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条搜索结果

五神通

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為神。自在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麤,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叁、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食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叁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叁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人道

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业报差别经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行,故生人道。」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修罗道

阿修罗為六道之一。常為斗諍者。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六道

我国习俗,於昏晚埋钱壙中為死者之用,谓之昏寓钱。日本效之谓之六道钱,然非佛经之说也。事物纪原九曰:「汉葬者有昏寓钱,谓昏晚埋钱于壙中,為死者之用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地狱道

六道之一。以地狱為罪恶眾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身

一、分段身,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身,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二乘等虽出叁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

《三藏法数》 / 13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六字章句陀罗尼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六神通

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

《三藏法数》 / 358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胎相

一、正知入不正知住出,谓转轮王宿世曾修广大之福,其业最胜,但知入胎,不能正知住胎出胎也。(正知,犹明知也。) 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谓独觉之人,久习多闻,其智最胜,但正知入胎住胎,不能正知出胎也。 叁、俱正知入住出,谓菩萨旷劫修行,福德智慧俱胜,故能正知入胎...

《三藏法数》 / 248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回忌

又名一周忌。死后满一年之忌日也。此日多请僧行佛事。儒家曰小祥。十王经曰:「一年过此转苦辛,男女修斋福业因;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佛出迷津。」详见[年忌]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天道

六道之一。与[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并色界无色界之诸天是也。其依处在诸趣之顶,故谓之天。身有光明,故谓之天。果报最胜,故谓之天。為有情轮迴之道途,故谓之道,趣者所趣向也。 又(术语)自然之道,法尔之理,谓之天道,与儒言天道同。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不得蹉...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六道众生品第十五

尔时世尊入无量遍观定意。观察众会心怀犹豫。将欲决疑现以真实。即出右脚指蹈此地界。使六趣众生各各显行罗列跱立。尔时世尊告众会者。汝等见此六趣众生不乎。对曰。唯然见之。时彼会中有菩萨名曰自在。得虚空藏无尽法门。神智辩才应对无阂。此贤劫中十六圣子。最大者是。游十方刹...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1436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二摄

一、折伏摄,折即折挫,伏即摧伏。谓六道众生,于叁界中贪着五欲,流转生死,卒难度脱。故如来说诸善恶果报,及以地狱等种种苦切之言,折伏其心,而摄受之,是名折伏摄。(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164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化身

佛叁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為眾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為欲利益安乐眾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融叁世间十身

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叁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叁世间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国土身,六道眾生之依处也。叁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叁身属於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叁道

道即能通之义。谓叁道更互相通。从烦恼通至业,从业通至苦,从苦复通至烦恼,展转相通,生死不绝,故名叁道。 一、苦道,苦即生死之苦也。谓叁界六道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故名苦道,(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90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道

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一、天道,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于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

《三藏法数》 / 41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离怖畏如来

施饿鬼之法,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即释迦如来也。秘藏记本曰:「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牟尼佛。(中略)离怖畏如来者,成所作智用变化身也。住六道四生界,為一切眾生作诸事业,无怖畏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