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 条搜索结果

明王

妙金刚经说八菩萨现八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叁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威德金刚明王,叁、虚空藏菩萨现作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轮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

《佛学辞典》 / 266字 / 2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俱缘果

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把鉞斧。」然不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掌俱缘果,第六手持鉞斧。」又不空译之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梵Bi...

《佛学辞典》 / 133字 / 2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吉祥天女

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為婆罗门神。而取入於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毘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功德於眾生。或云為毘沙门天之后妃。然无确实经轨之说。金光明经二曰:「功德天品。」最胜王经八曰:「吉祥天女品。」义释四曰:「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疏演...

《佛学辞典》 / 621字 / 2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叁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数》 / 600字 / 2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二十一、明王始发道心缘品

有知慧巧便人,以小缘故,能发心趣向佛道;懈怠懒惰人,虽有缘,犹不发意趣向佛道。是故行者,应强心立志勇猛善缘,何以知然?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四众诸王臣民,前后围绕,供养恭敬。于是众中,多有疑者:“世尊,本以何因缘故?初发无上菩提之心,自致成佛...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724字 / 2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黑天,黑神。或译為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自在天...

《佛学辞典》 / 940字 / 2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一搩手

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张手、一折手,张中指与指之长也。又搩字,作磔、[操-品+(丽-鹿)]、[攗-鹿+(牙牙)]、析。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玄应音义曰:「磔,古文[序-予+乇]同,知格反,通俗文,张申曰:磔,广雅...

《佛学辞典》 / 377字 / 2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元帅明王

梵名,阿吒薄俱,阿吒薄迦等。或译為旷野鬼。以义而称曰元帅。慧琳音义十二曰:「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一将也。」见[阿吒嚩迦]条。

《佛学辞典》 / 82字 / 2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六十六、口诵乘船而不解用喻

昔有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便代处,至洄澓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06字 / 2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辞典》 / 1351字 / 2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一智

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為唯一佛智。一切种智也。一相寂灭之相,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此智观叁諦,若言一相寂灭之相,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是双照空假二諦也。见止观叁之二。

《佛学辞典》 / 101字 / 2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十忍

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数》 / 506字 / 2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不动慈救咒

不动尊之慈救咒也。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辞典》 / 17字 / 2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数》 / 756字 / 2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辞典》 / 843字 / 20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士。...

《佛学辞典》 / 225字 / 2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俱利伽罗不动明王

以剑有黑龙围绕之像為本尊者。是為不动明王之叁昧耶形,故标其本体,而称為不动明王。俱利伽罗王经曰:「俱利迦罗龙,吞饮利剑,及以四足被绕。」

《佛学辞典》 / 63字 / 1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圣是名灭圣谛。以无二道。是名道圣谛。乘无作四谛。观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知灭无灭。是灭圣谛。以无二道。是名道圣谛。

门名义集》 / 99字 / 1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数》 / 2561字 / 1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七种性自性

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一、集性自性,集,聚也。其性自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经云: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

《三藏数》 / 437字 / 1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叁宝

佛宝。宝。僧宝。叁宝有叁种。一者一体叁宝。身体有妙觉。名为佛宝。身体有妙轨。名为宝。身离违争。名为僧宝。二者别相叁宝。丈六化身以为佛宝。不说教以为宝。乘十信已上。小乘初果已上。名为僧宝。叁者住持叁宝。泥龛素像以为佛宝。纸素竹帛以为宝。凡夫比丘...

门名义集》 / 114字 / 1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数》 / 183字 / 1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种类。姓,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数》 / 446字 / 1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日如来相并...

《佛学辞典》 / 538字 / 1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梵寺

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处也。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寧叁年,詔诸州建崇寧寺,致和中改天寧寺。绍兴叁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佛学辞典》 / 106字 / 1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为施命。其施命者,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为施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为施力。其施力者,世世多力...

《三藏数》 / 205字 / 1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尊总印明

印為外缚五股印,中為不动,指為降叁世,左头指為军荼梨,小指為威德,右头指為金刚药叉。此印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印田五。

《佛学辞典》 / 90字 / 1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十二种火

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辞典》 / 1976字 / 1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健驮罗

亦译健驮逻、健陀罗、乾陀罗、乾陀卫、乾陀。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东临信度河。国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為香,故或译為香徧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於其地,惟当时地域颇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罗,皆其...

《佛学辞典》 / 266字 / 1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云光明寺

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叁年,勅回紇奉末尼者,建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紇请於荆杨洪越等州置云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佛学辞典》 / 65字 / 1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