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叁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罗山依正觉仙所住之处。与无数大比丘声闻众俱。亦与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来宝现。以无量百千释迦毗楞伽宝。周匝庄严。是宝珠光隐蔽一切余色光明。唯见如来及如意宝。余无量无边不可说色见如虚空。如来威光极更明显。...
《虚空藏菩萨经》 / 宋罽宾国三藏昙摩蜜多译 / 7725字 / 2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叁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2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囉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那鉢那,伊罗鉢那,[口垔]罗鉢多罗,伊罗鉢多罗,医罗鉢咀罗等。伊罗為树名。或梵汉并称,谓為伊罗叶,黳罗叶,瑿罗叶等。因陀罗乘御之象王也。普通翻為香叶。见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2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2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2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法即轨则之义。谓诸佛菩萨,莫不轨则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觉。故经云:惟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三藏法数》 / 79字 / 2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於水陆有情,供养斋食之法会也。梁武帝始行於金山寺。释门正统四曰:「又有所谓水陆者:取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净地之义。亦因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诸功德中最為第一。帝问沙门,咸无知者。唯誌公劝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於是搜寻贝...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异熟因异熟果,异世成熟,名为异熟。谓今世所作善恶之因,即感未来世善恶之果,是名异熟因异熟果。 二、福因福果,谓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即感现在及未来世所作种种事业皆得自在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叁、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叁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
《三藏法数》 / 139字 / 2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2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2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2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经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三藏法数》 / 56字 / 2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2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2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2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善权,功德累积,不可称说。诸天、释梵、天龙、鬼神、帝...
《佛说睒子经》 /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 / 2975字 / 1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十王经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卷,唐不空译。说圣观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空轮。為安於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剎、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叁十七曰:「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叁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剎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罗剎女国。罗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1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陔餘丛攷叁十五曰:「王敬哉冬夜笺记,谓城隍之名见於易,所谓城復於隍也。又引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以為祭城隍之始,固已。然未竟名之為城隍也。按北史慕容儼镇郢城,梁大都督侯填等舟师至城外,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王神。儼於是顺人心祷之。须...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种之因与叁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於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叁、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证叁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欲界六天。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1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叁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1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