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世合五十叁佛与叁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叁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叁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叁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ā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卫城波罗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罗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為要誓,愿脱婢使而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1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法数》 / 183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文也(但偈中说叁諦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為苦灭之二諦)。约於其中苦諦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於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叁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佛。报佛。应佛。是叁佛也。法佛者。佛之法身也。名为法佛。凡圣俱有。隐显则异。惑障未除。佛者性常隐。烦恼既尽。法身乃现。但由了因出。不从生。因有。报佛者。佛之报身。名为报佛。修因得果。名之为报。应佛者。佛之应身。名之为应佛。随惑应现。名之为应。始习闻思修。习能...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无实无相无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无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叁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对於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都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意为动,即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人定后,凿作地窟...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364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犹言叁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叁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叁百鉾刺心。」涅槃经十一曰:「我寧以身受叁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卧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