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业供养,谓身至诚敬礼诸佛菩萨,是名身业供养。 二、口业供养,谓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是名口业供养。 叁、意业供养,谓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是名意业供养。
《三藏法数》 / 8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禪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也。是即教内之真传。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又(书名)十六卷。明黎眉等编。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叁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空,叁法为之范则。故法华文句云: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亡我为本;能行叁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室,谓弘经之人,当须具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以大慈故,...
《三藏法数》 / 253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就有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有而非无」,是有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有」,是无句也。第叁句曰:「亦有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有非无」,是双非句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曼陀罗华,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二、摩诃曼陀罗华,梵语摩诃,华言大,即大适意,亦云大白华。 叁、曼殊沙华,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四、摩诃曼殊沙华,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三藏法数》 / 9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轮即车轮,有摧碾之用,以譬如来身业现通、口业说法、意业鉴机,而能摧碾众生烦恼惑业,是故名为叁轮也。 一、身轮,身轮亦名神通轮。谓佛说法,必先现神通,警动众生机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轮,口轮亦名正教轮。谓佛所说之法,无不为令众生翻邪归正,依教修行也。 叁、意...
《三藏法数》 / 156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叁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叁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叁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后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
《三藏法数》 / 18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四天即四天王,皆帝释之外臣也。又称护世者,以能护持世间故也。(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 一、提头赖吒天王,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255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Pada,又作播陀,波陀,鉢曇。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鉢陀,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鉢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叁、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
《三藏法数》 / 39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枚之文,有次第前后,而印之於纸时,则现於同时,譬有次第前后之物,现於同时而用之。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并於第二七日,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如世间印法,读文则句义前后,印文则同时显现。同时前后,理不相违。」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大日经转字轮品曰:「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若欲见佛者:一若欲供养,二欲证发菩提心,叁欲与诸菩萨同会,四欲利益眾生,五欲求悉地,六欲求一切智智者,七於此一切佛心(阿字),当勤修习。」今此七句合為五点功德。初一句為发心,第二句為修行,第叁句為证菩提,第四、第五二句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大树,大树喻别教菩萨也。谓此教菩萨,于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普度一切众生。如彼大树,蒙一雨所润,而得增长,敷荣郁茂,则能普覆一切,是名大树。 二、小树,小树喻通教菩萨也。谓此教菩萨,亦于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而不及别教菩萨根器之大...
《三藏法数》 / 12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释尊降诞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之偈。上文出於西域记六。长阿含一记下句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诸经殊不一致。常用「叁界皆苦我当安之」之下句。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叁世有法,无有是处。」 又於因明宗之前句,名為有法,后句名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作阿尾罗吽欠,阿毘罗吽剑,阿味罗[合牛]欠。kha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真言也。大日经叁曰:「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刚戏叁昧,说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句字:南麼叁曼多勃駄喃,阿味罗[合牛]欠。」大日经疏十一曰:「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毘...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叁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叁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叁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
《三藏法数》 / 476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法身寿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强指法性为法身耳。言寿量者,此非报得命根,亦非连持之寿,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经云: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等。是也。 二、报身寿量,报身者,以如如智契如...
《三藏法数》 / 27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十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十句乃有尽者,我愿有尽;以此十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是名十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有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指幻燄等之十缘生句為无等等句,以是為与无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经疏叁曰:「如来智慧於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而心之实相与之函盖相称,间无异际,故曰无等等。若以十缘生了知心处,则安住其中,故曰无等等句。」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四机者,机即机器,又机缘也,有可发之义,故名为机。 一、人天机,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名人天机。 二、二乘机,谓厌畏生死,忻尚涅槃,是名二乘机。(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叁、菩萨机,谓先人后己,慈悲仁让,是名菩萨机。(菩萨,梵语具...
《三藏法数》 / 19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
《三藏法数》 / 27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证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道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猒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是名退道声闻。 叁、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
《三藏法数》 / 236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日光喻佛智,谓日光照世,无幽不烛,以喻佛之智慧,无事不了,无理不照,故云日光喻佛智。 二、月光喻菩萨智,谓月之光明,有亏有盈,以喻菩萨虽具智慧,而惑业尚未尽断,则其智慧或亏或明,故云月光喻菩萨智。 叁、星光喻缘觉智,谓星虽有光,其照不远,以喻缘觉之人,虽...
《三藏法数》 / 262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Pada又Padakāya,梵曰鉢陀,又曰鉢陀迦耶,译為句。得詮其自性之差别即义理者曰句。重此句至二个以上曰句身。身者合集之义。俱舍论五曰:「句身者,谓诸行无常,一切无我,涅槃寂静等。」同光记五曰:「梵云迦耶,唐言身,是聚集义。谓眾多名等聚集,是身义也。」又,一句亦曰句身...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憍,即矜也。谓人矜夸自己,有胜于他。如鸟有凌高下视之过。故文句引文殊问经,八憍配八种鸟也。 一、盛壮憍如鸱,谓人恃己强盛壮大,凌他劣弱,如鸱鹞之鸟,恃强凌弱,故名盛壮憍如鸱。 二、姓憍如枭,谓人恃己种姓强大,凌慢于他,如枭,不孝之种,而食其母,故名姓憍如枭。...
《三藏法数》 / 364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语迦叶,华言光波。谓身光炎涌映余光故也。毗婆尸佛时,叁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 一、优楼频螺迦叶,梵语优楼频螺,华言木瓜林;谓其居处,近于此林,故以名之。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四众者,一比丘、二比丘...
《三藏法数》 / 251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Varga,译曰部,品。经论中之篇章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言讹也。正言伐伽。译云部,谓部类也,或言群,同其义也。」同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译云部,亦品之别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跋渠,此為品也。品是义类义。此中文句气类相从。节之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夫七善之法,乃通大小。今依法华所明,是圆顿大乘之七善也。 一、时节善,谓法华一经,具乎序、正、流通叁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也。盖如来演说圆顿一乘之法,虽该序、正、流通,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是名时节善。 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即是顿教了义之理,...
《三藏法数》 / 376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Pada,又作播陀,波陀,鉢曇。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鉢陀,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鉢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大日如来之称,又如实真言行者之称。大日经一曰:「何况无量称,住真言行法,行此无上句,真言救世者。」同疏六曰:「当知如是人转復希有,常為普门海会之所称嘆,名闻十方,又同大日如来有种种名号,故云无量称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有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着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着断见。 叁、亦有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有、亦无,即堕有无、相违之见。 四、非有...
《三藏法数》 / 15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本為释子之称,后遂為神仙家之名,犹如言道教也。法苑珠林六十九曰:「姚书云:始乎汉魏,终暨苻姚。皆号眾僧以為道士。至魏太武二年,有寇谦之,始穷道士之名,易祭酒之称。」盂兰盆经疏下曰:「佛教传此方。呼僧為道士。」行事钞资持记下叁曰:「道士本释氏之美称,后為黄巾滥窃...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作幖帜。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大日经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諦听善思念之。」同疏四曰:「种种世諦门,皆是法界幖帜。」同演密钞九曰:「标帜者彰表之义也,谓彰表如来内证之德也。」玄应...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二种立题者,谓凡诸经题目,有佛自立者,有结集经家之所立者。 一、佛自立,佛自立者,谓诸经题目,有佛自立。如金刚经云: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是也。 二、经家立,经家立者,谓佛入灭后,诸经题目,有阿难等结集之人所立。如妙法莲华等经是也。(梵...
《三藏法数》 / 12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慧远有二人:一,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眾,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潯阳,爱庐峰清静,住於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於是隐士刘遗民雷...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转法轮者,以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叁番而说,名为叁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灭...
《三藏法数》 / 22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常句,谓外道计过去世之我,即是今世之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常见。是名常句。 二、无常句,谓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从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断见。是名无常句。 叁、亦常亦无常句,谓外道见上二执皆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离身则无有我,此亦成过...
《三藏法数》 / 17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Uttarakuru,又作鬱多罗鳩娄、鬱多罗拘楼、郁多罗鳩留、鬱怛罗究琉、鬱怛罗越、鬱单越、鬱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嚕、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鬱单越或言鬱怛罗越,或言鬱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鳩留,正言鬱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為名,以光明為义,為体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註下曰:「问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以譬佛教之东渐。谓象驮经而来也。华严玄谈曰:「鷲巖西峙,象驾东驱。」演义钞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后句即化法东被,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叁冥机亦冥亦显应,四冥机非冥非显应。餘叁机亦如此,即成十六句。而机既召应,则应亦有十六句。即一冥应冥机,二冥应显机,叁冥应亦冥亦显机,四冥应非冥非显机。他叁句亦如此,因之机应各十六,合成叁十二句,於此加根本之四句成叁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草即药草也。药草既蒙云雨之润,即得生长,而能遍治众病,变体成仙,以譬五乘之人,既闻法华之教,无漏智慧即得增长,能破无明之惑,开佛知见,故以叁草喻之。(五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天乘、人乘也。) 一、小草,小草喻人、天也。谓法雨既沾,无不蒙润,而人、天之...
《三藏法数》 / 211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