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条搜索结果

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

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如幻

尔时诸天子意念:“我等当云何从须菩提听受其教?” 尊者须菩提知诸天子意所念,语诸天子言:“今诸会者观听我所说,当如幻化人所听,受亦无所受,亦无所见亦不作证。” 诸天子言:“云何,须菩提!众生为如幻化耶?来会者亦如幻化耶?”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众生如幻,会...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155字 / 1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切如来入耶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力明妃

入佛耶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忍辱五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能忍所嗔,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嗔呵,而能...

《三藏法数》 / 211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1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1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海印有十义

海印是喻。梵语,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者空。二者无相者无愿空之称生于惑计。惑计虽众。大统唯。对惑辩空。空亦矣。惑者。一滞有故遣以空。二者有状故祛以无相。存情愿故荡以无愿。空生阴靡实。俱以为空。垢止此空。名空。无相空绝有状。以为无相。凝虑无相。名无相。无...

《法门名义集》 / 140字 / 10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八叶印

八叶莲华开敷之印相也。為阿弥陀如来之印。见图印集上。又莲华部之耶印也。见[耶]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二门

诸佛大仙欲依自在之力,安一切眾生,以出生自在胜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眾生,即由其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禪定寂静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之力也。梵语,...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二十五破二十五有

梵语,华言正定。二十五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善财五十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虚空网,四火院,五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