指禪徒曰江湖。传灯录石头章曰:「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幢幢并凑二大士之门。」然象器笺五曰:「忠曰:江湖二水名也(文选註),今言江湖者,江外湖边本是隐沦士所处。如莲社高贤传周续之曰:心驰魏闕者,以江湖為桎梏。骆宾王...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菛@良]或作蒗。[菛@良][卄/碭],毒药也。大涅盘经曰:「如人食蒗[卄/碭]子,眼见针华。」傅大士颂曰:「[菛@良][卄/碭]拾华针。」永明寿禪师心赋曰:「食蒗[卄/碭]而布华针。」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梁傅大士,婺州东阳县人。故称為东阳大士。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义例随释五曰:「言东阳者,古东阳郡也,今為东阳县,县有东阳山属婺州。言大士者,大心之士,菩萨之美称也。姓傅氏,名翕,弥勒化身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释氏通鑑,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护叁业,精勤六度,行悔懺法,免堕叁涂。按法苑珠林懺悔篇有懺悔仪式,僧徒之礼十方佛,皆悔懺之事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叁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叁...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阿育王之子,以眼可爱似鳩那罗鸟故,故名。阿育王经四曰:「阿育王命诸大臣而语之言:汝等尝见此儿眼不?诸臣答言:臣於人中,实所未见。於雪山有鸟,名鳩那罗。此鸟之眼,与甚相似。(中略)即以鸟名,而以名儿。」然西域记叁曰:「拘浪拏。」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作法益。」太...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又作云黄山。在浙江义乌。上有峴壁,高百丈,广叁十五丈,可俯瞰华溪。傍有如来峰,七佛峰。梁天监年中善慧大士栖居此山顶,躬耕行道,因以有名。彼「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之偈,盖咏当时之景物者。大同五年,创寺於双檮树下,名曰双林寺。陈天嘉二年...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出家之人曰道,在家之人日俗。智度论十曰:「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眾是出家。」註维摩经二曰:「肇曰: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而终日道法也。」中论疏一曰:「道俗者。智度论云:声闻法中未说...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Manāyāna,梵语摩訶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叁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眾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智度论十七曰:「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罗女,於雪山池中浴。闻其歌声,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风吹诸林树。」同下文曰:「如五百仙人飞行时,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着狂醉,皆失神足,一时堕地。」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佛说法在菴罗树园,净名大士(维摩译名)将从方丈之病室与文殊共诣此处,先以彼神力变此菴罗树园為净土之大讲堂状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尔时,佛说法於菴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眾会,皆為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中略)佛告阿难:是维摩詰,文...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