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条搜索结果

戒贤

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叁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瓶

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穀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於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穀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於瓶口插以宝华...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重华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法数》 / 1802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教七阶

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法数》 / 1095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方便

小乘之七贤位也,是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详见[七贤]条。 又天台涉於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叁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叁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叁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毘曇门,叁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经。省曰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世界,略名华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法数》 / 3053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僧祇部

Sāṁghikāḥ,摩訶僧祇部之略。译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於优婆毱多下,自律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法数》 / 2629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僧祇律

摩訶僧祇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眾部之律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訶僧祇,此翻大眾。从眾為名,即窟外部。」梵Sāṁghikavinay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明朝彫刻之方册一切经也。明朝有南北二,南為太祖所刻,在南京之官库,北為太宗所刻,北京城中。其后神宗万历年间密禪师发愿初刻方册大,尔来海内之緇素得阅大者,皆师之赐也,日本铁眼禪师所翻刻者即此本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法数》 / 560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二含之义。如母胎内含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而此含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

功德之宝也。无量寿经下曰:「具足功德,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住如来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枯四荣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教章

叁卷,唐法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叁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着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俱舍

Kośa,又作句捨。译曰,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则库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者,此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大神将

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