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条搜索结果

灌佛

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於禺中(正午)之时,授事(执事)便鸣健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畾/(冗-几+互...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生补处

见[弥勒]条。 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於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叁昧总持门。乃至至於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两卷经

净土叁部经中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玄义分传通记叁曰:「大经者无量寿经,叁经之中此经广故,对餘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龙兴名两卷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赤袈裟

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毘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部被甲

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场,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内护净身外防魔障,谓之被甲护身。其法,咒明结印,初当中额,次当右额,后当左额。如是次第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叁部也。以此叁部加持自身,故谓之叁部被甲。是金刚界之护身法也。见真言修行钞二等。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功德水

八功德水,谓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池中之水,有八种功德也。 一、澄净,谓其水澄渟洁净,是为澄净功德。 二、清冷,谓其水清滢凉冷,是为清冷功德。 叁、甘美,谓其水甘甜嘉美,是为甘美功德。 四、轻软,谓其水轻浮柔软,是为轻软功德。 五、润泽,谓其水滋润泽物,是为润泽功...

《三藏法数》 / 216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光明真言本尊

或大日,或阿弥陀也。又有一流之极秘传者以日天子為本尊,因日轮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现,除暗徧明之自体故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落叉

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叁落叉。落叉原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為一亿,则叁落叉译作叁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為相之义,见之义,叁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叁平等实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叁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叁时或寒热雨...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内护摩

密教所修之护摩,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摩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為外护摩。以是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唯住於心月轮,焚烧内心之烦恼者,為内护摩。又曰理护摩。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每月十斋日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法数》 / 515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周利槃特

Śuddhi anthaka又Kṣudra 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菩萨僧

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心

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一面真言

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心塔

密教之深旨,以眾生之心直為塔婆,故曰心塔。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為塔也。如第叁曼荼罗以自心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密教弥陀

大日如来五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臺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字為种子,其主德叁昧耶形,密号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罗大钞一,叁所记。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智

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智,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大阿弥陀佛经序

大藏经中。有十余经。言阿弥陀佛济度众生。其间四经本为一种。译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乃后汉月支三藏支娄加谶译。二曰无量寿经。乃曹魏康僧铠译。三曰阿弥陀过度人道经。乃吴月支支谦译。四曰无量寿庄严经。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贤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

《佛说大阿弥陀经》 /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 985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

懈慢国

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无諍念王

弥陀如来因位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嵐,有转轮王名无諍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為无諍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眾叁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

《三藏法数》 / 359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九品往生阿弥陀

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草环

又曰茅环,指釧。以茅草所造之指环。密教修法时用之。苏悉地经一曰:「又作法时,当用茅草而作指釧,着於右手无名指上。应诵当部叁字半心真言,或经百徧或千徧,后安指上。若供养之时,持诵之时,护摩之时,应着草釧。以着此草环故,罪障除灭,手得清净,所作皆成。」苏悉地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小阿弥陀

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无量寿经之异译有称大阿弥陀经者,故用以為别。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弥陀叁尊

弥陀观音势至也。阿弥陀如来為中尊,观音菩萨為左胁侍。势至菩萨為右胁士。见观无量寿经。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密宗

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毘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叁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台密

日本天台宗所传之密教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弥陀

如来名,即阿弥陀佛之省称。南史庚说传曰:「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见[阿弥陀]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瞿摩夷

Gomatī,曰牛粪。密教修法时,於造坛之际涂之。又有為护摩供物之一种,投於炉中者。盖印度吠陀以来,神圣视牛之结果,以其粪為清净者。於祭坛涂之使為清净,其风习入於密教,至於造坛法亦涂牛粪也。大日经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罗,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為顺...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光佛

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燄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振铃

密教之修法,或為唤召诸尊,或為表欢喜而振铃也。又印度之旃陀罗振铃以别於常人云。见[旃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极乐

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鼓音声陀罗尼经

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种方便戒

又曰叁世无障碍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经受方便品说之,所谓大乘之十善戒也。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阿逸多

Ajita,旧称阿逸多,阿嗜多。新称阿氏多,阿制多。译曰无能胜,最胜之义。是弥勒菩萨之字。维摩经什註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氏多,此云无胜,旧言阿嗜多,或作阿逸多,皆讹也。是弥勒今生名也。」慧苑音义上曰:「阿逸多,正...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光明王

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光明者表智慧,王者尊长之义。其光明胜於日月诸佛之光明,故有此称。形像熙怡和雅,相好端严,着天冠,缠天衣,鐶釧瓔珞,庄严其身,抱琵琶而弹之。见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等。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金刚墻

密教结界法五种之一。又云四方结。第一结地界之后,第二随其地界量四方周徧金刚墻之作法也。以印契行之。无量寿仪轨曰:「次结金刚墻印。(中略)即成金刚坚固之城。」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轮

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着地作礼,為礼之至极。见[五体]条。 又世界之成立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為虚空轮,其上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於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為四轮所成。轮者以此四层...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喜忍

净土门所说叁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观经序分义曰:「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慈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甘露明

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口栗]多即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弥陀佛,為鱼济度人。见[阿弥陀]条。又,释迦如来修菩萨行时,尝往海中见海中鱼,巨细相吞,自没足於海,大鱼得饱,小鱼得活。此菩萨魂神化為鲸鱼之王,身长数里,时海边饥饉,人民相食,鲸鱼乃寄身海边使肉食取之,以救饥饉之民。见度无极集一,经律异相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弥陀

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法也。多為追荐迴向修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十八愿

弥陀如来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 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叁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叁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经塔

纳经文陀罗尼而供养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则必纳舍利或经颂。其纳经颂者,即经塔也。寄归传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密教劝置陀罗尼。宝篋印陀罗尼经曰:「安置此陀罗尼於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诸佛,随其方处恒常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本来面目

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禪门法道极度之语也。显教之本觉,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则何物為本来之面目,请参之。六祖坛经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不取正觉愿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占察

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為月轮或莲华,於其上观字,变阿字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徧满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恶之相悉现,可以知其吉凶祸福。大日经疏四曰:「当自观心莲华上如意宝珠内外明彻,彼諦观察时,所有之善恶悉於中现。」又曰:「此如意珠只是阿字引耳。」秘藏记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多罗菩萨

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於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徧。暉发犹净金...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大通智胜

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智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根本陀罗尼

具名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十甘露真言。见[阿弥陀]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生净土五不退

一、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转也。 二、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常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长,而不退转也。 叁、常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

《三藏法数》 / 231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孔雀明王经法

依大孔雀明王经等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秘法也。又略曰孔雀经法。密教四大法之一。设大坛,护摩坛,十二天坛,圣天坛,為息灾而修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心不乱

一心而不散乱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慈恩之阿弥陀经疏曰:「一心不乱者,专注无散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修罗宫悉地

密教有成阿修罗法之悉地,生於彼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鸟枢沙摩轨说明彼之咒法。曰:「修罗女及仙人女等,出迎行者,入内供养。常与甘露饮行者,齿髮皮肤并自脱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刚。」同千转陀罗尼轨说咒法曰:「其地开而作孔穴,咒佛得入...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他利利他深义

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等语,曇鸞於论註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题,施利者之力...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修净土五念门

一、礼拜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叁、作愿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三藏法数》 / 300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眼

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臺疏曰:「四眼者嘆眼,菩萨行未圆,义当无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见[四种眼]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密教叁叁昧门

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须摩提

Sumati,西方极乐之别名。译曰妙意,好意等。般舟叁味经曰:「念西方阿弥陀,今现在彼,随所闻当念。去此十万亿佛剎,名须摩提。」云栖小经疏二曰:「极乐者,梵语须摩提,此云安乐,亦云安养,亦云清泰,亦云妙意。名虽小殊,皆极乐义。」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种念佛

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 310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訶利底

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訶利帝、訶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月满生女,容貌端严,见者爱乐。其女生时,诸药叉眾,咸皆欢喜,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何名欢喜?因此诸人皆唤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密

於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為理密,以真言部诸经為事理俱密。苏悉地经疏中曰:「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為理密;若叁世如来身语意密,是為事密。问: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於此显密何等摄耶?答:如华...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訶利帝母法

密教以訶利帝母為本尊,欲祈出產而修之秘法,与鬼子母神之修法同。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訶利帝母真言经,一卷。冰揭罗天童子经,一卷。共详说其修法。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藏叁摩地观

是叁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叁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