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和须

Vāsuki,龙王名。译為九头龙。法华光宅疏一曰:「和须者,译為多头,即九头龙王也。」法华玄赞二曰:「和须者,此云九头,绕妙高食细龙之类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和须,或云筏苏枳,此云九头。」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一字业

修习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行业。那业六种之一。日本台家六祖智证大师所设。见台宗学则上。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大毘卢

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毘卢那。但以毘卢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五字文殊咒

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那之五字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槃荼

又作鳩槃荼。有大力之鬼也。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槃荼。」同略疏四曰:「槃荼,亦云鳩槃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见[鳩槃荼]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又作卢那。见[卢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吠嚧

Vairocana,又作吠路者那。旧作毘卢舍那。法身佛之梵名。大日如来之称。见[大日如来]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攞Acala之略。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金刚般若经开题曰:「不动者,梵阿攞。」秘藏宝钥上曰:「阿一睨业寿之风定,多[(匕/禾)(企-止+米)]叁喝无明之波涸。」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Ācala,译曰不动。不动尊之梵名。见[阿]条。 又菩萨位名。是十住中第八住也。出叁藏记九曰:「阿罗,晋曰八住。(中略)第八住名不动。」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拘崙闍

Kruñca,又作拘嘘安。帝释鹊之一种,又青庄之一种。见大集经叁,梵本阿弥陀经。大威德陀罗尼七作榖禄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那摩罗

妃名。译曰金鬘,阿育经四曰:「于那翻金,摩罗翻鬘。」于為干之误。梵Kāṁcana-mālā。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毘舍闍

Piśācā,又作毘舍,辟舍柘,毕舍。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旧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旧经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毘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解空

悟解诸法之空相也。佛弟子中以须菩提為解空第一。註维摩经叁曰:「肇曰:须菩提,秦言善,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七聚

於前六聚中分突罗罪之一為恶作恶说,即身口二业,而第六為突罗,第七為恶说。行事钞中一曰:「言七聚者:一波罗夷,二僧残,叁偷兰,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罗,七恶说。」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四正勤

(亦名四断,出法界次第) 正则不邪,勤则不怠。毗婆沙论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居代切,灌也)甘果栽(栽,苗也);未生善令生,如钻(祖官切,穿也)木出火,故名四正勤。(梵语毗婆沙,华言广解。) 一、已生恶令永断,谓五...

《三藏法数》 / 28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五顶

顶上之髮结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尸弃Pañcaśikhin,此言五顶,顶髮五旋,头有五角。」 又五体之佛顶尊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