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见[口垔]罗那条。(CBETA註:疑為见堙罗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言未尽之貌。止观辅行一之二曰:「云云者,未尽之貌。云者言也。说文,云象云气在天迴转之形。言之在口,如云润物。广雅云:云者有也,下文尚有如云之言。」文句记一上曰:「云云者,象气之分散,如云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未说者,尚多如云。」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两眼,两耳,两鼻及口,大小便之九处也。又名九入,九漏,九疮。见资持记中之二。涅槃经二十九曰:「男女等根九孔不净。」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大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Varṣika,又作靺师迦。花名。译曰雨时花。希麟音义五曰:「靺师迦花,正云靺[口栗]沙迦花,此云雨时花也。或云夏生花,其花白色甚香,半夏时生,因名云。」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叁、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諍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东南西北下方上方為六方。婆罗门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善生,承父命。每朝洗浴敬礼。佛见之。说佛法之六方礼。名為善生经。见[善生经]条。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毘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叁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婆罗门之法以火為天之口,火烧供物则诸天得食之云。是护摩供之所由来。百论疏上之中曰:「再供养火為欲生福,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瞑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法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正烧苏等千八种物,令香气...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支即支分。身叁支谓杀、盗、淫,口四支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总名七支。即十恶中之七也。 一、杀生,谓断一切众生之命,故名杀生。 二、偷盗,谓潜起恶心,取他财物,故名偷盗。 叁、邪淫,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淫。 四、妄言,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
《三藏法数》 / 186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天台之佛陇有禪师,曰定光,智者顗禪师尝梦师以手招之。佛者,禪门悟道人之通称,又拟於古之锭光佛。祖庭事苑五曰:「智者顗禪师,年十五时,礼佛像,怳然如梦,见大山临海际,峰顶有僧,招手接入一伽蓝:汝当居此,汝当修此。天台佛陇有定光禪师,先居此峰,谓弟子曰:不久当有善...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於梵音显等十字,因兹名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於口传耶?宜更考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礼拜如来神寺者,当行十一法礼如来寺。云何为十一?兴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错乱,恒一心故,当念专意,诸止观故;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无量,由智慧故;意难观察,由其形故;...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1525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梵语疑[口栗]Mṛga,又曰捨麼攞。佛於鹿苑初转四諦法轮,因以鹿為转法轮之叁昧耶形。毘奈耶杂事曰:「佛言:凡印有二种: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梵语杂名曰:「鹿,疑[口栗]。又,捨麼攞Śambara。」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梵语缚曰罗[口半]惹罗。印契名。十八契印之一。修法道场结界界所结之印明,特為结护上方虚空界故,一名虚空网。以二大指捻二头指下之第一文,即成。诵真言叁徧,随诵随以印於顶上右旋便散。网界之真言曰:唵尾娑普囉捺囉乞洒缚曰囉半惹囉吽发吒。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加持力故,即於...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二十八部眾之一。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据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其形像,身為黄金色,左手执宝幢,上有孔雀鸟,為细妙色,说无量之妙言。真言曰:唵具光[口半]吒沙罗迦罗放光[口半]...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旧云波旬。慧琳音义十二曰:「波卑缘,悦绢反,梵语天魔名,相传误云波旬。梵语元无波旬,古译书波[句-口+目]。音悬。略也。后人误书[句-口+目]為旬字。」见波旬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山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山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臺山,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歷九朝...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Aṭaṭa,寒地狱名。智度论十六曰:「呵婆婆,呵罗罗,睺睺。此叁地狱,寒风噤颤,口不能开,因其呼声,而以名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着於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沤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於经之首以表吉相。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欲使代人礼他,则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礼拜。即传拜也。释氏要览中曰:「代礼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方,和尚知彼有灵踪圣像名德人。和尚令传礼於彼,其弟子得侧身受和尚礼。」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gha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曇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672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