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误以兔耳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於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四华之一。梵语曼殊沙华。译作小赤华。光宅法华疏一曰:「曼殊沙华者,為小赤团华。」见曼殊沙华条。(CBETA註:疑為见[曼殊沙]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叁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寄归传一曰:「频婆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悕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芻,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见忧耳。」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与[灌佛]毛]揩之。举两指灌水於自顶之上,谓之吉祥之水,冀求胜利焉。问: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参照灌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Mañjūṣaka,又作曼殊顏。花名。译曰赤团花、蓝花、柔软花。光宅法华疏一曰:「曼殊沙华,译為小赤团花。摩訶曼殊沙华,译為大赤团华也。」玄应音义叁曰:「曼殊顏华,又云曼殊沙,此译云蓝华也。」法华玄赞二曰:「曼殊沙者,此云柔软华。体柔软亦令见者离刚矿叁业故。」翻译名义...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Mānusa,又作Manuṣya,末奴沙,摩[少/(兔-、)]沙,摩[少/(兔-、)]赊,摩奴沙,摩努娑摩[少/(兔-、)]奢,摩奴晒,摩努史也。略曰摩[少/(兔-、)]。又曰摩拏赦,摩[少/(兔-、)]舍喃。译曰人,意。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末奴沙亦云摩[少/(兔-、)]沙,此云人。」法华文句四曰:「人者,...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眾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眾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着白[(畾/(冗-几+互))毛]衣,入眾伎中,自击鐘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曰:「先於白[(畾/(冗-几+互))毛]上或素绢上,随其大小,画我欢喜母,作天女形。极令殊丽,身白红色天繒宝衣,头冠耳璫,白螺為釧,种种瓔珞,庄严其身,坐宝宣臺。埀下右足,於宣臺两边,傍膝各画二孩子,其母左手於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梵Priṇi...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印度之僧,多繫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眾吼集指达磨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凡夫之异名,凡夫轮迴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於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唯识述记二本曰:「异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叁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则草木瓦砾之秽土忽变為七宝庄严之净土,此秽心所见為徧界秽土,净心所见為徧界净土也。依如此净心秽心之相违,净秽之二相盈亏时,知土体亦不為一。是一质不...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U avasatha,巴U osatha,译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见[布萨]条。梵文多用Poṣ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衣。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畾/(冗-几+互))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经像初来之画像也。守伦法华经註曰:「摩腾法兰二梵僧齎白[(畾/(冗-几+互))毛]画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白马负至洛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树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毘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獼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芻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乃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经像初来之画像也。守伦法华经註曰:「摩腾法兰二梵僧齎白[(畾/(冗-几+互))毛]画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白马负至洛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人身有叁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叁十六物不净充满。」分為叁类:一、外相十二:髮、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叁、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八法者,地、水、火、风,名为四大。以其四种无处不有故也。色、香、味、触,名为四微,以其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之身因四大假合而有,此之四大,亦由四微所成,故总称为八法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圆觉经云:发、毛、爪、齿、皮、肉...
《三藏法数》 / 31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Ārṣa,旧作阿黎沙。译曰古圣主。演密钞五曰:「梵语阿利沙,秦言古圣主。即自利利他殊胜功德,古仙圣道也。」(即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窶嚕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 rabhāsa,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眾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剋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加持线楼,带於行者之腰者。苏悉地经一曰:「復取白[(畾/(冗-几+互))毛]丝及以麻缕,令童女染作红色或鬱金色,合令作线,取结為真言索。持诵七徧,而作一结。一一如是,乃至七结。置本尊前,以真言加持。经一千徧,持诵时及护摩时,欲卧之时,应以繫腰。夜卧之时,不失精秽,故应...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又作叔离尼。比丘尼名。译曰白净,以白净衣裹身出生,故以為名。法礪四分律疏一上曰:「贤愚经,叔厘尼者,此云白净。生便白[(畾/(冗-几+互))毛]裹身,故言白净。」贤愚经四曰:「叔离,晋云白也。」梵Śukriṇi。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香料之一种。安息香树所生之脂汁块也。安息香树產於暹罗波斯等,高丈餘,落叶树也。叶為卵形,有光泽,花外部為白色,内部為带红褐色,排列為总状花序,树皮為褐灰色,带软毛。由其树皮採收之脂汁称為安息香,為药用及香料。但普通之安息香,多為其树之木粉,更以臼碎之,混胶等使...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沙,鬱瑟尼沙,鬱尼沙,坞瑟腻沙。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叁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沙,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鬱瑟尼沙,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因缘变,谓心心所变现相分,不借能缘之分别力,由自己种子之因缘而生,有心色之实体实用者,即叁类境中之性境是也。二、分别变,谓藉能缘之分别力而反起之相分。此有二种: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不带本质,亦不具能生之种子,即是叁类境中独影境之相分也,如缘龟毛兔角之相分...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曼陀罗华,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二、摩诃曼陀罗华,梵语摩诃,华言大,即大适意,亦云大白华。 叁、曼殊沙华,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四、摩诃曼殊沙华,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三藏法数》 / 99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云:底谓底逻那,此云度也。沙谓皤沙,此云说也,言说法度人也。」梵Tirṇa-bhāṣy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梵名乌瑟腻沙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叁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叁十二。」玄应音义叁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鬱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长,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叁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菩萨名。梵名沙囉末底Sthiramati,佛灭后七百年出现。作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等,显扬大乘。见法界无差别论法藏疏。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Vārṣya,数论派之别称。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迦毘罗,讹也。此云黄赤,鬢髮面色,并黄色故。今西方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其后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沙,此翻為雨,雨时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党,名雨眾外道。」见[数...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 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
《三藏法数》 / 19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諦叁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陀Paramā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禪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未陀,译云真諦,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陀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尺支切)、泪、涎、唾、屎、尿、垢、汗也。 二、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音方)、膏、脑、膜也。 叁、内含十二,含即含藏,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三藏法数》 / 92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