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诸法所有无所有,非佛所作,亦非罗汉、辟支佛及菩萨所作,云何有诸道分数善恶之差别,有三恶趣及于人道,从四天王上至长寿天高下之殊异?云何复言作是、得是,行恶者入三恶趣,行善者得生人道或生天上?云何行道得须陀洹至得阿罗汉、辟支佛,作是行得菩...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384字 / 1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发等意,于一切人发等意已,便得一切诸法等。已得诸法等,便能等意于一切法,便为现在诸佛、菩萨、罗汉、辟支佛之所爱敬,所在生处,眼终不见恶色、意初无恶念,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终不耗减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尔时说般若波罗蜜行时,坐中...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407字 / 1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佛成道后叁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眾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叁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立,礼佛而退。」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一)谓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嘆。」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於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於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佛告须菩提:“有人乐听乐受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身体疲极不能所说;当觉魔事。” 佛言:“若法师者身体安隐欲有所说;而受法者着余因缘各自罢散;当觉魔事。须菩提!受经之人欲书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欲有所至;是为魔事。为法师者欲得供养床卧饮食、病瘦医药、所有衣被;受经之...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477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是法是菩萨法者,佛法复云何?” 佛报言:“以是法具足者便逮萨云若慧尽诸习绪,菩萨摩诃萨便尽逮觉是菩萨法,佛法者以一相慧应一切慧而得正觉,是者佛法与菩萨法而有差特。须菩提!譬如向道、已得道者,是二辈者皆是贤圣,菩萨住于两际中间,佛以过去...
《放光般若经》 / 1222字 / 1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曰优曇婆罗,乌曇跋罗,鄔曇鉢罗,优曇鉢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叁本。下本有十万偈,叁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於阎浮提。支那所译之叁本,即皆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尔时,输头檀王还宫未久,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从其前众来至佛所。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牵捉其子优波离手,将以奉佛,唱如是言:“此优波离,曾为世尊,剃除须发。”时优波离,即为世尊而剃发须。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白佛言:“世尊:优波离童子,剃佛须发,善能已不?”佛告优波离童子母...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065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尔时,阎浮南天竺地有一国土,名阿槃提,彼国土中有一聚落,名猕猴食。其聚落内,有一巨富婆罗门,姓大迦旃延,其家多有资财珍宝,奴婢六畜,谷麦豆麻,屋宅园林,种种丰足,乃至如彼毗沙门宫,无有殊异。彼婆罗门,聪明智慧,读诵受持三韦陀论,博通诸物,一事十名[口祁]辀婆等...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04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衣,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大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叁昧品曰:「於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不限何经,书写之,為作佛事。谓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於叁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眾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繫於病比丘之颈,大...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尔时,菩萨住在优娄频䗍河岸之侧,行其苦行,坐卧随宜,着弊故衣,受随用器,一日之内,唯食一粒。所谓胡麻,或一粳米,或一小豆,或一菉豆,或一大豆,或赤粳米,或一青豆。当于彼时,输头檀王访觅菩萨,不知所在,借问他言:“我子今者住在何处?作何事业?”于是月日,私密遣使,...
《佛本行集经》 / 847字 / 10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尔时,波罗㮈国去城不远,于中有一尼拘陀树,彼树扶疏蓊蔚滋茂,其城内外,一切人民,或诸王子、宰相百官,皆悉以时祭祀承事供养彼树。其树所有人来乞愿:‘愿我此愿,皆得称可,我有所作,皆当得成。若我成就如是事时,我当祭祀奉报恩福。’而彼等人,或复先世业种清净,或福力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1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尔时,于此阎浮提地,复更别有一大导师,名曰罗摩。其命已终,彼徒众主,即摩长子,名曰优陀罗罗摩子,主领彼众。其优陀罗,常为彼众,说生非想非非想法,近王舍城,一阿兰若林中而住。是时菩萨,遥闻其名胜前罗逻所说之法,闻已思惟:‘我今应当至优陀罗罗摩子边,行于梵行。’...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039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又于一时,输头檀王白佛言:“世尊!愿佛及僧,受我明朝所设饮食。”于时世尊,默然而许。输头檀王既见世尊默然许已,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围绕三匝,辞退而去。至本宫已,即于彼夜,办具微妙多种饮食,所谓餐食啮食唼食𠲿食,办具已讫,过夜至朝,洒扫铺设。即遣使人,白世尊言:“...
《佛本行集经》 / 6089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尔时,复有众多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人说法,众人大集诣彼听受。以是因缘,诸外道辈波离婆阇迦等得大利养,恭敬尊重。于彼时间王舍大城摩伽国王频婆娑罗,于佛法中深生正信,作如是念:“今者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他说法,多有人众,诣彼听受。以...
《佛本行集经》 / 663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