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条搜索结果

是处非是处。业。定。根。欲。性。至处道。宿命。天眼。漏尽。是佛十。是处非处。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二业。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五种结界相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波罗蜜

檀戒忍精禅慧为六。第七方便波罗蜜(回善施物为他求果。名为方便胜智)。第八愿(要期起行名之为愿)第九(伏戒断障名之为)第十智(能知六度法门。名之为智)。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秘密主

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為诸佛侍卫,故谓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叁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六大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 二、意,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大护印

顺於如来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头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又开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萨婆怛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萨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归命也),微湿囀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养...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化佛

佛菩萨等以神通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五种不可思议

智度论叁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眾生多少,业果报,坐禪人,诸龙,诸佛。於五不可思议中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註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不可思议,叁者龙不可思议,四者禪定不可思议,五者佛法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六大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二、意,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叁、行,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有对

就十八界分别叁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叁所缘有对。对者碍之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之义,二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有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之碍,故名障碍,障碍即有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二之境界有对,与第叁之所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鸽隐佛影

涅槃经二十八云:佛昔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如故,战慄如芭蕉树之动。至佛影中,身中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世尊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智度论十一亦出之。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毒龙

毒龙持戒而失身。智度论十四曰:「菩萨本身曾作大毒龙,若眾生在前身弱者眼视便死。身强者,气往而死。是龙受一日戒,出家求静入林树间,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龙法睡时形状如蛇,身有文章,七宝杂色。猎者见之,惊喜言曰:以此希有难得之皮,献上国王,以為服饰,不亦宜乎!...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五种之魔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者:一、信,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须弥灯王佛

维摩詰,借师子座於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叁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於是长者维摩詰现神通,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使来入维摩詰室。」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二佛身

一、法性身,法性即法身也。谓此法性之身,遍满十方,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能度十方法身菩萨,是名法性身。 二、生死身,谓佛以方便,现生现灭,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一切恶法尽断,一切善法悉皆成就,次第说法,度诸众生,是名生死身。

《三藏法数》 / 116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僧[(*)/]

姚秦僧[()/],通六经及叁藏,律行清谨,能振佛法。及姚萇偕有关中,盛弘大化。罗什入关,内外僧尼多动輒有过,於是姚兴始以僧[()/]為僧正,使正纲纪。是為僧官之始。弘始末年没於长安之大寺。寿七十。见高僧传六。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二面观音

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誌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誌公像,公以指[(改-己+牙)/]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捨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叁佛土

对於唯识论所说之叁佛身,定叁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為体。此中有自受...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一自。世间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发菩提心,名為自。二他。世间之人,或由他人之教诫,或依他人之感动,遂发菩提心,名為他。叁因。世间之人,前世修习大乘之法,依其因今生见佛及菩萨,而发菩提心,名為因。四方便。世间之人,於...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舍卫四德

梵语舍卫,华言闻物,亦云德,以其具四德故也。 一、具财宝德,谓舍卫国中,多出一切珍宝,胜于余国,是名具财宝德。 二、妙五欲德,谓舍卫国中,五欲胜妙,非余国所及,是名妙五欲德。(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叁、饶多闻德,饶,益也。谓舍卫国中财...

《三藏法数》 / 16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一念叁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叁千诸法也。一心叁观,北齐慧文禪师於中论发之。一念叁千,天台大师於法华经发之。叁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作,因...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