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 条搜索结果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数》 / 1025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施,谓...

《三藏数》 / 877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明论

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功业明。内明者。佛所说者名教内论。因明能屈他论。自申己义。名为因论。声明显示一切音声差别巧便言辞。名为声论。医方明者有四种。一者显示差知病因。二者显示病因。叁者能显示除已起之病。四者显示已除之病令不重起。功业明显示种种世业成就。此五种...

门名义集》 / 118字 / 1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冰揭罗

又作冰伽罗。訶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曰:「其母左手於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尼,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復说毕哩孕迦刻像,取白旃檀香木...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纳衣

纳衣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衣篇解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得。」同资持记曰:「五纳即五色碎段重纳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灌顶

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萨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无能如实难言。受障...

门名义集》 / 197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1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无间地狱

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於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於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叁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结界相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也。谓比丘若作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数》 / 432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数》 / 901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勤行

勤行善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华经云:我此九部,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数》 / 919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

肉眼等五眼各别之印也。见天台史略下。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0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数》 / 1008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辛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

《三藏数》 / 232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数》 / 429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无碍智

(亦名四无碍辩,出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数》 / 190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数》 / 3053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数》 / 1127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舍利弗因说十上:一成、二修、叁觉、四灭、五退、六增、七难解、八生、九知、十证也。此之十,於第一说十,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出长阿含经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四方结

金刚墻之别名也。為真言之结界,交立叁鈷金刚,而观想為周徧四方结界修场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不可思议

智度论叁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眾生多少,业果报,坐禪人力,诸龙力,诸佛力。於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註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叁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力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百八明门

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数》 / 2717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数》 / 5609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色

色者,眼根所对之色也。色即界,具足叁谛。以一切,体性融通,互摄无碍。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谛,忘泯一切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谛,建立一切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谛,双遮双照,即中道也。尽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尘,具足叁谛,声香味触五尘,...

《三藏数》 / 204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使烦恼

一者身见。二者边见。叁者见取(于有漏见而生取着)四者戒取(执有漏戒以求净果)五者邪见。六者贪。七者嗔。八者痴。九者慢。十者疑。邪见已上五种名五利使。贪嗔已下五种钝使。利使五种为见谛烦恼。能迷实理令不得见。钝使五种为修道烦恼。能障事中修之行。须陀洹人断见谛烦恼尽。斯...

门名义集》 / 173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密教结界

密教於每一修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也,其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大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数》 / 2629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梵音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叁、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

《三藏数》 / 222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聚经

佛,為比丘说至恶趣,至善趣,至涅槃之叁聚。由一而增至十。摄於长阿含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字文殊

即五髻文殊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佛眼曼陀罗

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罗: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切

又名一切万,一切诸。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略说有叁种:一者有為,二者无為,叁者不可说,此叁己摄一切。」梵Sarva-dharm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数》 / 376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数》 / 496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生

菩萨之受生有五种:一、息苦生,亦名除灾生,如為大鱼等於飢世救苦,於海中救苦等。二、随类生,随一切眾生之类而生,以度彼等。叁、胜生,亦名大势生,形色族姓富贵等也。四、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诸王也。五最后生,最后身之菩萨身也。见瑜伽论四。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