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 条搜索结果

净法界真言

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都。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都為法界之义,第叁句萨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切如来入叁昧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叁昧力明妃

入佛叁昧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叁佛与叁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叁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叁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叁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切如来入叁昧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叁昧力明妃

入佛叁昧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千增上慢

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立,礼佛而退。」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可越守护

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於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為不可越使者,诸佛叁昧威力,不可过越...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醯

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人婬女梦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世尊未说

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於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是本於楞伽经叁:「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多陀阿伽度

Tathāgata,又作怛闥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色云

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瞿夷

Go ikā,又作瞿毘,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曰:「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餘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怛竭优婆夷品

须菩提白佛言:“阿惟越致菩萨极从大功德起,常为菩萨说深法教入深。”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若乃内菩萨使入深,何等为深?空为深,无想、无愿、无识,无所从生灭,泥洹是为限。” 须菩提白佛言:“泥洹是限,非是诸法。” 佛言:“诸法甚深,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甚深。何...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3714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九会曼陀罗创起

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叁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於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伽迦叶簸,罗汉名。伽,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伽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伽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勤行

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