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 条搜索结果

妄尽还源观六门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法数》 / 1077字 / 2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出曜经序

《出曜经》者,婆须密舅法救菩萨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录其本起,系而为释,名曰出曜。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有罽宾沙门僧伽䟦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岭、涉流沙,不远万里来至长安。其所闇识富博绝伦,先师器之。既重其人,吐诚...

《出曜经》 / 283字 / 2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 6235字 / 2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俱利伽罗

Kṛkāla,又作俱力迦罗,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剑,律迦,加梨加。迦罗迦等。龙名。俱力迦罗,译曰作黑。迦罗,译曰黑。即黑色之龙。以此龙缠剑之形,為不动明王之耶形。俱利迦罗龙王经曰:「时不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迦罗大龙有四支。」不动使者秘密法曰:「於壁上,画一剑...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字金轮法

具云一字金轮佛顶法。金轮佛顶者,尊体之名。以名身具足之咒,為秘中之甚秘者。摩耶形為八辐轮。尊像為黄金色或白色。坐八叶白莲华上。手结智拳印。顶有肉髻之形。其上更有髮髻。形如轮王。故名。祈一切悉地及除灾,修其法。是五佛顶尊之一也。大日经疏五曰:明五佛顶「此是释...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八大明王

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2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末那识

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七识,以由第八识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那识译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為意识,有何分别?彼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那即第七识,故...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2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昔如来于耆阇崛山中,与大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演说大乘真经,名无量义。是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慧光现瑞洞烛幽显,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人天得未曾有,咸皆欢喜赞叹,以为是经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名,所以拔滞溺之沈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弘...

《妙法莲华经》 / 592字 / 1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一乘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后至法华,会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

《三藏法数》 / 175字 / 1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字佛顶轮王经

唐菩提流支译,六卷。略曰五佛顶经。佛以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摩地,现大转轮王之相,说一字佛顶轮王咒已,时大千震动,魔宫火起,地狱苦息,观世音金刚主二大菩萨,闷绝躄地。佛復说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萨即醒起身。次说白伞盖顶轮王咒,次说光聚顶轮王咒,次说高顶轮...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不动如来

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略出经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日僧栂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与愿施无畏印。為法报应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於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吉祥天女

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為婆罗门神。而取入於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毘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大功德於眾生。或云為毘沙门天之后妃。然无确实经轨之说。金光明经二曰:「功德天品。」最胜王经八曰:「大吉祥天女品。」义释四曰:「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大疏演...

《佛学大辞典》 / 621字 / 1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毘沙门天

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毘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於胎藏界曼荼罗在外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於金刚界曼荼罗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佛说老母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

佛说老母经》 /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 754字 / 1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11日

乳木

护摩所用之薪也,用有乳汁之木,故云乳木,欲火势之强故也。下置乾柴,上置乳木,其寸法格好,依法而有差异。大日经疏八曰:「护摩薪当用乳木,谓桑穀之类。或用牛膝茎,截之剂十二指量,皆须湿润新採者,取其条理端直。当观上下一向置之,以香水洒净,令根本向身。」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字经

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经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天鼓雷音佛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伽蓝神

护卫伽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梵行

梵者清净之义,断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行法名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禪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断除婬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1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不空罥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八、波斯匿王女金刚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最大夫人,名曰摩利,时生一女,字波阇罗,晋言金刚,其女面类极为丑恶,肌体粗涩犹如驼皮,头发粗强犹如马尾。王观此女,无一喜心,便敕宫内:“勤意守护,勿令外人得见之也。所以者何?此女虽丑形不似人,然是末利夫人所...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559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切法高王经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大兴善寺

在长安,隋开皇年中建之,后不空藏居之,唐十大寺之一。稽古史略二曰:「开皇二年六月,隋帝詔,以长安龙首山宜建都邑,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寺曰大兴善寺。」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