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条搜索结果

十恼乱

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叁、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旃陀罗,从事屠杀等之贼种也。五、二乘,小心自调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种之不男,即不具人也。、欲想,婬慾之情也。八、危害,独入他人之家也。九、讥嫌,世人讳嫌所...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弟子十德

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於此不思议之缘起叁种秘密(即叁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务

禪寺置十务,谓之寮舍。置首领一人。管多人之营事。如主饭者名饭头,主菜者名菜头,等。然十务未一一稽其目。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栏楯

兰干之横木,谓之栏,竪木谓之楯。阿弥陀经曰:「重栏楯,重罗网。」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九结

结即系缚之义。谓一切众生因此妄惑,造作诸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爱结,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广行不善者,谓广作杀盗淫妄等恶业也。) 二...

《三藏法数》 / 719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止观十门

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叁、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於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之义,乃至如释訶字亦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之义(是就初之迦与后之訶而略中间也)。二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之时,以种种...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地动八缘

增一阿含经叁十谓:「一、风水轮动时。二、菩萨处母胎时。叁、菩萨出母胎时。四、菩萨成道时。五、佛涅槃时。六、比丘现神通时。、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八、飢饉刀兵之灾将起时。」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kha又作呿、喀、吃、呵、珂、恪、轗。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二。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佉字,去下反。」金刚顶经曰:「佉字门,一切法,等虚空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佉字时,是出一切法等空虚声。」大般若经曰:「呿字,入诸法虚空不可得故。」华严经曰:「唱佉...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名誉

同於[名闻]。止观曰:「名誉罗羂,利养毛绳。」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须摩提王

四教仪集註中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须摩提王,為须陀摩王或须陀须摩王之误。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止观略作「须陀摩王。」是普明王之梵名也。辅行一曰:「普明者,得名未知。此从仁王经名,大论名曰须陀摩王,方音不同耳。」见[须陀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圆

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列八种: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叁道,即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妙理,或谈诸法实相,凡圣一如,生佛不二等。是教圆之相也。二理圆,叁諦之妙理,中道不偏。是理圆之相也。叁智圆,照一切种智之中道。是智圆也。四断圆,一断一切断,断...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菩萨修十种得地叁昧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盖地之为德,博厚平静,物无不载,生育滋长,不自为功;包含摄受,周遍无量,于净于秽,了无憎爱。菩萨修行,得其叁昧,有似于地,故名得地叁昧。 一、广大无边,谓菩萨功德智慧,不可思议,庄严愿行,无量无边,譬如大地周遍十方,无有界限也。 二、存济...

《三藏法数》 / 680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又作时。斋食,时食也。斋者谓不过中食,正午以前所作之食事也。戒律上,於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為正时,以后為非时。时者宜食,非时者不宜食。因而时中之食為斋食。字典曰:「斋戒也敬也。」是通於一切。梵名乌哺沙他,又曰布萨,U avasatha,巴U osatha,说式也。清净之义。后...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种觉

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曰种觉。法华文句曰:「求至种觉,故言至珍宝所也。」观经疏曰:「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同妙宗钞上曰:「於种种法证本圆觉。」观音玄钞上曰:「既成种觉,号正法明。」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金刚句

讚叹佛十颂之句也。又曰金刚句偈,金刚讚,金刚讽咏。大日经曰:「又以持金刚殊胜之讽咏供养佛菩萨,当得速成就。即说执金刚阿利沙偈曰:无等无所动,平等坚固法,悲愍流转者,攘夺眾苦患,(中略)不染一切趣,叁界无所依(云云)。」此讚有十颂,名金刚句等。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贤首十宗

是华严宗所判之十宗也:一、我法俱有宗。此立有我法二种之宗也。夫佛以无我為通理,而在佛教中立有我,故谓之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论破我中,严破此宗。二、有法无我宗。此立法即实有而我即空无之宗也。叁、法无去来宗。此立现在法為有,过未法為无之宗也。四、现通假实宗。此立现在...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无量寿经

梵语Sukhāvativyṅha-sūtra,二卷,曹魏康僧鎧译。净土叁部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之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国等事,该括无遗。无摄之机,通於圣凡。凡位具摄叁辈。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此经前后有十二译,中存五译译。见[五存]条。各...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 《大乘无量寿经》

阿揭多

又作阿竭多。电名。星名。最胜王经曰:「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见[阿迦囊]条。梵Agastya。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禪定十种利益

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禪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禪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禪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於诸眾生,悉使安稳,...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支那十剎

一、中天竺山天寧万寿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在乌程县。叁、蒋山太平兴国寺,在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在苏州。五、雪竇山资圣寺,在寧波。六、江心山龙翔寺,在永嘉县。、雪峰山崇圣寺,在福建侯官县。八、云黄山宝林寺,在金华。九、虎丘山云巖寺,在苏...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八有学

有叁说:(一)成实论之说。於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為二,与此同。是俱舍圣中之前二也。叁无相行。前二人入於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諦之行相),此叁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帖释

帖经文而解释之也。止观曰:「帖释经文。」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饮酒叁十五过

一,现世财物虚竭。何以故?饮酒醉乱,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眾病之门。叁,斗諍之本。四,裸形无耻。五,丑名恶露,人所不敬。六,无復智慧。,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种种事业,废不成办。十,醉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则惭...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阿卑罗吽

a vī ra hūṃ kham梵语。大日如来之真言,阿字為地大,卑字為水大,罗字為火大,吽字為风大,字為空大,此一咒网罗一切万象,故诵之,则一切法悉成就云。具云唵,阿毘罗吽,莎婆訶。但以唵与莎婆訶,一切真言皆有之,故从略。参照[阿毘罗吽]条。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四神九王

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為眾生供养诸佛之诸身眾神,叁、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以摩尼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融通

彼此混同而无差别曰融,通达无碍曰通。止观曰:「今有十意融通佛法。」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金刚密迹

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眾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眾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叁密垂迹為神...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真觉

佛之究竟觉悟也。别於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為生死长夜。」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贝鐘

法螺之贝与钓鐘。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羂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诣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眾生,闻螺声者,灭诸重罪。」名义集曰:「增一云:若打鐘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身笑

身体作笑也。智度论曰:「经曰:尔时世尊,从叁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论问曰:笑从口出,或时眼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答曰: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使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復次,一切毛孔皆开,故名為笑。由口笑欢喜故,一切毛孔皆开。问曰:佛至尊重,...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事理五法

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於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叁、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论

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毘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叁、伊底呵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论,明二十五諦者。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者。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者。、犍闥婆论,明音乐之法者。八、阿输论,明医方者。见百论疏...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密教五大

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五轮。其种子為阿尾罗吽,或阿缚罗訶佉。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 善无畏於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於东西南北中。不空...

《佛学大辞典》 / 1243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為大法师,能守护如来之法藏,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能為大眾演说法,使诸眾生得大安乐。具此十德名為法师:一、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之句义差别也。二、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為眾生立说如来微妙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欲垢,欲,即希求之义。垢者,尘也,污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若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名欲垢。 二、见垢,见者,执着分别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无执着分别之见;若生执着,是名见垢。 叁、疑垢,疑者,迷惑不了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若或疑惑为功德耶...

《三藏法数》 / 322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苏槃多

Subanta,又作苏漫多。梵语之文法上示名词之变化者。所谓八转声也。槃多者后之义,苏字居於语尾之声也。是梵语名词中多数第格语尾之名,為名词语尾一般之名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声论辨此声中苏字居后,漫多是后义,则是苏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言例者:一切声上皆...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誓愿

立誓而愿事也。诸佛菩萨必有总别二种之誓愿。总誓愿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誓愿者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之十二愿是也。探玄记二曰:「随心求义為愿,要契至诚為誓。」止观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法华经方便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达磨驮都

Dharmadhātu,译作法界。或谓诸法之身体,或谓佛舍利。大日经疏曰:「梵云达磨驮都。名為法界,界是体义,分义。佛之舍利,亦名如来驮都,言是如来身分也。」同六曰:「莲华臺达磨驮都,所為法身舍利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障

菩萨於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於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於第二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於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

《佛学大辞典》 / 607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业

以上顺现等之叁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叁。 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為墨秽,故谓為黑黑。二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為净白,故名為白白。叁黑白业,善恶交参者。四不黑不白业,离黑白之相者,即无漏业也。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法性异名

大般若有十二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也。对法论,有名,真如,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也。唯识论九,有四名,胜义,真如,法界,实际也。智度论叁十二,有四名,如,法性,实际,实相也...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安廩

姓秦。因勅出家。往魏就司州光融寺容公习经论,就嵩山少林寺光公听十地,又受禪法,具明其玄理。住魏十二年,讲四分律并大乘经论各数十徧。受业者日益多。梁泰清元年,与门人等还至杨都,武帝勅住天安。於是讲华严经,大张宗纲。及陈兴,永定元年,奉勅於内殿说戒,开法於耆闍寺,...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界外事教

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為界外事教。见帖见闻。玄义叁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跡门十妙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九例

声明论之转九例也。见[转九例]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能化

对所化而言,在师位而教化他者為能化。為弟子而被他教化者為所化。佛菩萨,能化也。一切眾生,所化也。佛地论曰:「能化所化,相属决定。」婆沙论百十八曰:「能化所化,善根应熟。」华严玄谈九曰:「眾生世间即所化机,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十四周减行

於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叁十一周,為叁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於减缘,故少去减行,為二十四周减行。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有缘

有缘於佛道者。观无量寿经曰:「有缘眾生,皆悉得见。」报恩经曰:「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玄沙

唐福州玄沙山宗一禪师,名师备。少年為渔者,年叁十,忽慕出家,投芙蓉之训禪师,剃发受具。寻就雪峰之存禪师契悟玄旨,初住普应院,后迁玄沙。闽主以师礼待之,学徒八百餘。梁太祖开平二年寂,寿十五。见会元,传灯录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生死长夜

生死如梦。故譬之於长夜。唯识论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為生死长夜。」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存

我国净土门所依之佛说无量寿经,有十二代之译:第一译,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清译。已亡。第二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或二卷,后汉支娄迦讖译。第叁译,佛说阿弥陀经,二卷,内题曰佛说诸佛阿弥陀叁耶叁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坊本之表题曰大阿弥陀经。第四译,佛说无...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憍

憍,憍慢也。诸人恃自己胜於他人遂生慢心,如鸟有凌高视下之概,故法华文句六引文殊问经配八憍於八种之鸟:一、盛庄憍,恃己盛庄,凌他劣弱,如鴟鸟。二、姓憍,恃己种姓凌他,如梟鸟。叁、富憍,恃己财物凌他,如鵰鸟。四、自在憍,恃己长大适意凌他,如鷲鸟。五、寿命憍,恃己寿...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重显本

玄义九下说用玄义中,於本迹二门各明十义。其中本门之十义,名十重显本:一、破迹显本。二、废迹显本。叁、开迹显本。四、会迹显本。五、住本显本。六、住迹显本。、住非迹本显本。八、覆迹显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净严之法华经秘要钞五有略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恶取空

拨无因果之道理,无着於恶空见也。地持论二曰:「云何為恶取空?若沙门婆罗门,谓彼此都空,是名恶取空。」唯识论曰:「拨无二諦,是恶取空也。诸佛说為不可治者。」止观五之六曰:「寧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相应

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种迴向

上叁种开為十种: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叁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叁者迴向於眾生,次叁者迴向於菩提,次二者迴向於实际,次二...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大乘菩萨十地

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於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叁、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九諦

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諦,叁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諦,叁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叁、空諦,诸法之自性空也。四、无我諦,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也。五、有爱諦,由於以后有為常有之爱执(即常见),而有苦果也。六、无有爱諦,由於以后有為断无之爱执(...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八问

汾阳太子院之善照禪师举凡参禪学道者之為问状态,有十八种。盖师家常於教化学人前,先辨其学人之问道状态,有无斯种类,以能适其时机之答教化之。不然则彼此互不得其效果也。一、请益问,请教化之益而问也。二、呈解问,学人自呈见解而问也。叁、察辨问,巧為辨难试察师家之问也。...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乞食十利

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於我者住於叁宝。叁、使施食於我者生悲心。四、顺佛之教行。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之法。、感叁十二相中第一无见顶相之善根(由於因中卑下之法行)。八、见我乞食而其餘修善根者效我。九、无男女大小诸缘事。十、次第乞食故於眾生中...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般呾罗

悉怛多般怛罗Sitāta attra之略名,白伞盖咒之梵名也。首楞严经曰:「一向持佛般怛罗咒。」同长水疏曰:「悉呾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蕴落

譬五蕴之聚合於聚落也。释摩訶衍论曰:「已过五蕴聚落故。」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念佛叁昧

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叁昧。是因行之念佛叁昧也。二、為此叁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叁昧。是果成之念佛叁昧也。因行之念佛叁昧谓之「修」,果成...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痈疮剌箭

譬五欲之害身。止观曰:「痈疮剌箭,常自是苦,有何可乐?」智度论叁十一曰:「世间乐颠倒病故,着五欲乐,烦恼转多。以是故行者不见乐但见苦,如病如痈如疮如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九禪

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於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禪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禪之中:一、自性禪,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二、一切禪,世间出世间禪也。叁、难禪,生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现行之禪也。四、一切门禪,与觉观俱之禪,乃与捨受俱之禪也。五、善人禪,无味着念之禪也...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改悔

悔改恶事也。涅槃经十六曰:「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為说种种法。」止观之上曰:「既知是已,深生改悔。」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利

有种种:一、乞食十利,见[乞食]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种智明

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眾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明,叁、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六、安住无畏...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不正见

八种之不正见也。一、我见,迷执实有我体也。二、眾生见,迷执五眾(五阴)有和合之生(即眾生)也。叁、寿命见,迷执实有长短之寿命也。四、士夫见,迷执眾生实有士夫之用,能作一切之营务也。五、常见,迷执我身今世虽灭后世復生相续不断也。六、断见,迷执我身今世已灭更不再生...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本体

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於应身而谓真身為本体。大日经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瑜乾駄罗

Yugaṁdhara,又作由犍陀罗,瑜健达罗,由乾陀罗,游犍陀罗,逾健达罗。金山之第一。译曰双持。山有二道。故名。玄应音义一曰:「由乾,大论作犍陀罗山,此译云由犍者双。陀罗者持,名双持山也。」同二十四曰:「特健达罗,旧言由乾陀罗山,此云持双山。言此山峰有二陇道,因以名...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睡眠也。使身不自在,使心昏昧,以障观者。唯识论曰:「眠谓睡眠,令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观為业。」大乘义章二曰:「身心昏昧,略缘境界名眠。」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麻蹉

Matsya,鱼之梵名。大威德陀罗尼经曰:「末蹉鱼也。」梵语杂名作「麼娑。」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通霄路

通天之路也。五灯会元(太原孚章)曰:「鼓山赴大王请,雪峰门送。(中略)趁至中路,便问师兄向什麼处?山曰:九重城里去。师曰:忽遇叁军围绕时如何?山曰:他宗自有通霄路。」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恶口

骂詈恼人之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為恶口。」十恶之一。无量寿经下曰:「两舌恶口,妄言綺语。」法华经不轻品曰:「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大乘义章曰:「言辞麤野,目之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叁资具

一、僧伽胝Saṁghāti,译云重复衣。二、嗢咀囉僧伽Uttarāsaṅga,译云上衣。叁、安咀婆娑Antarvāsa,译云下衣。此叁服皆名支伐罗Civara,北方诸人多名法衣為袈裟,即是赤色之义,律文中无此语。中方皆云支伐罗。四、尼师但娜Niṣidana,卧坐具也。五、泥伐散娜Nivāsana,裙也。六、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痴爱

愚痴与贪爱。叁毒中之二。愚痴為父,贪爱為母,而生一切之烦恼恶业。大日经一曰:「劣慧诸眾生,以痴爱自蔽。」探玄记曰:「痴爱是苦因。」止观九曰:「爱茧自缠,痴灯所害。,百千万劫。」观音别行疏曰:「无明為父,贪爱為母,六根男六识女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之子孙。」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蹇荼

Khaṇda,砂糖名。大日经曰:「此砂糖名為蹇荼,状如益州所出者而色甚鲜白,触之便碎。」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微戍陀

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曰:「真言中或有扇多(是寂义),微戍陀(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最后品无明

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為最后品无明。帖见闻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种深信

见机法一体条。(CBETA註:查无此条,参考[深信]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无碍

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谓之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為无障碍之法,故曰无碍。俱舍论二曰:「八无碍者,心法界。」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曹溪

六祖慧能之别号。大明一统志十九曰:「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叁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合湞水。」皇舆考八曰:「韶州府曹溪,府城东南。梁时有天竺国僧,自西来汎舶曹溪口。闻异香。曰:上流必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乃云:百十年后当遇无上法师在此演法,今六祖南华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有心位

谓心王起时。对於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起,八二识恒相续而不止,故不论有无。又前五识必伴第六识而起。故唯就第六识之起不起而论有心无心。见成唯识论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邪见乘

斥小乘之空法為邪见乘。止观之四曰:「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宋-木+(ㄠ/牛)]耳。」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无依行

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种,名為十无依行:一、意业不坏而加行坏者。二、加行不坏而意业坏者,叁、加行意业皆坏者,四、戒坏而见不坏者,五、见坏而戒不坏者,六、戒见皆坏者,、加行与意业,...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本标

本誓之标帜,即叁昧耶形也。性灵集曰:「点尘身云执本标。」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别愿

对於总愿之语。如四弘誓愿為诸菩萨之通愿,故曰总愿,如阿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為各自特殊之誓愿,故曰别愿。止观曰:「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外护

二护之一。佛所制之戒法,护吾身口意之非為内护。族亲檀越,供衣服饮食為外护。见叁藏法数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具支灌顶十支

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初明具缘,后明真言。具缘中有眾多之支分,总略為十:一阿闍梨支分,二择地支分,叁择时支分,四造坛支分,五护持弟子支分,六图尊支分,叁昧支分,八真言支分,九供养支分,十灌顶支分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种善巧智

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叁、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见唐华严经四...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种菩萨

在家与出家也。智度论曰:「此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中略)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参照[菩萨僧]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极果

至极之证果。谓佛之正觉也。是為因位修行之结果。光明文句曰:「菩提极果积行方剋。」大乘义章八曰:「无漏极果,所谓尽智及无生智。」法华文句四上曰:「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常住果

常住者无生无灭不迁不变之谓,在修曰因,在证曰果,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果也。此有种。见[常住果]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坐证

坐禪也。佛祖统纪曰:「灭默无言坐证。」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