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条搜索结果

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為一官。至齐乃二分之。始有沙门都之称。下於统一等。又隋世有国都之称。见史略中。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二部经

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官之公任始於支那。后秦姚萇以[(丰力)/石]為正,后魏皇始年中以法果為沙门统,是支那官之始也。见史略中。 又(杂语)以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為翻经馆学士,后始命以官。及唐又以不空為开府仪同叁司试鸿臚卿。宋朝会要曰:太宗时法...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Sāṁkhya,正曰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佉,此语讹也,应云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為宗,旧云二十五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佉,此翻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佉,...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官名。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统。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官之一。后秦姚萇始以[(丰力)/石]為正。史略中曰:「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盖以比丘无法如马无轡勒牛无贯绳,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设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於正,故曰正也。此偽秦[(丰力)/石]為始也。」又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摩訶菩提伽蓝

Mahābodhisamghārāma,译曰大觉寺。在摩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锡兰王所建。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北门外,摩訶菩提伽蓝,其先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叁层,周堵垣墙,高叁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法显传曰:「於阿育王塔边造摩訶菩提伽蓝甚严丽。」求...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戒刀

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叁衣之用。史略上曰:「禪师则[卄/凶/ㄆ]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為道具。」释氏要览中曰:「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畜月头刀子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典座

禪林主大眾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祇律六曰:「佛住舍卫城,尔时有比丘名陀驃摩罗子,眾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煖水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维那

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赐紫

史略曰:「则天朝法朗译大云经,陈符命言,法朗等皆赐紫袈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入眾衣

多罗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眾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多罗,名中价衣,从用名入眾衣。」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戒坛

叁戒坛之作法,宜标准四分律,此虽為小乘法,然戒无大小,一般大乘亦就之。是南山律宗及法相宗等之意。天台宗亦然。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却崎

见[祇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师子

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ṁha,又曰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伽。」名义集二曰:「伽彼,此云师子...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半斋

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為食事而破斋,曰半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斋。至夜分而破斋也。故就昼食曰半斋。就夜分曰破斋。半斋破斋同意也。经律异相四十四曰:「破斋犹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罗越...

《佛学大辞典》 / 632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会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纲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而供养斋食也。斋食之外,有讲经之仪式,谓之斋会或讲供。以斋食供养為主,但有讽经之略仪,谓之斋或讽供。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提树

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见[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臈

又作一腊。受戒经一夏曰一臈集韵曰:「腊或作臈」臈為冬祭,乃一年之终也。说文曰:「冬至后叁戌,腊祭百神也。」而佛立安居之制,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定安居之期日。以此安居為家之一岁,谓之法腊,又曰法岁。其属於夏期者,曰夏腊,又有腊戒腊之名。释氏要览...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正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行香

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涅槃

Nivāsana,又作泥洹。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法(此云内衣),祇佛於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舍勒

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译作内衣,裙。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译云衣,或言内衣也。」所量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此名内衣,即舍勒也。」资持记中二之叁曰:「舍勒,梵语。旧记云:短裙之类。鼻奈耶云:泥洹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陀,有一女名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陀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摩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摩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摩哂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竭胝

Saṁghāti,见[伽梨]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佉)、优楼(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归命瑜伽自在王 善住如幻三昧者 普于净染诸刹海 能示种种随类身 我依莲华相应门 开示多罗大悲法 为令修习三昧者 离于二乘无悲定 速具神通波罗蜜 即能顿证如来位 行者应发普贤心 从师具受金刚戒 不顾身命起慈心 乃能堪入解脱轮 应从师受三摩耶 契印密...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043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副都纲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月*册]捺陀

见[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