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為济度一切眾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眾生,作尽一切眾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於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被恩。 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捨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剜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积如是难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為利益眾生也,是名难行苦行恩。 叁、一向...
《佛学大辞典》 / 634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卷,无着菩萨造,世亲菩萨释,唐义净译。明以六门习修禪定,而得世出世之果。六门者:一求脱之愿心,二积集胜行之资粮,叁使心善住於一处,四资师圆满,五所缘圆满,六作意圆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二、无恼害心,谓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于一切众生常怀悲愍,不起恼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叁、明了诸法,谓菩萨以智慧照察于一切法,明了通达,正直无碍,是以邪魔之...
《三藏法数》 / 17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為圆,妙用无碍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眾,蒙佛...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繫缚,脱叁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482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唯识论等破外道餘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毘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於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一相违识相智,於一处鬼人天等所见各别。境若实有,则岂能如此随见者业力而转变种种耶?二无所缘识智,缘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时,境非实有,而心现缘知。心若必託外境而起...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八叁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叁昧,迴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叁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叁昧者,佛游戏叁昧也,佛入此叁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眾生,皆蒙解脱,得生於天上。见智度论八。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曰波栗湿缚Pārśva,又作波奢。付法传中第十祖。小乘有部眾人,劝迦腻色迦王為婆娑结集者,即第四结集之人。其所以称胁者,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唐言胁,初尊者之為梵志师也。年垂八十捨家染衣,城中少年便誚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则习定,二乃诵...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归宗之常禪师与南泉之愿禪师也。略禪林类集四曰:「归宗常禪师,因剗草次。有座主来参。偶见一蛇过,师逐锄断之。主云:久响归宗,元来是个麤行沙门。师云:儞麤我麤?主云:如何是麤?师坚起锄头。主云: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主云:与麼则依而行之。师云:依而行之且置,儞甚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界分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照[九解脱道]条。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為惑所间碍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
《三藏法数》 / 506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五部者,迷於四諦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於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叁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於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见[六行观]条),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离愚痴云明,离贪爱云脱。维摩经弟子品曰:「不灭痴爱,起於明脱。」註「肇曰:痴灭而明,爱解而脱。生曰:不復為痴所覆為明,不復為爱所缚為脱。」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出家四愿者,谓释迦如来初欲出家,发此四誓愿度脱众生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一、愿济众生困厄,谓我设成正觉,得一切智时,众生困厄,被诸恼患,吾当济脱令断恩爱也。 二、愿除众生惑障,谓众生没在生死苦海,无明暗蔽,悉无所知,我当为其显示如清净眼,内外无障,令...
《三藏法数》 / 205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当转法轮,当转法轮者,谓如来出世,既成道已,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轮,先度五比丘等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五比丘者,一阿鞞、二跋提、叁拘利、四陈如、五迦叶也。) 二、与父说法,与父说法者,谓如来既成道已,惟念父恩最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杂阿含经四十叁曰:「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眾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繫着一处;次得其鸟;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罗;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缚一处,其狗者乐欲入村;其鸟者常欲飞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乐向塚间;失收摩罗者常欲入海;...
《佛学大辞典》 / 279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Vimokṣa,巴Vimukti,又云毘木叉,毘木底。译曰解脱。离恶法也。探玄记十八曰:「毘目叉,此云解脱。」华严疏钞五十四曰:「梵云毘木底,此云解脱。」大乘义章一曰:「无為解脱直名木叉,又有為解脱為毘木叉。」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天台所说。依法华法门之意,究佛世尊化导始终之叁益法相也:一种者,眾生最初蒙佛之善巧,下佛道之种也。二熟者,中间相值,以圆机之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而成熟之也。叁脱者,今日雨华动地,於法华之会座,以如来之灭度而灭度也。而叁益涉於叁世,有远有近,由於其人。是一佛之教化...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语Om maui admehūṃ又作唵摩尼鉢头迷吽,唵麼抳鉢訥铭吽。祈宝珠莲上之义。喇嘛教徒常口唱之咒文,即莲华手菩萨Padma āṇi祈未来极乐往生时所唱之六字题目也。彼教徒信此菩萨,如彼阿弥陀如来,在极乐莲臺,救济祈者,生生世世,出离因果无穷之生死,故不问僧俗,皆口唱之,...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叁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叁、缘念处,由叁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天台依涅槃经喻之於第五时之法华涅槃。真言依六波罗蜜经譬之於陀罗尼藏。其他诸宗各喻其自宗。涅槃经十四曰:「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佛对比丘制无益之世论,使论十事之功德:一精勤,二少欲知足,叁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叁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叁。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如来无饿鬼爱,故名真解脱,饿鬼爱者贪欲无厌如饿鬼也。涅槃经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也。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又曰:「解脱者名曰无爱。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眾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
《三藏法数》 / 298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叁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叁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
《佛学大辞典》 / 464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九无学之一。钝根之罗汉,唯离烦恼之障,谓之慧解脱。若利根之罗汉,与之俱离一切禪定之障(即定解脱),至於得所谓灭尽定之至极定,是為俱解脱。即离慧与定之二障而得自在者。颂疏二十五曰:「定慧障,名之為俱。」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但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罣碍也。二生自在,菩萨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非乐,地狱非苦,去住无碍也。叁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着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闭牢狱枷锁打缚...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台家约种熟脱叁段示佛道成就之相。初种菩提心之种子為种,修行渐熟為熟,修行成而果德显為脱。此叁段或配於久远与中间及今世之叁。或於一生一念之中立此叁。然则叁生者,但示叁位之别耳。见[种熟脱]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Vāyave,风神名(与格),以初之缚字為真言之体。嚩者缚之义。以入於阿字门,而本来无缚,以无缚故,即為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又是乘之义,又是一种之风天乘。末后之吠字,是无言叁昧,亦是毕竟空之义,此解脱之风乘,於毕竟空中,旋转无碍。是故往返迅速,能普度眾生也。见大...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戒,二定,叁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叁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繫缚,即涅槃之事。解脱知见者,认已解脱之智慧也。是前叁者為修因,后二者结果也。於结果中举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种之法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叁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见大乘义...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有餘涅槃者,对无餘涅槃而言。有餘无餘其解有叁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餘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於寂灭,谓之无餘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餘涅槃也。故有餘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
《佛学大辞典》 / 701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八胜处之异名。八胜处之禪也。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仁王经上曰:「八除入,八解脱。」见[八背捨]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成就白骨观之阿罗汉有二种:钝根之人,更恐执着於白骨,為烧骨人為灰之想,是曰坏法。利根之人,不為烧骨人為灰之想,由彼眉间放出八色光明之状,修鍊而得神通等,谓之不坏法。此二為当於慧解脱俱解脱之二者。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驴马负物也,以譬衲僧所负之邪见妄想。碧巖二十一则垂示曰:「脱笼头,卸角駄。」祖庭事苑二曰:「駄徒个切,负重也。谓驴马负物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得脱生死之苦也。法华经曰:「得脱叁界苦恼之患。」遗教经曰:「虽復出家犹未得脱。」心地观经叁曰:「口称南无叁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断妄惑,证得胜果也。唯识论一曰:「断障為得二胜果故,由断读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新曰十徧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徧於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叁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禪定亦如前,依第四禪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於胜处,由胜处入於一切处,起於后...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名五种那含,五种般。般者般涅槃之略,為入涅槃之义:一、中般,不还之圣者,死於欲界而往色界,於其中有之位,断餘烦恼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谓生於色界已,不久断餘惑,而般涅槃也。叁、有行般,生已,而於其天处长时加行勤修,以断餘惑,方般涅槃也。四、无行般,生已,而於...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出离生死苦之期限也。无量寿经下曰:「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行事钞上叁曰:「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金锁铁锁虽有胜劣,而被缚则一,以譬内着外着,其邪一也。止观十上曰:「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叁念处叁解脱,名数是同。所起见罪繫缚无异,如金铁二锁。」同辅行十之二曰:「大论二十五云:譬在囹圄,桎梏所拘。虽復蒙赦,更繫金锁。人為爱繫,如在囹圄。虽得出家,更着禁戒,...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称之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於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叁护法也。叁,死相,九无学中之第...
《佛学大辞典》 / 353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眾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此乃懺悔者,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叁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於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沈渊,遂难出脱,观為罪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Nāgasena,菩萨名。即那先比丘也。佛灭后出世,立佛不说法之义。俱舍论叁十曰:「若有大德,名曰龙军,叁明六通具八解脱。」深密经疏一曰:「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叁身轮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尘相功德。」见那先比丘条。(CBETA註:疑為见[那先]条)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如教修习身而厌生。如人以蛇繫於其颈。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或服毒药,或转相害。有一比丘,往鹿杖梵志所,讚言善人,汝能杀我与汝衣鉢。时即以利刀断其命根。...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叁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叁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叁昧。」就因而言,则為叁叁昧。就果而言,则為叁解脱。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 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证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Manāyāna,梵语摩訶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叁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眾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断一切烦恼障而证得佛之涅槃也。离缚云解,自在云脱。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今就解脱之一德谓之解脱。又二乘之解脱,住於涅槃,故非真解脱。佛以大悲之故不住於涅槃,又以大智之故不住於生死,即為不住涅槃,故云真。涅槃经四相品曰:「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唯识论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笼头者被於马首之具,角驮者,重荷也。以譬无明业识知见会解。碧巖十七则雪竇颂曰:「脱却笼头卸角驮。」诸录俗语解曰:「笼通[革龙],庞居土偈,觜上着[革龙]头。口中着铁牛。」种电钞二末曰:「笼头谓无明业识。角駄乃知见解会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叁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着利。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智度论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说六无减:一欲无减,欲度脱眾生之欲心所也。二精进无减,為度眾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所也。叁念无减,念叁世诸法而不失之念心所也。四慧无减,分别一切法相之慧心所也。五解脱无减,佛断一切烦恼之正习而证解脱,故云解脱无减。六解脱知见无减,於证解...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禪定之窟宅,比丘多於山林巖窟坐禪。故有此名。涅槃经叁十曰:「如来今住於拘尸那城入大叁昧深禪定窟,眾不见故,名入涅槃。师子吼言:如来何故入禪定窟?善男子!為欲度脱诸眾生故,(中略)為令眾生尊重所闻禪定法故,以是因缘入禪定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圣者之种性也。谓入道而修叁学者。叁宝中之僧宝也。行事钞下二曰:「叁宝圣眾。」 又生眾圣之行法,名為圣种。一、二、叁、於衣服,饮食、卧具,随所得而喜足。四、乐断恶,乐修善,名為四圣种。以诸弟子捨俗之生具(衣食住),与俗之事业,為求解脱,归於佛而出家,故法王世尊愍...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